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最新报道

评论丨推进学生心理状况评估机制,要卸“心防”暖“心房”

发布时间:2024-01-17 15:08:44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梁宇飞

心理问题是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困扰之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3年10月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为及时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每学年对大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一次评估。(1月13日 《法治日报》)

由于升学竞争压力较高,我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心理问题的产生不仅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也会为家庭与社会带来负担,不利于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与社会层面的和谐稳定。心理状况评估机制的诞生无疑可以为学生筑起一道心理屏障,但在执行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实效。

推进学生心理状况评测机制的首要问题是“打开心防”。在我国的文化语境当中,对于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包容性较为缺乏,这就导致不少学生在面临心理健康困扰之时,由于担心外界观点看法而难以表露困难或者不敢倾诉。并且,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种隐性的亚健康状态,往往不易为外人察觉,也会导致家长、教师忽略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求救”,而简单将心理问题看成是学生“太累了”甚至“太矫情”。

故而,引导社会、学生、家长、老师正视心理健康问题十分重要。只有让心理健康教育充分普及,才能使得心理健康问题不再是“难以启齿”的话题。只有让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患者多一份包容,才能让更多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不羞耻,敢面对,才能让他们能够卸下“心防”坦然接受外界帮助,接受真实的自我。

打开“心防”后,也要暖人“心房”。调查问卷的命题和心理健康干预要做到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的真实状况,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何为“暖心”?抓住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给予理解,支持,帮扶才是暖心。当下,学生的压力多集中于升学、就业等方面,因此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疏导相结合,帮助他们纾解郁闷,减少心理负担。同时,也要注意抓住不同年龄段学生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因人施策。

最后,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和干预机制的作用,也必须重视政策的落实与实施。如何防止心理健康评估流于形式,是政策设计者和执行者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这种心理评估机制怎样与当下的教育体系完美兼容的问题。有关部门要监督各类学校将学生的心理状况评估落到实处,确保学生能够在调查问卷中展示真实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会出现因为学习忙碌而组织家长“代填”等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将心理状况评估机制同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教师结合起来,发挥协同作用。重视政策落地,方能确保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呵护“不打折扣”。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评估机制既要切中学生的真实要求,也要防止其流于形式。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估,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干预是成体系的工作。唯有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才能够尽可能多的帮助心理上存在压力和问题的学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心理安全的坚实屏障。(红网 梁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