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图书 | 彭凯平:了解自我才是真正的播下幸福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4-02-23 10:33:02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彭凯平《幸福的种子》彭凯平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自我的终极目的是去靠近永恒的真、善、美,其唯一价值是实现生命最大的幸福。
心理学中的生命领域理论认为,自我是个体在生命领域中的展示与反思,是在生命场景中的认知与行动的同一性意识。第三代积极心理学家正在将目光从积极天性、真实的幸福向生命领域延伸,帮助人们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运用更积极的心态在不同的生命领域中创建成功与幸福。
本书作者、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教授从心理学历史、心理学概念、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提升科学识见,探寻生命本质。更重要的是,让读者绽放积极天性,塑造积极自我,惊喜地发现自我是如此充实而富足。
选读:
了解自我才是真正的播下幸福的种子
科学心理学起源于西方,也是目前来看解释“自我”相对最精密的学科。综观自我概念的心理学研究,个体既可以以主体我(即英语中的I)的身份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此时的我处于观察地位;又可以以客体我(即英语中的Me)的身份被认识、被改造,此时的我处于被观察地位。所以,每个人都是主体我(主我)和客体我(客我)的统一体(自我)。这种自我观,是在整体中泾渭分明的独立细分的观念。与之相关的人格、个性、情绪、认知、意识,都需要有一些明确的定义范畴。这就像一条直尺,刻度分明,我称之为“直尺式的自我模式”。
印度文化中的自我,我称之为“混沌的自我模式”。因为在古代印度的思想里,无论是持实有观念的婆罗门思想传统还是持空无观念的沙门思潮,其核心并不是确定自我是什么,而是要将自我的本质与世界的本质一致化,也就是所谓的“梵我同一”。在这种观念下,时间与空间都不具备特殊的意义,它们只是构成绝对实在的条件——自我也就是整个世界。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是存在于关系中的不断变换的存在。《易》与“阴阳鱼”图形是这种观念最为代表的巅峰之作。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存在着不同情境中的真实的社会自我,也存在着超然而富有灵性的超道德自我,这两个自我从来不发生冲突。人在经历现实当下种种时候所展现出来的变通,也同时在享受着自我遨游在超然的境界中的绝对。我将这种自我的观念称之为“关系的自我”。
不过,无论是“关系的自我”、“直尺的自我”还是“混沌的自我”,虽然不同文化心理与思辩传统不同,但如果我们查阅东西方古圣先贤的遗留,我们会发现,“自我”最终的目的都是去靠近那个永恒的真、善与美。而“自我”的唯一价值,就是实现生命最大的幸福。古代印度人将这种幸福定义为解脱,古代希腊人将这种幸福定义为真理,古代中国人将这种幸福定义为“内圣外王,天人合一”。
因此,无论从哪种文化角度来看,自我的发现都是人类向往幸福的终极追求。
目前,第三代积极心理学工作者们将目光从积极天性、真实的幸福开始向生命领域延伸。他们的工作是帮助人们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运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在不同的生命领域中创建真实的幸福与成功,并在不同的生命领域中找到平衡。
1、积极的心态使人生得以树立一个明确而正向的精神追求,它决定一个人如何思考、感受和行为,以使他们获得内在的满足。积极的心态是基于自我发展的原则,专注于为自我创造美好的生活。如果一个人行为不符合他们的精神追求时,就会导致这个生命领域的不平衡。
2、家庭是每一个人至关重要的生命领域。家庭不一定完全依赖血缘关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与你有意义,有亲密关系的人有关的共同体,是责任自我展现最集中的场所。现代人要更加重视家庭生活与家庭经营,这是积极而幸福的自我的根本需求。
3、在所有的社会,工作在大多数成年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作是生计的必要,具有经济满足和工具满足两种作用。工作也是人们进行学习、发展和实现目标最好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并且工作还具备社会心理方面的促进作用。它赋予个人生活意义并满足他们成为社会一部分的内在需要。重要的是,人们通过工作能够享受到家庭之外的尊重与成就,还有更多的社会关系。善待工作是现代人相当重要的一份责任与选择。
4、健康涉及我们的身体、情感、身心健康与幸福。健康状况不佳会影响生活品质、工作质量以及家庭成员关系和社区互动的能力。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促进健康生活至关重要。了解如何锻炼、健康饮食、放松和建立精神联系有助于促进社会整体变得更加健康与富有活力。
5、社区是家庭与工作以外的关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包括我们与朋友、与邻里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也包括我们为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所结成的团体。社会让人们珍惜团结,在社会中构建家庭一样温暖的氛围。最关键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特别是当个人在社区中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
这样的生活是充实而富足的,这样的生命是幸福与丰盛的。
认识自我,投入生活,是真正幸福的开始。
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播下幸福的种子!
心理咨询室 | 穿过暗巷的职场新人:孤身对峙绝望2024-02-26
江苏12355:通过心理咨询,建立青少年和家长的情绪加油站2024-02-23
心理图书 | 彭凯平:了解自我才是真正的播下幸福的种子2024-02-23
心理研究 | 孩子的独立成长被剥夺,心理健康风险悄然上升2024-02-23
专家:家校医社多方协同 科学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2024-02-23
姚宏文:探索建立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