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抑郁的声音》新书分享会:呼吁社会关注抑郁群体
发布时间:2024-12-23 10:22:30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左妍抑郁给人们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伤害?我们又该如何去预防、治疗和接纳精神疾病?
昨天,上海图书馆举办《“摘”掉疾患帽子,享受美好人生》精神心理健康科普暨《听见抑郁的声音》新书分享会。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图书馆主办,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协办。
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汪作为教授在《“摘”掉疾患帽子,享受美好人生》科普讲座中指出,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是一类以情绪或心情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总称,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也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甚至因此死亡。我国约有2.4亿人口受精神心理疾病影响,超过我国总人口的1/6,呼吁大众关注抑郁症,消除对抑郁症的偏见和歧视。汪作为坦言,近年来抑郁人群激增的现象,已然突破医疗边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听见抑郁的声音》忠实地记录了亲历者的心声,透过20位亲历者,也揭示了抑郁背后的家庭和社会因素,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够促进社会大众更加科学地理解抑郁,接纳抑郁,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
《听见抑郁的声音》由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院长汪作为教授和该院医务社工部主任李川共同主编。该书为抑郁亲历者口述实录,记录了20名抑郁亲历者的成长历程、生活环境及与疾病对抗的感人故事,亲历者们勇敢地敞开心扉,分享了自己在经历抑郁后的挣扎、疾痛和追光之路,为读者呈现出了疾病的多维度面貌。为更好地让读者理解抑郁障碍,书中还对每个案例精心安排了专家点评及建议。此书的出版,期望能让抑郁的声音被听见,让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灵魂被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希望那些正在与抑郁斗争的人们,能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更多的希望和力量。
李川指出,近年来抑郁障碍人群激增,在深刻感受到抑郁亲历者疾病背后历经的苦痛和呐喊后,为之发声是此书出版的主要动机。让所有社会大众“接纳”抑郁是本书的最终目的和期望,但唯有文字的触摸和灵魂的交流才有可能让“理解”成为可能,而“听见”抑郁亲历者的声音恰恰是“理解”“接纳”的开端。
复旦大学出版社副总经理王联合教授对20名抑郁亲历者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精神致以由衷的敬意。王联合指出,此书的出版为社会大众和专业人员理解抑郁提供了另一种路径,对呼唤社会大众再次关注当下热门的抑郁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潘天舒教授长期从事医学人文的研究和推动工作,对《听见抑郁的声音》在促进医学人文发展领域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潘天舒指出,作为医学人文研究者最首要的使命是“看见”和“听见”,此书审慎且忠实地记录了患者的际遇,呈现了体面的真诚,难能可贵。
抑郁亲历者卡卡聚焦为何主动参与访谈进行了交流。卡卡指出,比起抑郁本身作为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家人的不理解、社会的不接纳于抑郁症患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能够积极参与到《听见抑郁的声音》书籍出版,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给正在经历抑郁困扰的同伴们更多力量,另一方面也呼吁抑郁亲历者家人和社会大众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力量,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灵沼泽地”。
《听见抑郁的声音》于2024年11月在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精神医学科、情感障碍中心主任方贻儒、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潘天舒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杨锃教授联袂作序推荐。(新民晚报记者左妍)
睡太多和睡不好都是病 约15%的成年人受到失眠症困扰2024-12-23
《听见抑郁的声音》新书分享会:呼吁社会关注抑郁群体2024-12-23
珠海妇幼心理科副主任陈强:与孩子平等沟通,用爱心疏解心理问题2024-12-23
儿童心理学实验 | 严厉威胁,还是温柔劝诫?2024-12-20
孩子不愿上学,拒绝的是什么?家长该如何应对?2024-12-20
心理话题 | 小酌怡情-可以,借酒入眠-不可以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