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心理百科

心理疗愈小锦囊|做噩梦 容易被忽略的“睡眠异态”

发布时间:2025-01-13 16:42:44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张雯婧

很多人都有做噩梦的体验,心理学上称为“梦魇障碍”。梦魇是生动的、有细节的梦,有时候会反复做同一个梦,梦中不安的、担心或焦虑的情绪会持续到醒来。醒来后,人们可以清楚地回忆起梦的内容。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讨论梦境会对于潜意识层面有更加深入的分析意义。梦魇始于3~6岁的儿童,在青春期和青年时期最为频繁。20~29岁的女性梦魇发生频率几乎是男性的2倍。

梦魇中的人会感觉很痛苦,很危险,很害怕。比如被追杀,特别想逃跑但是又跑不掉。有时候,他们会从睡梦中惊醒,有时会尖叫,但是大多数时候,是想叫但叫不出声的感觉。这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恐惧、窒息的感觉,导致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还有一种有攻击性的睡眠行为障碍叫作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他们会以行动来展现梦境。当他们在梦中被攻击或逃避伤害时,会做出强烈而暴力的动作,比如:大喊大叫、摔倒、跳跃、拳击、猛推、打击或踢踹。同床伴侣会比较痛苦,可能睡着睡着,就被一脚踹到了地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晓霆如是说。

这类不正常的梦境和行为,被称为“睡眠异态”,一般发生在入睡不久或将要醒来的时候。有这种情况的人在第二天醒来后会感觉很疲惫,有莫名的心慌、心悸的感觉。

研究表明,这些“睡眠异态”可能与大脑皮层发育、气质、家族遗传、环境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所以,当你频繁做噩梦或者醒来时总感觉疲惫无力和心慌的时候,不妨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找到焦虑不安的源头再进行调整,必要情况下,还需要配合药物辅助治疗。(记者张雯婧 上海黄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