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原创

不恰当的安慰,伤害加倍 如何进行“有效安慰”?

发布时间:2024-08-30 10:47:10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胡慧倩

情绪与压力管理——

最近,朋友M问我,他是不是特别不会安慰人,并给我看了自己和B的聊天记录。

B:“我最近压力好大啊,特别焦虑,感觉已经到了崩溃边缘了。工作一地鸡毛,生活乱七八糟,钱赚不到,对象也找不到,过年回家被爸妈好一顿数落,我是不是特别失败?这样浑浑噩噩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思呢……”

M:“?”

看完后,我就明白M为什么会问“我是不是不会安慰人”这个问题了——他看起来确实不会。

我问M,是不是不想安慰B,所以才这么敷衍。M说不是,其实自己很想安慰B,但苦于不知道如何安慰,又怕自己说错话,就只回复了一个问号,但自那以后,B就没再跟自己说过话了。

我又问M,如果自己是B,看到这个问号,会有什么想法?M想了想,说:“可能会气个半死吧。”

安慰的本质是传递关心,而不恰当的安慰方式,很可能造成好心办坏事的后果。有时,我们会被别人的安慰气个半死;有时,我们想安慰他人,却担心说错话,不知所措;有时,我们觉得自己很努力在安慰对方了,居然没起作用;有时,我们发现自己的安慰不仅没有起到正面效果,对方反而心情更差了……

我想,在安慰他人这件事上,我们都有必要学习一下。

不恰当的安慰方式,有哪些?

● 比谁更惨

我们总以为,当别人说自己很惨时,我们把自身遭遇说得更惨,就能安慰到别人,但却忘记了,这很容易变成一种比较和评判——你的烦恼没有我的大,你有什么好难过的?

尽管分享负面情绪的出发点,是为了与倾诉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与联结,希望带给对方慰藉,可这样一来别人的烦恼似乎就成了矫情。有的人还可能用一个更惨的故事反客为主,把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但倾诉者的心理需求是自己的痛苦能被看见、被关注、被重视,而不是通过比惨来转移焦点。

● 急于岔开话题

当别人诉说自己的痛苦时,我们常会岔开话题,一方面是想转移对方的注意力,避免其被情绪过度困扰;另一方面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对方,所以想尽快换一个话题。

但即便是你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也不建议你这么做,因为在倾诉时被打断,会让人感到自己不受重视,被敷衍对待。

而且,任何负面情绪都需要经历一个“消化”的过程,就像消化食物一样,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一味地加速或者打断进程,可能会让情绪变得更加极端。

● 不停讲道理

人在寻求安慰时,首先需要的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让负面情绪尽快得到纾解,此刻倾诉者并不希望听到冷冰冰的大道理。

“这个事情你应该怎么样就好了。”

“我要是你就如何如何。”讲道理式的安慰缺乏共情,令沟通过程充满了说教的味道,使人不仅感受不到理解和体谅,还会感觉自己被批评教育。急于提供分析和建议的背后其实是情感的脱节,是在忽略他人的情感需求,否认他人宣泄负面情绪的必要性。

● 否认情绪合理性

我们在安慰他人时,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都是些小事,你不用放在心上。”“有什么不开心的?玩会游戏就好了。”虽然我们没有恶意,但这样安慰人,暗含的意思是“你太敏感了”“你不对”,看似鼓励,实则是在否定对方的情绪和感受,忽视了对方受到的伤害。

并且,一旦被否认了负面情绪存在的合理性,对方会很容易对自我产生怀疑,甚至全盘否认自己的内心体验。

怎样有效地安慰别人?

放下“预设”

我们在安慰别人时,如果心中总是带着“预设”,觉得对方应该如何,就会不自觉地批判对方。并且,因为“预设”的存在,我们在倾听过程中会更加注重“求证”,对他人所说的、所需的就不太关注了。

想真正理解他人内心,就要放下自己的个人经验、思维惯性和价值判断,并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暗示,“不要代入自己”。比如,有意识地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并不知道对方经历了什么,我也不清楚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所以我很好奇。”

带着好奇去问:“你经历什么事了?”对方也会更愿意和你交流。

多进行感受层面的交流

心理学家冯·图恩提出了沟通的四个层次模型,分别是事实层面、关系层面、感受层面和诉求层面。事实层面沟通观点,关系层面判断权责,感受层面表达感受,诉求层面提出诉求。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只有深入到感受层面,才能真正了解他人寻求安慰时的心理诉求,这就需要引导对方多谈论自己的感受,比如,在对话时使用一些与情绪、想法有关的句式,“你有什么感受?”“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吗?”

对方回答后,我们可以说,“嗯,我听明白了。”“事情经过我已经了解了。”通过简短的回应,表达自己认真倾听的态度。同时进行共情反馈,“听你这么说,我也觉得很难过。”感受层面的交流,其实就是像这样,陪对方在情绪里待一会儿。

尊重边界

当别人向我们寻求安慰时,我们很难不去给对方提建议,或者对方通常也想听听我们的建议。那么我们要记得,提建议首先要有度,点到即止就行,不要长篇大论。

其次,我们提出的建议要从他人的需求出发,而不是强迫对方按照我们的想法做。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曾经历过与对方类似的事,本着让对方少走弯路的想法,把自己的经验提供出来,但对方要不要借鉴我们的经验,就是对方的事了,我们不能过度干涉,将自己的好意强加给对方。

再者,如果对方没有明确表示希望我们提供建议,我们就不要自作主张,仅提供支持和倾听即可。

不要过于心急,把安慰变成“鞭策”

当看到亲近的人痛苦时,我们难免会心急,想急于把对方从痛苦中拉出来。但太过于着急的心态,会使我们忽略对方的情绪,从而岔开话题、不停讲理、指责对方等。这无疑是把安慰变成了鞭策和苛责。

每个人的烦恼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在给别人提供安慰时,我们不必要求自己达到完美的“安慰效果”,放下“我一定要让对方好起来”的心态。有温度的陪伴,并不是“一定要为对方做什么”,而是“允许他有痛苦,并在自己的节奏里好起来”。(胡慧倩/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中国网心理中国特约《心理与健康》杂志供稿 网址:http://psy.china.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