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最新报道

调查显示超九成受访职场人有倦怠感,该如何缓解?

发布时间:2024-01-15 11:29:47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佚名

“上班没心情”“工作没动力”……如今不少人感慨,工作久了总觉得很疲倦,逐渐成了“上班困难户”。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00名职场人士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8%的受访者对工作有倦怠感,薪资达不到目标、工作时间长是受访职场人士产生倦怠的主要原因。应对职业倦怠,67.8%的受访职场人士期待用人单位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履行企业责任,59.7%的受访职场人士认为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员工的各项基本权益。

工作越久,倦怠感越重

90后罗慧硕士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咨询公司工作,刚工作时,她发现很多知识和技能都是自己不了解的。为了适应工作节奏,她时常加班加点,阅读相关资料和文件,“那段时间感觉自己成长很快,每天都有进步,很有成就感。”

工作三四年后,罗慧对工作渐渐生出了倦怠感。“一方面是职业进入瓶颈期,因为所在的部门是公司的分部,很难有晋升机会,而且工资也没太大的变化,在深圳生活有比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长期从事同一份工作,难免会形成一些套路,逐渐想要应付了事,没有动力去思考创新,感觉自己被‘框’住了。”

调查显示,93.8%的受访职场人士对工作有倦怠感,其中44.1%的受访职场人士觉得比较严重,7.1%的受访职场人士感到非常严重。交互分析发现,受访职场人士工作时间越长,工作中的倦怠感越重。工作10年以上的受访职场人士觉得有倦怠感的比例为97.2%。

“如果给工作倦怠感打分的话,10分我会打3分。”在苏州某外企工作两年多的张子奇,对目前的工作比较满意,“工作内容与我所学的翻译专业比较对口,应对日常的任务绰绰有余。”他坦言让自己有些倦怠的是工作内容同质性强,虽然任务有所不同,但流程都差不多,缺乏新鲜感。

薪资达不到目标是首因

“我的倦怠感主要是因为工作压力比较大,任务比较重。”就职于北京某国企的李贤才,最近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经常晚上八九点才下班。“现在部门人手比较少,主要的工作由我和另一个同事负责,工作内容特别杂,还需要与不同的部门对接,加班已经成了常态,时常感到身心俱疲。”

职场人的倦怠感主要来源于什么?调查显示,49.1%的受访职场人士认为是薪资达不到目标,42.9%的受访职场人士认为是工作时间长,影响个人生活。

张子奇觉得,工作既有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也有升职加薪的现实考量,“在我们公司,想涨工资是件挺不容易的事,几个月前领导说会考虑给我涨工资,但目前还没有落实。另外,我发现有些比我入职早的同事,工作五六年了,还在原先的岗位上,有点担忧发展前景,如果长期看不到升职加薪的希望,会缺乏目标和动力。”

调查显示,37.8%的受访职场人士觉得倦怠感的来源是晋升难、上升渠道有限,36.7%的受访职场人士认为是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其他还有:职场人际关系复杂(29.5%),入错行、岗位不匹配(26.4%),情绪消耗严重(25.1%),工作缺乏成就感(20.7%),机构/企业前景/愿景不清,缺少目标认同(20.4%),工作内容枯燥单调(16.9%)。

“职业倦怠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工作热情降低,二是去人格化,即工作态度不够积极,三是工作成就感或自我效能感下降,工作缺乏成功体验和幸福感。一般来说,律师、护士、教师等带有服务性质的工作,出现职业倦怠的比例相对较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张西超表示,现在不少人在工作中感到倦怠心累,这更多属于职业健康心理学的范畴。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与工作环境有关系,比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氛围不和谐等,另一方面也有个人原因,比如个人能力难以应对工作内容,职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等。当个人遇到难题,而又难以获得组织内外的资源去解决时,就容易产生倦怠感。

应对倦怠,职工有何期待?

李贤才觉得,当遇到职业倦怠时,单纯靠个人来调节适应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单位为职工提供支持。“公司内部有轮岗制度,我已经申请了年后调到别的岗位,希望能换个环境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李贤才对公司的轮岗制比较认可,“对个人来说,岗位不适合是件比较痛苦的事,但辞职换工作的成本又比较高,如果有机会在公司内部尝试新的岗位,会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减轻工作焦虑。”

应对工作倦怠,职场人期待用人单位提供哪些支持?调查显示,67.8%的受访职场人士期待用人单位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履行企业责任,59.7%的受访职场人士认为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员工的各项基本权益。其他还有:用人单位完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正向反馈(58.2%),各级群团组织提供贴近职工需求的活动和服务(43.0%),分级分类搭建专业心理咨询平台,让服务更可及(20.7%)。

“现在有些企业在积极推进组织建设,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激发员工动力,实现组织目标。”张西超表示,企业的领导者要清楚工作氛围对员工的影响,对员工的工作情况和情绪有所了解,在组织内部鼓励和倡导互相关怀的人文氛围,建立正面积极的人际网络。另外,有些企业还会通过“员工帮助计划”,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而且现在心理咨询的渠道比较多,普及度也比较广,大家可以通过专业咨询纾解心理问题。

张子奇注意到,今年以来,公司经常会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士开展服务,通常会安排在周五下午,有需要的员工可以跟心理老师预约,“挺受欢迎的,名额比较难抢。”张子奇觉得,这对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件好事,个人能够通过这类服务获得专业支持,解决个人的困惑和难题,获得情绪出口,同时也会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更有归属感。

参与此次调查的受访者,工作时间在1年内的占6.5%,工作1-3年的占14.1%,工作3-5年的占27.9%,工作5-10年的占30.0%,工作10年以上的占21.5%。工作单位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占9.5%,来自国有企业的占26.5%,来自民营私企的占49.3%,来自外企的占10.7%,其他为4.0%。

什么是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正是人们对工作中慢性情感和人际紧张源的长期反应,是对工作投入的侵蚀,开始觉得重要、有意义和有挑战性的工作变得不愉快、没有成就感和毫无意义,精力充沛转变为耗竭,工作投入转变为愤世嫉俗,高效率转变为低效率。

职业倦怠就在你我身边

《充分认识职业倦怠的危害,积极推动科学研究和预防控制工作》一文中指出,我国医务人员、制造业员工、快递行业人员、化纤厂员工、石化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发生率分别为58.0%、53.4%、66.2%、53.9%和36.4%,可以看出诸多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存在较高水平的职业倦怠发生率。

职业倦怠带给个人的不利结局最初是心理上的,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决策困难、应对能力下降、焦虑、抑郁、对生活不满、自卑、失眠、易怒以及烟酒消费增加等,严重者可能会造成自杀风险。如果不积极干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转化为对个体躯体健康和行为的不利影响,如肌肉骨骼疼痛、胃功能紊乱、心血管疾病、失眠、慢性疲劳以及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产生原因包括两大类

一般来说,引起职业倦怠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

工作因素:包括工作负荷大、对工作缺乏控制感、缺乏奖励或认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不良、缺乏公平和价值不匹配。

个人因素:包括个性特征、面对压力的应对策略和性别因素等。

这两大类因素中,工作因素可谓是触发职业倦怠的“扳机”,而个人因素则是职业倦怠发生的修饰因素,决定着职业倦怠发生时,心理状态是否“硬着陆“。比如悲观、焦虑、基于情绪导向的应对方式等个人特质可能是职业倦怠发生的“加速器“,而乐观、积极、基于问题导向的个人特质可能是职业倦怠发生的”缓冲带“。

如何缓解改善职业倦怠?

改变职业倦怠,最重要的是改变工作机制,为一触即发的“扳机“装上保险栓。比如改进工作内容,设置人性化的工作时间表,发展管理者的领导力,使用非经济奖励和激励措施,增强员工的职业成就感和归属感,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关爱。

其次,如果你已经出现了职业倦怠,对待工作没有热情,想躺平,先不着急苛责自己不上进,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缓解和改善:

停止内耗,与自己和解—当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时,停止精神内耗,避免能力恐慌,正确分析、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不被外界、周遭的评价所左右,根据自己的特征和优势,扬长避短。也可以评估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适时更换赛道。

设立可执行的目标。可根据自己当下的处境和长远的发展,设立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着眼当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宜设置过大,重在可操作性强,否则无法完成目标的挫败感会进一步加剧职业倦怠。也可以将目标可视化,通过设立任务清单、梦想清单,完成每一个小目标,打勾、划掉的成就感会形成一种正面反馈,帮助你摆脱“我什么都做不好“的思维陷阱。

劳逸结合。要认识到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人不可能是工作的“永动机”,大量繁重的工作会过度消磨你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让人感到分外的疲惫和心情低落。不妨学会合理休息和放松,比如阅读,一杯咖啡的价格,可以让你自由自在徜徉古今,领略不一样的人生和体验;比如运动,挥汗如雨,体验多巴胺和内啡肽带来的身心愉悦;比如旅游,改变环境,融入另外一种生活节奏等等。

积极不拖延。用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不反复纠结“我为什么不行”,而着眼于我可以做出什么改变。“解决问题”永远比“处理情感”更容易,而职业倦怠情绪的蔓延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深陷负面情绪的漩涡无法自拔。而只有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压力源才会消失,比如,可以从改变拖延症开始,面对工作任务,不被“deadline”裹挟。如果每次都手忙脚乱地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工作任务,不妨尝试一下提前完成一周,然后悠然自得地将任务提交,是不是可以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最后,请牢记,工作可以是谋生的手段,也可以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媒介,但不应该成为束缚每个人心灵的枷锁。要勇敢做出改变,掌握工作的主动性,从微小的改变开始,不恐慌不焦虑,总有一天可以摆脱倦怠。

职场压力需要综合纾解

一次升迁、一场难度较高的职业考试、一次危机处理……这是职场中经常遇到的挑战,但与之相伴的是职场焦虑。比如,忧郁、烦躁、心慌、胸闷,甚至整夜整夜地失眠等,这就是“职场焦虑”。

劳动者职场压力需要综合纾解,首先,用工单位当负起责任。应该认识到,员工的情绪也是生产力。于此,用工单位管理者当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否则,将可能严重影响员工个人身心健康和企业的工作效率。

其次,各级工会组织也有必要关注劳动者职场压力。一方面当做好相关知识的普及,使劳动者认识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另一方面也当重视与员工面对面的谈话,尤其是,在企业转型的特殊时期,以及员工面对家庭变故时,个体的感受变得异常敏感,更需要相关服务跟进,从而避免职场压力给员工带来职场伤害。

再者,企业应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须认识到,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化解职场焦虑情绪的有效途径,更是搞好企业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所以,用工单位当重视员工在思想上的各种矛盾、疑惑,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找一个自己的“树洞”

网络语“树洞”的意思是一个可以袒露心声的地方,是指可以将秘密告诉它而绝对不会担心会泄露出去的地方。对于职场人来说,积攒烦恼会影响身体健康,而有些事情是不能为别人所知的。这个时候找一个“树洞”将困惑都说出来,人也会变得轻松起来了。

“工作上的烦恼不能跟同事说,我感谢有一个善于倾听和理解的母亲。”在一家科技公司的办公室任职的孟莉的“树洞”就是她的妈妈,“妈妈总是劝慰我,人无完人,并非人人都是优等生。追求完美无瑕不是错,错的是没有量力而行,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要做得尽善尽美。”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孟莉也学会了当手上的工作无从下手时,对工作按照紧急且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四个部分进行分类。“这样做可以有效缓解紧张情绪。”

“不要指望和你一起工作的人都会站在你的立场考虑问题。认识到这一点,你会减少很多失望感。一定要谨慎选择那些你想信赖或想向其一吐为快的人。”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刘霖认为凡事最终要靠自己化解,选择倾诉对象要非常谨慎,以免遇到更糟心的境遇。

刘霖说,有秩序的生活会使自己每天头脑清醒,舒畅。现在他每天下班前都整理好办公桌,定期清理电脑中的文件和电子邮件。另外,一个从容的早晨,一顿丰富的早餐也有利于一天的心情和工作效率。

心理学家建议,如果一味跟别人比,你就会陷入拿自己缺点比别人优点的误区。把眼光从别人身上往回收一收,和自己比比,比比今天的我是不是比昨天的我有了进步?比比这次的工作是不是比上次做得出色?和自己比,不但是化解焦虑的高招,也是督促自己进步的妙计。

情绪也是生产力

“情绪也是生产力”,张宁是一家石油企业的基层队书记,对此深有体会。“我们这种岗位,职工的情绪对安全生产影响特别大。”他认为,企业管理者如果不懂得正确认知情绪压力,并有效调节管理情绪压力,将可能严重影响员工个人身心健康和企业的工作效率。

一项围绕缺勤管理的调查发现:压力被列为职工缺勤原因之首。但缺勤只是压力造成的一个后果,更会造成员工意愿、忠诚和敬业度的降低,压力也是工作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

但是,很少有管理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知道职场压力到底是什么,它是怎样影响他们的员工的,更不知道如何处理它。

现实中的另一个难题是:并非所有影响员工表现的职场压力都来自办公场所。很多情况下,压力产生的原因是一种混杂着职场和非职场的复杂关系。比如,债务和糟糕的人际关系,都会威胁到一个人的工作表现。

“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化解职场焦虑情绪的有效途径,无论对员工本人还是管理者,都是一门科学,需要耐心细致,心态平和。”张宁说。

首先要对员工足够尊重,包括行为上的坦诚,情绪上的管理,以及对员工态度的周到体贴。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对员工的表现给以正面而非负面的反馈,对员工的生活工作的平衡表现出应有的理解。

此外,企业还应该保持信息的透明,及时告诉员工业务的进展状况,并鼓励员工参与。张宁认为,基层政工人员要特别重视和员工面对面的谈话,在平时这可能不那么重要,但在企业转型的特殊时期,个体的感受变得异常敏感。管理者应该更重视面对面的谈话,而非通过网络进行键对键的交流。

工人日报综合来源:中青报客户端、工人日报客户端、劳动午报、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