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心理访谈

感谢不完美的自己 ——专访心理咨询师武志红

发布时间:2024-01-17 14:04:51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辛理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被别人管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有自己的使命,需要找到自己的路,把自己活出来,人如果不能成为自己,是件很可惜的事。

自2007年出版《为何家会伤人》以来,武志红始终致力于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2009年,他创立了首个个人心理咨询室,2018年,他成立了公司,将心理学与商业的融合推向了新的高度。如今,心理学专业领域KOL、畅销书作家……武志红开始被公众冠以多种标签,而鲁豫在与武志红的交流中,最直观地感受则是:“他和我一样,都是I人。”

近日,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做客《鲁豫有约一日行》第十二季,面对镜头,他坦诚讲述了自己与抑郁症共处的两年,并对“心流”“全能自恋”等心理学术语所蕴含的底层逻辑给予了崭新角度的解读。节目一经播出,反响热烈,其中,“什么样的人需要做心理咨询”、“接受你的样子更好地成为自己”相关话题引发广泛讨论。

“完美主义”心态引发心理危机,”心流”体验塑造人生差异

鲁豫来到武志红位于广州天河的工作室,带着对心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向武志红提出了一些心理学基础问题。面对“什么样的人需要做心理咨询?”这一问题时,武志红回答,当一个人开始搞不定自己的时候就可以做心理咨询。咨询室里,这种由“目标完美主义”和“过程完美主义”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情况时有发生。可以被视为“全能自恋”的一种表现,即来访者不仅追求达到完美的目标,同时也坚持在过程中做到尽善尽美。这样的心态意味着来访者对自己的要求极高,他们往往不会轻易原谅自己的任何小失误,常常陷入对自己的持续自责和批判中。

“过度追求完美容易自我攻击,所以我一向认为成为更好的自己,不如更好地成为自己,有时候需要感谢不完美的自己。”武志红说。

而在谈及“什么因素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时,武志红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他认为家庭背景的差距、个人天赋的差异不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而是这个人是否体验过“心流”状态。

心流(flow),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提出的概念,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武志红解释:“心流是一种持续存在的感觉,它不仅是我们精神生活的延伸,更是世界上最愉悦的体验之一。”心流的质量同样重要,那些拥有高质量心流体验的人,与那些未曾体验过心流的人,他们的人生轨迹往往截然不同。体验过心流的人更容易在生活中找到满足和成就感,这种状态也会促使他们持续追求进步、关注终身成长。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小时候,武志红老家那边有条河沟,河沟上的水坝大概有一丈高。冬天一到,河面上呼呼刮着大风,水坝总是被风吹得特别干净。他每次走在水坝上,看着河边光秃秃的柳条,内心常会泛起一阵苍凉,尤其是下过雪后,这种感受更加强烈。有时他会将自己的棉袄敞开,像歌里唱的那样,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咬着冷冷的牙,任凭凄厉的北风吹过。

回看童年,他觉得是个很怪的小孩,有严重的社交障碍,有回避性人格,在学校里喜欢隐藏自己,高中物理考了全班第一名,物理老师都不知道武志红是谁。“可见我的‘不存在感’有多强。”从前,他以为这些都是自己无意识的行为,后来才意识到,他就是有意选择从人群中消失,回到自己一个人的世界。

“这其实来自于我和我妈的关系太亲密,这个‘太亲密’来自于一个特别深的部分——她从我一出生就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其实我妈从来没有要求我听话,但因为她抑郁症太严重了,所以我从小就围着她的感觉转,绝对以妈妈为中心,就导致我在人际关系上特别是亲密关系上有严重的问题,对我来讲,和人打交道太累了,我会本能地捕捉别人的感受,捕捉别人的需求,然后去满足对方的需求,而且经常变成别人的需求比我的重要,就是所谓的讨好型人格。所以我如果和人打交道一多,自己就损耗巨大。”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咨询能力也源自于此——从小听妈妈诉苦。

生而为人,总是充满痛苦和困惑,甚至很多时刻自己也搞不清楚,其背后的成因到底是什么。

读书时,武志红从不觉得自己智商有多高,只觉得大脑自我认知能力还挺好。但他总感觉自己有个问题——不真实。“我们有个概念叫‘自我同一性’,按照标准理论,18岁的时候能够发展出‘自我同一性’,就是自我的各个部分是协调的,但当有些部分发展得不好,你这些‘自我同一性’没建立起来,有些地方别说协调了,可能都南辕北辙了,或者冲突非常严重。这也是我后来坚定学心理学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一直以来,他都在做一件事情——从头脑对自我的“控制”中走出来,让自己活得更“感性”一点。

在他看来,当我们在某方面一直按照自己的感觉而活,可能在生命早期你会跟这个世界有很多冲撞,但在冲撞之中,你能越来越掌握尺度,找到感觉,最终会长出真正健全的人格。一个人,如果一直没有拿出真实的自己,没有和这个世界充分地相撞,终将会导致一部分人格处于幼稚的状态,始终无法成长起来。

这些年,武志红发表过许多关于原生家庭的理论,但其实他最关心的还是“自我理论”。“就是在我们文化之下,在我们的家庭里,我们基本上都是统一的,统一思想,统一活法儿,别人要什么,我也要什么,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这是一个常见现象。如果能够诞生出一个非常个性化、独立的自我,这个自我又比较和谐,这其实相当不容易。”

一个人即便在童年形成之后,失去自我的过程也一直都在发生。他也是学习心理学之后才模模糊糊地感觉到自己“有问题”,开始有意识地改变。“武侠小说里那些顶级大师都是什么人?灭掉了自己感官的人,比方枯蝉、枯叶、天聋地哑。我当时看一些小说的时候,都感觉浑身发麻,好像只有把自己的感觉、欲望全都灭掉,人才可以天下无敌。这是很恐怖的,所以我会觉得,如果不学心理学,我可能也会在‘灭掉自己’的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远,甚至走到没法回头的地步。”

在武志红看来,一个人重新找回自我的过程,不是要变得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在人际关系中充分尊重自己的感受。无论是谈论原生家庭还是谈论全能自恋,于他而言,一以贯之的主题始终都与“自我”有关。他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被别人管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有自己的使命,需要找到自己的路,把自己活出来,人如果不能成为自己,是件很可惜的事。

他很喜欢现代舞舞蹈家玛莎·葛兰姆的一段话:“从来就只有一个你。你的表现是独特的。如果你阻挡这个表现,它不可能从其他任何媒介中出现,它永远不会存在,它会消失。

这个“你”如果没有活出来,这世界就会失去它的存在,你也找不到其他任何东西可以替代。在武志红看来,人生就是一个与自我和解的过程,很多时候心理咨询也正是起到一个与自己和解的功能。将自己彻底改造很难,但我们可以做到——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更好地成为自己。

“孝道”陷阱让父母深陷抑郁泥潭 造就自我讨好型人格

对于现代人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武志红说,虽然网络上充斥着“内卷”、“躺平”等职业生涯的议题,但最为常见的议题还是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以及个人成长,包括自己也曾被这些议题困扰过。武志红坦言,自己的父母被爷爷奶奶曾以“孝道”之名进行过严重的“攻击”,以致于整个家庭失去功能性,家庭矛盾的堆积导致武志红父母曾陷入极度抑郁的状态。

“甚至我的父亲曾想过去卧轨自杀……我的哥哥姐姐也被上一辈的冲突波及到,而我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虽幸免于冲突,但也一直在承受母亲的诉苦”。想以聆听母亲诉苦的方式,把母亲的痛苦吸入到自己的身体里,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治愈母亲,这也导致武志红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曾一度深陷讨好型人格的泥潭。“我开始捕捉别人的感受和需求,满足别人的需求,后来变成别人的需求大于我的需求。”

曾因失恋患上抑郁症采用“躺平”的方式与抑郁共存

在北大读研期间,武志红因失恋陷入抑郁。武志红提到了抑郁症的典型的“三少”症状:言语少、行为少、情绪低落。对于抑郁症,很多人通常会选择“对抗”的方式:用药物把原本低落的情绪调动起来,但武志红面对自己的抑郁,选择了什么都没做。“就像掉入了情绪的深井,一片漆黑,想要爬出来十分辛苦,而放弃就显得更为容易。”武志红在抑郁那两年“松手了”随着本能,任由自己“沉到井底”,在低落的情绪间感受自己、观察自己,尝试着去理解自己的情感起伏,不强迫自己立即走出来。他采用“躺平”的方式,选择不对抗,和它共存,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有一天突然间就好了,从郁郁症中走出来,他说“有了融会贯通的感觉”。

在和鲁豫的对话中,武志红还分享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创作方向——他正准备撰写科幻小说。这让鲁豫感到好奇:“你是一个被心理学耽误的小说家”?武志红笑着解释道,写作科幻小说对他来说是一种新的创作挑战,更关键的是这种跨界创作给了他深刻的期盼感,一种在“人生下半场还有机会”,依然能够探索新可能的激动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