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原创

公开课 | 高效育儿思维:父母的自我成长和改变

发布时间:2024-11-27 08:30:00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王人平

当父母始终能处于不断自我成长和自我超越中,提升自身的安全感、力量感和影响力,孩子身上很多曾经困扰我们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以改变孩子为出发点的教育往往适得其反,不仅很难解决原有的问题,还容易引发新的问题。因为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往往在于家庭和父母,单纯去改变孩子是本末倒置、因果倒置。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父母的自我成长和自我改变。至于原因,我认为至少有如下3点。

3大原因,父母必须改变和成长

首先,孩子的表现是父母的镜像。从出生起,大脑中负责模仿功能的镜像神经元就开始工作了。对于婴幼儿,模仿是其特别重要的学习方式。父母和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成长环境,自然成为他模仿和学习的对象。遗憾的是,今天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一大误区是“照我说的做,但千万不要学我的样子”。一些父母用暴力去教孩子文明表达,用情绪失控去教孩子心态平和,用谎言欺骗去教孩子诚实正直,用不择手段去教孩子规则界限……然而,孩子是通过父母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来学习的。父母的坐卧起念、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和内容。生活即教育。父母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父母生活的界限,就是孩子受教育的界限。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以自己的行为,为孩子示范美好的品质和言行。

其次,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顾好孩子。我们常常说“爱人如己”,没有“己”,没有“自我”,做不到改变自己、成长自己,便没有力量去接纳、滋养和爱别人。作为父母,我们给不了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唯有先做到自爱、自尊和自信,才可能给孩子全然的接纳、尊重和信任。正如著名学者蒋勋老师所说:“我一直觉得一个真的懂得爱的人,其实第一个是爱自己。彻底地了解自己以后,你那个爱比较健全。所以,当你跟另外一个人相处的时候,你不是依赖、不是霸占。”

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抱怨,有了孩子之后,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其实,即使没有孩子,这些父母的生活也可能不会好。因为育儿观只是一个人价值观的一种体现,育儿方式反映出的是为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伴侣、工作和生活。看似是孩子给我们制造的种种问题,其实都是自己原本就有的,只是借由孩子看得更清楚。

同样是养育孩子,有人迷失了自己,有人完成了超越。所以,作为成年人的父母,比思考如何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想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要完成怎样的成长。

最后,自我成长是负起对自己生命的责任。生命的过程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那么,父母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就不该把自己的存在感、安全感和价值感,把自己的快乐、幸福和成功建立在孩子身上。真正优秀的父母立足做最好的自己,以身体力行的示范,让孩子看到什么是成就自己的人生,对自己负责,让自己成为孩子的骄傲。我一直认为,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对子女最好的教育,对家族系统最大的贡献,就是每一代人都负起成就自己的责任,活出自己的幸福和精彩,让一代更比一代强。始终不要忘记,除了作为子女、父母、伴侣、朋友、同事等各种身份外,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自己。

5个部分,助力父母实现自我成长

父母的自我成长至少包括相互融合、彼此促进的5个部分:

自我觉察。自我成长的第一步是要做到对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和情绪等保持觉察。比如,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在批评他前,能否先想一想,听话服从和独立思考,哪个才是好孩子必备的品质?这是对观念的觉察。当我们因为孩子成绩差或爱玩儿手机而生气时,能否先想一想,决定自己情绪的到底是孩子的行为,还是对孩子行为的认知和理解?孩子同样的行为,不同的认知和理解,是不是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这是对情绪的觉察。当我们总是习惯把孩子的现状和表现作为教育的起点,采取各种办法去“改变”和“管教”他时,能否先想一想,孩子的现状正是我们榜样示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导致的结果,真正需要改变的恰恰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这是对教养方式的觉察。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自我接纳。自我觉察是自我成长的起点,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觉察层面,父母就容易为自己的不完美或曾经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自责和懊悔,走不出来。其实,每位父母都做了自己当时能做到的最好,因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父母今天的教养方式,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童年经历,那是我们无法选择和决定的。即便那时候有人告诉我们所谓正确的“道理”,受制于自我认知和经验的局限,也是读不懂、悟不透、做不到的。

我们要学着接纳自己的全部,包括不完美,把能量用在建设性的学习和成长上,而不是消耗在自责和懊悔中,才可能获得成长的力量,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所以,我总是建议父母:给孩子一个真实但不完美的父母。承认自己的局限,放下力不能及的焦虑,试着去悦纳自己,包括不完美。一个有趣的悖论是,当我们有勇气和力量真诚地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时,改变和成长会自然发生。

终身学习。自我接纳并非意味着作茧自缚、停滞不前。当觉察到自己是一个情绪经常失控的人时,我们需要重新学习如何理解和管理情绪,而不是把情绪失控定义为自己就是这脾气,改不了。真正决定一个成年人情绪的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我们对孩子行为的理解、认知和评价。改变认知,即可改变情绪。期待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时,不能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地把我们的观念和意志强加给孩子,而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终身学习的热情,试着走进孩子的世界,学习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思维,寻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尽可能跨越彼此之间的“代沟”,建立起生命强有力的连接。这不仅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父母,也会促使我们成就更好的自己。

独立思考。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秉性、气质类型和潜能特质。有些人在运动方面更有天赋,如迈克尔·乔丹;有些人更善于自我内省,如柏拉图、比尔·盖茨等。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教育方法也是有差异的。无论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还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等诸多研究都告诉我们,对于孩子的成长,应该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正所谓法无定法,所有方法都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作为父母,在热爱学习、追寻养育科学性之外,更需要多一份独立思考和实事求是,多一份开放性和灵活性,多一份心的感受和爱的流动。孩子是活生生的“人”,拥有生命的唯一性、独特性,不是可以按工作手册操控的机器。父母真正的成长是从他人身上寻求一种启示,拓展一种思维,再结合自己的情况,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知行合一。“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是很多父母看完书、听完课后的反馈,可真的懂吗?知而未行,还是未知。说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必然是因为有陪伴孩子的行为,在陪伴中有过相互影响的切身感受和生命联结的现实体验。有陪伴过后建立起的情感上的相互依恋和精神上的丰盈独立,才是真正知道陪伴的重要性。否则,即便嘴上说知道陪伴的重要性,但没有去做,怎么能算“懂”呢?知和行是一体两面,一定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知,知又帮我们继续做下去。懂了而不去做,本质上还是不懂。如果真的懂,那“知”会刻进骨子里,体现在举手投足间,那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就是我们自己,而非育儿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把家庭教育概括成一句话,那就是:期待孩子有什么改变,先让自己成为那个改变;期待孩子成为什么人,先让自己成为那种人。这不仅是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示范,也因为我们自己都无法改变的时候,不可能知道改变需要什么,通过什么方法和路径让孩子拥有这种品质或能力。

(文 | 王人平 著名儿童教育学者 中国网心理中国特约《婚姻与家庭》杂志供稿 网址:http://psy.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