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原创

搬走胸口的“石头”—— 情绪抽离法在处理焦虑个案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4-11-08 15:58:34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王凤姿

一天中午,心理讲座一结束,我便快步朝办公室走去。每天早起晚归,午休对我至关重要。不料,刚到门口,一个学生就跟了上来。她略表歉意地问我能否请教一个问题。

“复杂吗?”我问道。

“应该不算复杂。”

“好的,进来说吧。”

团支书的头一遭

交谈中,我了解到,她叫柳柳,大一学生,担任班级团支书。因近期要主持一次团日活动,觉得压力很大。“那种感觉就好像你的胸口上被压了块石头,憋闷得很。”柳柳形象地说道。

“会影响到学习、人际关系等其他方面吗?”我询问她。

“还好。昨晚观看了校内的一场电影,还是很享受的。不过,电影欣赏完,想到接下来的团日活动,又开始紧张起来。”

“睡眠方面呢?”

“睡眠不太好,感觉睡得不安稳。不过,精神状态还可以。”

“头一遭搞团日活动,心里完全没底呀。”柳柳皱起了眉头。

我解释说,个体面对新事物时,由于缺乏应对经验,产生紧张焦虑很正常。这种紧张焦虑,其实是神经机制特意让大脑处于适度的紧张,从而提醒我们不能“大意失荆州”。从这个角度说,紧张焦虑是有积极意义的。

“哦?”柳柳有些不解。

“你看,适度的焦虑,让我们产生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有助于大脑保持兴奋,不易疲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适度的焦虑能使我们保持做事的警觉性,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高办事效能。还有,适度的焦虑会调动身体的能量,让我们以充沛的精力来完成工作任务。”我接着说道:“其实,只要团日活动顺利结束,你那种紧张焦虑就会随之消失的。”

“我也这么想。不过,怎么度过这个等待期呢?”

“提前做好准备,紧张焦虑感就会降低。另外,适度调节情绪,让自己尽可能轻松地度过这个过渡期。”

“我就是想请教老师,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柳柳急切地说道。

考虑到有限的午休时间,且柳柳的不良情绪只由“主持团日活动”这个单一事件引发,持续时间短,程度较轻,我决定采用“情绪抽离法”来干预。我向她简要介绍了该方法,她欣然同意。下面,结合当事人的情况,逐一介绍情绪抽离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情绪抽离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全身放松地坐着,轻轻闭上眼睛,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我的指导语上。当问某问题时,只需以点头或摇头表示即可。

现在,请你体会内心的紧张焦虑,如果感受到了,请点头。请站起来,走开数步,在心里“看着”刚才坐在椅子上被焦虑困扰的自己。那个坐在椅子上的“自己”,就是你潜意识里负责情绪的部分,即“情绪的我”。站着的你,则是潜意识里负责思考的部分,即“智慧的我”。体会心中的那份情绪,感觉这份情绪在身体里有多大,想象它的形状、体积、大小、颜色、材质等等。

现在,我们要让潜意识里负责情绪和负责思考的部分分开,情绪方面的事交给“情绪的我”来处理,思考的事交给“智慧的我”来处理。跟“情绪的我”对话:“谢谢你常常照顾我。你是负责情绪的,而我是负责思考的。当你把情绪全收过去,我就会想出更好的办法。也许你是想用这份情绪来提醒我:这件事很重要,叫我想想办法。我已经知道了,我一定会想办法,现在不需要这份提醒了,请你把情绪收回去。我需要你的合作,可以吗?”你感觉到“情绪的我”点头同意了。

请往后退一步,想象后退的时候,那份情绪并没有跟着后退,而是飘在空中,留在刚才站着的位置。请想象你身边有一个隐形按钮,你的右手拇指用力按下,那份情绪忽然变成很多的微粒,像雨点或雪花一般,齐刷刷地飞向“情绪的我”。等它全部飞过去,“看看”内心的一份情绪,现在还剩多少?

如果完全没有了,或者只剩下一点点,就可以结束。如果情绪还有一定大小,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剩情绪变得可以接受。

情绪抽离法对不良情绪的处理

根据上述步骤,我引导柳柳完成了整个操作过程。柳柳报告说“情绪”只有碗口般大小,颜色呈深灰色,这进一步印证了她受焦虑困扰的程度并不严重。随着引导往下走,柳柳报告说那团“情绪”只剩一个小点了。我询问她,这个“小点”是否需要继续处理?她摇头表示不需要。然后,我倒数“3、2、1”,引导她轻轻睁开眼睛。

柳柳重新坐回椅子后,我让她谈谈内心的感受。她伸了伸懒腰,呼出一口气:“啊,感觉轻松多了。哎,好奇怪,现在胸口好放松、好舒服。” 

“因为胸口的‘石头’被搬走了呗。”联想到她此前的那个比喻,我如此回应道。

“是,不过这是为什么呢?”看出她的疑惑,我简要解释道:情绪抽离法就是把郁积在胸的大部分情绪化解掉,从而帮助我们从不良情绪的困扰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当下。

总结与点评

在情绪抽离法中,当个体有不良情绪时,最重要的是要察觉它的存在。很多人从小便忽视自己的情绪,以致有情绪的时候也难以察觉,只知道自己不开心,却说不出那究竟是什么情绪。因此,咨询师的首要工作是引导当事人觉察自我情绪,客观地观察和感受自己在情绪中的状态,安在当下,全然接纳,不评判,不抗拒。也就是引导当事人在情绪产生的那一瞬间,尝试将自己分离出两个“我”来,一个中立的“我”在观察另一个情绪中的“我”。

一旦来访者觉察出某种情绪之后,就可以对“情绪”进行象征性物化了。具体做法是,把情绪设想为身边的某个物象,客观、真切、实在的一个物体。这一具体化、象征化过程的意义在于:将内心虚无的、捉摸不定的情绪,变成有形的、真实可感的存在,从而揭开它变化莫测的面纱,增强掌控它的信心和勇气。

随后,引导来访者将潜意识中负责情绪的部分和负责思考的部分分开,情绪方面的事情交给“情绪的我”来处理,思考的事情交给“智慧的我”来处理,两者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以此梳理整合当事人的不良情绪,提升情绪管理能力。(王凤姿/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中国网心理中国特约《心理与健康》杂志供稿 网址:http://psy.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