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原创

周烁方: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要与“龄”俱进

发布时间:2024-10-15 14:45:03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李红都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来自父母、家庭、社会的养育,从而获得了一些只有人类才有的心理结构与功能。比如,从获得“自我中心”感到建立“人我边界”,从建立二元关系到获得独立统一的自我……在每一个艰巨的心理发展阶段,父母都需要扮演好相应的角色。

提供安全感的“护花使者”

婴儿期的孩子如同初绽枝头的娇柔小花,需要父母像“护花使者”一样悉心呵护。既要关注孩子的身体,也要关注孩子的情绪,通过爱、关注、抚摸、拥抱,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和愉悦感。被父母爱抚时,婴儿的身体会因为皮肤受到的良性刺激,从而产生一种舒适感。他会感觉自己仍是跟妈妈融为一体的,内心有安全感,注意力也会更集中,会表现出松弛而愉快的状态,身体更容易做到协调。面对父母的拥抱和爱抚,会手舞足蹈、咧嘴微笑。

但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父母出于个人原因,比如情绪状态不好或是工作特别忙,没有能力或时间去关注照顾孩子,把孩子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家。长辈或亲戚往往只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保证吃饱穿暖就行,很难像孩子的父母那样,以他为中心,投入全部的爱关注他的情绪和心理。

如果一个人在婴儿时期,没有人能带着深爱去拥抱他、抚摸他,特别是在他不舒服、表现出哭泣闹人等情绪时,照顾者没能及时给予情绪上的安抚,没能帮助他将身体和心的感觉连接起来,他就感受不到被关注、被深爱的安全感,容易内心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

更严重的后果,是长大后可能会出现记忆片段性缺失的问题。患者会有“记忆错位”等现象。比如刚才还在这儿,过一会儿,他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这也叫作记忆力的片段性缺失。他看起来很奇怪,人在神不在,目光呆滞、空洞,你不知道他的注意力在哪里。跟他交谈,他也显得心不在焉。

婴儿时期,父母能否做好“护花使者”,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孩子内心安全感强,会表现出一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的耐受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即便有人在他周围散发出负面情绪,甚至直接把负面情绪发给他,他也有能力抵御,做到情绪稳定,不受消极情绪的影响。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一旦发现有人对他表现出敌意或消极情绪,他就会表现出对外界环境波动的高度敏感。普通人能承受的刺激,他却承受不了,甚至会因内心特别痛苦,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来。

有一位男士因为每天上班非常纠结和痛苦,前来咨询。咨询师了解到,因为从小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情绪安抚,他的情绪高度敏感。

上小学时,和同学发生冲突,对方只是斜眼瞪着他,他就动手打了人。老师问他为什么打人,他回答说“他瞪我”,老师觉得不可思议。参加工作后,他碰到一个有点儿挑剔的领导。对方听下属汇报工作时,经常带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别人都知道领导有这个特点,能适应,可领导那种“鄙视的眼神”让这位来访者觉得特别痛苦,好像自己在那种目光下都不配活着。

心理咨询师首先推荐他去做抚触按摩,多多觉察自己的身体,以增强身体层面的安全感。随后,帮助他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凝聚,让自己的注意力可以更多回到自身,而非全部投向外界和他人。经过这样的练习和训练,这位男士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到接近正常的程度。

正向信念的引导者

每个孩子刚降生人间的时候,思想一片空白,内心极其柔软。因为可塑性非常强,所以,父母早期无意中跟孩子最常说的那几句话,会对其人生产生巨大影响。

在意象对话学派里,有一个术语叫作“初始印刻”。刚出生的小孩听不懂别人说话,但天生自带一种能力,能够读懂对方话语的情绪基调,并且感受得出这话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带着爱的还是带着恨的,是带着鼓励和表扬的还是带着批评和贬低的……

作为主要照顾人,父母经常说的话直接影响孩子对自己是好是坏、是否值得被人爱的初始认知。

有一对夫妻很想要男孩,却生了一个女孩。由于当时实行计划生育,两人对女儿的到来感到失望甚至愤恨。为什么不是个男孩?每次丈夫皱着眉头埋怨妻子肚子不争气,没能为家里传宗接代,妻子就会自卑地怪自己没本事生男娃,没让丈夫满意。

夫妻俩只要一看到这个孩子,就很烦躁。女儿原本长得漂亮可爱,但由于受到主观消极情绪的投射,他们怎么看都不顺眼:“这孩子长得真难看啊!”

当时,女儿还太小,不懂什么叫“难看”,但是她能听出这个词的语音里带着的那种嫌弃和贬低的情绪,“被人看不起”“遭人嫌弃”这些情绪内涵进而被印刻在心里。等到女孩长大一些,能够听懂“真难看”三个字的含义时,这个自我评价已经深深印刻在她的心底,“真难看”成了她的一个内在标签。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不好看的、遭人嫌弃的、不值得被爱的。她的心情总是很低落,在家在外都很难表现出热情大方、喜笑颜开的积极状态。因为内心深藏“我难看,我不被人喜欢,我有问题,很糟糕”的消极信念,面相、表情变得愁苦,不讨人喜欢,进而又加深了这个女孩对自我的消极信念,还出现了社交障碍。后来,这个女孩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归根结底,是父母的不良情绪压制了孩子内心的正向感知。那种带有嫌弃、厌恶的负面信念,真的会变成孩子人格的一部分。即便长大后,孩子想去校正这部分人格,也会非常困难。因为这是人们最底层的人格,是关于“自我认识”的一种难以磨灭的信念。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做正向信念的引导者,会成为对孩子更好成长的祝福。具体要怎么做呢?

比如在孩子婴儿时期,父母对他充满喜爱,每天抱着这个孩子,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他,满脸笑容地说:“哎呀,我的宝宝真棒啊!”“你真是聪明的小孩!”“有你真好!”“你真可爱!”……那么,婴儿能从父母的语气和表情中,感受到被赞美、鼓励、认同的良好情绪,进而在心底形成许多正向信念,如“我很棒”“我是受人喜欢的”“我是可爱的”“我是值得被人疼爱的”等。孩子精神愉快,安全感也会特别强。

孩子两三岁上幼儿园后,父母要经常发现孩子的长处,肯定和鼓励他,为其树立自信心,比如,“很少有小孩画得这么好,你真厉害。”哪怕孩子处处表现得很平凡,也不会影响父母对他的爱。他们会对孩子说“你特别懂事、有礼貌”或是“你这么勤快的小孩,真讨人喜欢”。父母要注意平时多观察,捕捉到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

三岁以前,父母对孩子最常说的肯定言语、最常做的认同评价,会连同语言内容,带着其中的正向情绪基调,全盘被孩子接受,成为孩子自我的一部分。

从小经常听到父母说这类带着爱和肯定、欣赏的话语,孩子就会得到积极向上的正向信念引导,他们内心会生出一种没有缘由的自信,相信“我是被喜欢的,我是被欣赏和认同的,我是被关注和支持的”,做事也是带着快乐的心态去做。在爱的氛围里长大,孩子的整个精神状态都是舒展、开心的。他可以自在地做自己,可以把自己的天赋发挥出来。他会因此得到父母更多赏识的目光,连旁人也会觉得这个孩子真的挺棒的,很优秀。周围人的积极反馈会使这个孩子形成更加稳定的自信人格,让他始终带着自信和快乐的精神状态去发展和探索。

有边界的干预者

在孩子三岁前,父母双方都有责任让其成为家庭的中心,用正向情绪引导树立他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但到了学前期,为了让孩子日后更好地融入集体,父亲(母亲)要作为有边界感的“干预者”介入到家庭主要照顾者与孩子的关系中。要让孩子在一旁观看、参与家庭生活,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样,他才能够获得宝贵的“旁观者”和配角的崭新体验。

这是为了削弱孩子和主要照顾者的粘连关系,弱化其在婴儿时期三千宠爱集一身的“中心感”。这样,孩子能认识到:原来,妈妈(爸爸)也是需要被照顾和疼爱的,需要被理解和呵护的,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才有资格成为中心……他就能获得宝贵的心灵成长,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进入校园生活阶段,他会有更加健康而愉快的人际关系、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便于在日后进入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仍能切换自如。另外,打破孩子的中心感,能避免他将来成为巨婴型人格或是精致利己主义者。

父母要如何以干预者的身份,打破孩子的中心感呢?举个例子。如果妈妈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母子关系亲密,建议爸爸更多出现在孩子面前。当孩子和妈妈在一起时,爸爸就要以“干预者”的身份出现在他们中间。爸爸出现以后,可以兴高采烈地跟妻子讲自己在单位里遇到的事,讲一下家里的理财计划,或是商量一下周末抽空看望对方的父母……总之,夫妻交流的话题最好和孩子无关。看到父母在自己身边聊得火热,丝毫不在意他的感受,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忽略了,想要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引起父母的注意。

即使孩子这时候弄出一些“动静”,爸爸和妈妈依然没像以前那样以他为中心,但也不会把孩子赶跑,而是允许他在旁边听着,可以参与父母的聊天,但不能转移话题。在群体交流中担任“配角”的次数多了,孩子就能够适应自己有时必须以“旁观者”身份出现,而不是一直作为他人关注的中心。

假如父母在学前阶段没能做好“干预者”,孩子的心理发育就会滞留在婴儿时期被过度照顾的阶段,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长大后容易成为生活中的巨婴或拥有自私自利、占有欲极强的性格缺陷。走进社会后,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他很容易遭受挫折。进入爱情婚姻,他会对伴侣处处限制,要求高度的忠诚,接受不了对方跟异性的正常交往。

孩子成人后,怎样才能让他走出“中心感”呢?需要有一个其信任的人告诉他,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可以说:“你不能老是做红花,也要试着做做绿叶呀。”“这个女孩跟你关系很好,但是你要意识到,她不是完全属于你的。她还有其他的人际关系。她跟别人关系好,并不等于不喜欢你,你要分清楚这一点。”通过理性提醒,让他尝试待在配角这个位置,去适应进入社会后自我中心被破坏的痛苦。这样,他会清醒地认识到,进了社会,没有人再像父母那样处处惯着他。

当然,想让他弱化“中心感”,前提是他得能听得进去。能让他听劝的人,可能是他的朋友、他所信任的心理咨询师,或是他所敬重的长辈,帮助他走出因早期父母没及时充当“干预者”而令他步入的心理误区,逐渐接受现实—原来,你可以是中心,他也可以是中心,接受社会上多元化的人际关系,从而有更加健康、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父母要对成年子女的“中心感”有所觉察,减少对这个内心没长成熟的“大孩子”的关注,期待并要求他过更加独立的生活。即使他感觉不舒服,表示不满,也要坚持这个决定,从而促进他的心理走向更成熟的状态。

总之,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来说,父母在其童年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孩子每长大一些,父母就需要适时切换自己的角色状态,以适应其新的成长阶段。

不过要注意的是,现实中没有100分的父母,没有哪个父母能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做得恰如其分。父母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童年创伤、性格缺陷和能力局限。父母接纳自己的不足,不苛责自己,才有可能更好地容纳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培养积极健康的人格。希望天下父母与孩子都能够多一些爱与觉知,少一些冲突与痛苦。

(声明:本文中的所有事例,均不涉及具体来访者,符合心理咨询师伦理规范 受访者 | 周烁方 文 | 李红都 中国网心理中国特约《婚姻与家庭》杂志供稿 网址:http://psy.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