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心理访谈

心理特级教师孙晓青:亲子沟通是一门艺术活

发布时间:2024-11-11 09:40:32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许沁

如果人生是一场长跑,家庭教育应该怎么做?z世代的孩子在“数智时代”生存,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双减”之下,如何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寻找最合适孩子的赛道?……上海市浦东中学副校长、心理特级教师孙晓青在“2024特级教师开课啦”第三讲上,教你如何懂孩子心理,做智慧家长,实现双向奔赴,共育未来。

“2024特级教师开课啦”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解放日报、上海图书馆主办,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新闻中心(上海教育电视台)承办,围绕学生、家长、教师在教育和成长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展开,由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主讲,为学生健康、全面和快乐成长提供专业、权威的公益指导。

心理特级教师孙晓青分享如何懂孩子心理,做智慧家长

读懂孩子心理

“请你和身边的人握个手,并由衷地表扬他一句。”“请和身边的人共同做一个爱心的手势。”……讲座现场,孙晓青以游戏暖场,听众们在游戏互动中理解“双向奔赴”的含义。

听众们参与游戏互动

何为双向奔赴?在她看来,双向奔赴倡导的理念是家、校、社携手共建,共育孩子未来。“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未来。父亲的格局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的修养决定孩子飞多远。成长的好榜样是父亲的大格局,教育的好方法是母亲的好情绪。”

在孙晓青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孩子说家长不理解、不懂他们,但家长觉得自己很努力去倾听孩子的表达,可效果并不理想,亲子双方都深受困扰。如何读懂孩子的心理?她建议,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引导家长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情感发展特点,分析亲子交往中遇到的困扰、沟通不良的原因,从而找到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

考试季,父母要帮助孩子去应对学业压力,做好管理情绪。她还提醒家长警惕“好学生综合征”。“一些‘好学生’,从小到大的‘好’往往都是被单一评价标准所裹挟和‘压制’出来的,而不是来自他们真实的自我评价,缺乏真实的自我价值感。由于他们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一旦遭遇挫折,或他们的努力不再能换来原有的认可时,抑郁等情绪可能随之来袭。”所以,面对考试、分数等,父母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全面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当好孩子的解压者,成为顾问型父母,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有效沟通需要认同、赞美

“我是老子,你是儿子。”……如果家长仍然秉持这样的理念,就容易引发亲子矛盾。怎样与孩子沟通,才是孩子所需要的?

现场,孙晓青邀请了一对临时父子,进行生活场景的即兴模拟:“爸爸,明天英语单词默写,我还没有背出来,怎么办?”“这些天我都没看到你在背英语单词,整天玩手机,你怎么能考好呢?”“你就知道埋怨指责我,跟你说有啥用呀!”“你这种情况又不是第一次,一直是这样的,真让人失望!”……从这对临时父子的失败沟通,可以看出有效亲子沟通的重要性。怎样才是亲子沟通的关键技巧?“学会倾听,提升沟通层次,关注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孙晓青说。

每到秋冬季,秋风落叶,昼短夜长,敏感的青春期孩子可能会出现“伤春悲秋”季节性emo(网络用语,指情绪低落、不稳定)状态:学习提不起精神,作业迟迟完不成,学习效率低下……家长为此情绪焦虑,想与孩子沟通,但一言不合“亲子的小船说翻就翻”……如何才能让沟通的“死水”变成“活水”?孙晓青认为,沟通不是一项技术活,而是一门艺术活。有效的沟通需要认同、赞美,当亲子双方成为同一战壕的朋友,彼此共同语言多了,才能沟通有方。

“2024特级教师开课啦”第三讲现场

现场,她还详细介绍了生活中表扬和批评孩子的艺术,比如:可以表扬努力、坚毅、态度、勇气、合作精神等,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指责孩子,期待家长能够学到实操,提升技能,从而运用代入体验的方式去理解,共情孩子的感受。

“双减”之下家长要“双增”

z世代、α世代的年轻人,从小生活在高速发展的“数智时代”,作为后浪的他们,获取信息量的渠道远超前浪,因此,对父母而言,需要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寻找最合适孩子的赛道。

听众提问

日常生活中,普通家长和智慧家长有哪些区别?怎样做智慧父母?孙晓青分析,普通家长和智慧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对自己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比如:普通家长往往只关注结果,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常使用祈使句和否定句,把所有的焦点放在孩子身上;智慧家长会注重育人过程,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做更适合,照顾好孩子的日常起居外,也懂得经营好自己,不断学习精进……新时代的家长需要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有效陪伴,静待花开。

“在‘双减’之下,家长需要‘双增’。”孙晓青建议,一是增加多元评价,多维视角看待孩子成长;二是增加多元生活,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努力做一名情感温暖型家长。“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家长应感恩与孩子相遇的人生旅途,同时也要做好自身心理建设,从而实现双向奔赴,共同成长,共育未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许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