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热点观察

心理中国论坛 | 聚焦青年“MBTI热”现象 警惕过度沉迷的危害

发布时间:2024-07-16 15:22:39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游志纯 赵玥颖

原标题:i人,e人?  青年“MBTI热”现象的分析与审思

摘 要

以心理学人格测试量表属性问世的MBTI,在当下主要以青年社交娱乐方式的属性走红网络。

青年的“MBTI热”现象反映了青年渴望认识自己、寻求归属和认同、释放情绪和压力等客观现实需求,青年借助MBTI,希望实现深度认识自己、找到社会认同、进行高效交往、衍生话题乐趣的功能。然而,在“万物皆可MBTI”的集体意识下,青年容易走向MBTI的过度沉迷,存在固化自我认知、形成刻板偏见、陷入资本裹挟的潜在危害。因此,须理性对待青年MBTI话题,破除青年群体的“MBTI迷信”,谨防MBTI的过度娱乐和滥用,引导青年以合理娱乐、理性参考的态度提升认识自我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不做“装在MBTI里的人”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社交;MBTI;网络流行语

一、引言:“i人e人”到底指代什么

“你是i人还是e人?”“我是e人,ENFP,你呢?”近年来,这类夹杂着些许英文字母、奇怪神秘的对话,流行于广大青年群体的社交生活之中[1]。2023年12月公布的2023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榜单中,“i人e人”列居首位,成为“最流行的社交标签”[2]。那么,网络爆火的“i人e人”等相关话语到底指代什么?其实,“i人e人”出自MBTI人格类型测试。MBTI的全称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简称MBTI),该指标基于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将人格分为四个维度,并且每个维度呈现两种方向。分别为外向的(e)和内向的(i)、实感的(s)和直觉的(n)、理性的(t)和感性的(f)、判断的(j)和理解的(p),由此组合衍生出16种不同倾向的人格模式。人们可以通过MBTI测试,获得自己的人格类型指标。网络流行的“i人”对应解释为性格内向的人,“e人”则对应性格外向的人,组合起来的比如“ENFP”就代表着外向、直觉、感性、理解型人格。

不管是像“i人e人”的独立型表述,还是像“ENFP”的组合型表述,寻根溯源,这些流行语衍生的共同基础就在于MBTI。通过对当下青年群体经常使用的互联网平台的调查发现,MBTI的相关话题是一个兼具极高热度和持续热度的话题。在抖音,“#MBTI”话题浏览量超40亿次;在小红书,MBTI的相关笔记超过50万篇;在豆瓣,以“MBTI”名字命名的豆瓣小组多达46个,其中仅“MBTI中心站”一个小组就汇聚了2万多个成员;在新浪微博,“每天一个i梗、e梗”经常登上热搜榜;在2023年末,QQ音乐也将用户的年度音乐报告与MBTI相结合,基于用户的音乐喜好提炼用户的年度音乐人格。2023年12月26日,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联合夸克APP发布的《2023年轻人搜索关键词报告》显示,“MBTI测试”登榜年度关键词[3]。可以说,当前青年群体中流行MBTI的“社交狂欢”,或者称之为青年的“MBTI热”现象。那么,MBTI在当代青年群体中流行的原因是什么?青年“MBTI热”会给青年成长带来哪些帮助?过度沉迷MBTI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怎样的危害?青年应该如何正确合理地看待MBTI,又如何引导?以上便是本文重点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1.文献回顾

(1)MBTI的属性延伸:从作为心理学量表的MBTI到作为青年社交娱乐现象的MBTI

MBTI是一种基于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的人格测评工具。它最早诞生于1942年,由美国学者布里格斯和迈尔斯合作研制出首款MBTI量表。此后,迈尔斯在初代版本的基础上陆续改进出了MBTI-B、MBTI-C、MBTI-D和MBTI-E版本。1975年,MBTI由美国咨询心理学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标志着MBTI正式进入市场应用阶段。中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翻译引进MBTI量表,并开启了MBTI的本土化应用研究。在关于MBTI研究的大量文献中,大部分是聚焦于MBTI的心理学量表属性展开研究,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分析MBTI量表的信效度,并对MBTI量表进行优化和版本更新[4]。

除了对MBTI本身的理论研究,一些学者还逐步展开了对MBTI的应用实践研究,主要体现在与管理学的结合应用上。一是调查研究组织中MBTI人格类型的分布情况,如杨慧芳等人运用MBTI量表对200多位企业管理者进行人格测试,发现企业管理者的人格类型多为ESTJ和ISTJ[5];敖小兰运用MBTI量表对中国700多位行政干部进行人格测试,发现行政干部的人格类型以ESTJ和ESFJ居多[6]。二是研究探讨MBTI对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影响作用,如研究MBTI对组织管理策略和效率的影响、MBTI对组织成员相互沟通的影响等[7]。三是研究探讨MBTI在职业指导中的作用,如分析MBTI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作用及路径[8]。

然而,在当下网络走红的MBTI,既不是因其心理学量表的属性而流行,也不是因其在组织管理、职业指导上的应用而火爆,而是以青年社交娱乐方式的属性走红。这体现了MBTI自身属性的拓展和延伸。也就是说,当下青年口中的MBTI,不再局限于心理学量表的属性和管理学上的应用,而是被当代青年赋予了社交属性、娱乐属性等新功能。这一新变化需要我们研究分析诞生于20世纪的MBTI在当下青年群体中走红的原因。

(2)青年社交问候语的变迁:从“你的生辰八字、星座是什么”到“你的MBTI是什么”

在赛博时代的今天,青年热衷于MBTI也不是一时兴起和无缘无故的。MBTI的测试功能满足了青年认识自己和他人、与他人进行交往的发展需求。回顾过去,MBTI的这一功能在之前是由生辰八字、星座等来实现的。王学臣在1996年对当时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看相、算命之风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算命的内心诉求在于认识自我和寻求精神寄托[9]。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的星座文化也传入中国。西方的星座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辰八字类型相似,根据出生日期指出各个星座的人在性格上的特点,并推演各个星座的人在婚恋、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发展走势。内容神秘新奇的星座知识,以及由其衍生的丰富时尚的星座文化产品,吸引青年人了解和参与星座讨论。万美容等人研究发现,星座文化流行的心理动因在于青年认识自我和社会交往的需要[10]。

不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辰八字,还是西方的十二星座,都是“俗信”的表现[11],是青年通过“算命”“占星”的方式来认识自我和建立社交联系。不过,近年来随着科学主义的兴起和青年群体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基于迷信或神话的“算命”“占星”在“Z世代”青年群体中的热度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则是拥有现代心理学理论支撑的MBTI测试。《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对2023年新入学的大学生的调查采访中发现,“你叫什么名字”“你吃过了吗”“你的MBTI是什么”成为大学新生校园见面必问的寒暄话语[12]。MBTI成为“Z世代”青年或“00后”青年的社交破冰神器,大家通过MBTI来相互认识,建立联系。

青年群体的社交环境、社交载体、社交关系、社交形式随时代而发展,且发生着一定程度的变化[13],青年的社交问候语也不例外。从“你的生辰八字是什么”“你的星座是什么”到“你的MBTI是什么”,MBTI已成为青年新一代的个人展示名片,是当代青年社交的一个新风向标。

2.研究方法

一是网络观察法。选择微博、微信、抖音、知乎、豆瓣、小红书等青年常用的社交网络平台作为网络民族志的田野观察点,观察并记录不同平台青年用户的MBTI相关话语表达及其感受。其中,在微博追踪“#mbti#”(40.9亿阅读)、“#mbtimeme#”(40.5亿阅读)、“#mbti测试链接#”(2.1亿阅读)、“@MBTImemes”(43.4万粉丝)等讨论较多的话题与博主;在抖音关注“#mbti”(47.4亿次播放)、“#mbti人类图鉴”(18.5亿次播放)、“#mbti人格测试”(6.2亿次播放)、“MBTI下午茶”(23.9万粉丝)等讨论较多的话题与账号;在豆瓣关注“MBTI中心站”(21256个小组成员)、“个体成长心理MBTI”(50660个小组成员)、“INFP的淡色彼岸”(113793个小组成员)等与MBTI相关的热门小组。同时在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知乎等其他网络社交平台进行“MBTI”的相关检索,开展深度的网络田野观察与分析。

二是半结构式访谈法。选取12位了解和使用MBTI的青年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深度了解MBTI对青年带来的帮助、价值或意义,以及造成的影响、困惑和可能的危害,并询问他们对当下青年“MBTI热”现象的看法。

三、青年“MBTI热”的内在逻辑

1.身份困惑的释疑:借助MBTI深度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人类千百年来永恒思考的经典话题。不管是西方德尔菲神庙上篆刻的“认识你自己”的著名碑文,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千古名句,都充分说明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诚然,一个人只有充分地了解自我、全面地认识自我,才能知晓如何去发展自己,才能知晓自己又如何融入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不仅如此,金国华在《青年学》中指出,对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年而言,正确认识自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14]。

成长阶段的青年,既有身体上的成长,也有自我意识的成长。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人格确立划分为渐进发展的8个阶段,其中第5个阶段即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阶段,对应着人的青年时期。青年在这一时期完成自我意识的确立,选择并确立自己认同和接纳的身份角色[15]。由此可见,青年认识自我的过程,也是身份认同的过程。在研究中,身份认同经常被应用于解释各种群体标签产生的原因,即各种群体标签的出现是源于青年自我认知的需要[16]。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群体标签都能满足青年认识自我的需要,它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在于能够获得青年的主动认同与接纳。近年来,大量的网络媒体与青年研究给一些青年群体赋予了各式各样的“标签”,诸如“三和青年”“斜杠青年”“内卷青年”“45°青年”“小镇做题家”等等。虽然这些标签确实反映了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一些现象,但这些标签或是源于外界的定义,或是源于青年的自嘲,且多数带有负面的色彩,并不是青年真正发自内心、主动愿意接受和认同的标签。正如贺军科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的新闻发布会上所介绍的,团中央经过大量调研发现,青年“真正‘躺平’的是极少数,不懈奋斗的仍是大多数”[17]。

有学者指出,青年身份认同的本质在于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18]。“内卷青年”“躺平青年”等标签,本身带有一定的污名化意味,青年自然不会乐意接受将带有污名化意味的标签作为认识自己的路径。而由MBTI测试产生的如“i人e人”“ENFP”“ISTJ”等标签则是中性的,并且与MBTI测试相配套的测试结果解读不仅十分详细,有一定科学理论支撑,而且在结论导向上往往是积极的。因此,MBTI既满足了青年认识自我的强烈需求,又容易在情感上获得青年的接受和认同。“在我们生活中,极少有人会在社交媒体平台的自我简介里标注自己是‘佛系青年’‘躺平青年’,也极少有人会将‘我是小镇做题家,你也是吗’作为社交问候语。我们更愿意接受MBTI的符文标签,因为不管测试者属于哪种人格,解释整体都是偏向积极的,这是我们年轻人乐意接受的认识自己、介绍自己的专属方式”(受访者1,在校大学生)。由此可见,青年并不是反对标签,而是没有在类似“内卷”“躺平”等解释标签下找到真正的自我。MBTI则适时填补了青年的这一需要空白。

2.群体归属的追寻:借助MBTI找到社会认同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正如马克思曾提出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个体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19]。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解释了在社会群体中生存生活的个人,在满足了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等初级需求的基础上,还有更高级的在社会交往中找到归属的需求、获得认同的需求等[20]。

群体的归属与认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联系而产生的。在过往“乡土中国”时代的传统社会,人们往往是基于地缘和血缘的关系,找到群体归属和形成情感纽带。但在“数字中国”时代的今天,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用户终端的普及,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交往的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此影响,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找寻归属、认同的方式较之以往发生了显著变化,比如当下青年群体流行的进各种“圈子”、找各种“搭子”的社交现象。“圈子”“搭子”的形成不再是以传统的地缘或血缘为联系基础,而是以“趣缘”或“信缘”为交往纽带[21][22]。青年人基于共同的爱好、乐趣或基于共同的信息交流集散地、信息交流方式来建立密切联系,在共同话题、共同场域、共同信息交流方式的交往中生成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MBTI正是一种集“趣缘”和“信缘”为一体的交往纽带,是青年获得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新载体。从“趣缘”看,MBTI满足了青年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兴趣,基于MBTI衍生的话题和二次创作则提供了青年社交的乐趣。从“信缘”看,各大互联网社交平台不仅有MBTI的总话题、总讨论群(组),还有对应MBTI各个测试结果的分话题、分讨论群(组),这提供了信缘群体形成的信息互联场所。比如,豆瓣“INFP的淡色彼岸”小组的简介里专门写道“我们走了这么久,找到自己的家了吗?豆瓣上似乎还没有专属INFP的家,所以特别建立这个小组和所有的INFP以及对INFP感兴趣的人一起分享”。青年人在共同的信息互联场所中长期交往,逐渐建立归属感和认同感。

MBTI不仅提供了青年寻求身份层面上归属和认同的需要,还提供了青年渴望获得心理情感层面上归属和认同的需要。费斯克曾站在受众的角度观察文化传播现象,提出“受众是意义产生者”的观点[23],即某对象事物的意义之所以能够产生,是因为受众在同该事物的接触中能够产生积极的情绪。MBTI作为一种辅助工具,给予了受众合理解释自己行为的路径,使受众营造起自己的“情感茧房”,免受外界客观结果带来的影响,实现心理上的自我宽慰。“现在青年的自尊心都很强,在进行各式各样的人际交往时,我们既可以用MBTI的四个字母介绍自己,也可以通过MBTI的四个字母为自己的行为自圆其说或找台阶下。比如,如果别人觉得我是一个冷漠、不合群的人,我就会说这不能怪我,因为我是INTJ,INTJ的人都是这样”(受访者3,在校大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看,MBTI便不再只是一个冰冷量表的无机体,而是成为可以产生“归属感”“安全感”价值的有机体。它在青年群体于不同场合的社交实践应用中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和作用,帮助青年既找到了身份的归属,又找到了情感的归属。

不论是在网络田野观察还是在实际访谈中,“心理安慰”或“心理宽慰”都是高频出现的字眼。青年人热衷于MBTI,并非指望MBTI能在改变现状、解决问题上发挥切实作用,更多的是使自己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负面情绪以MBTI的名义和方式得到疏解,在MBTI的相关理论阐述中找到积极的心理暗示,获得自我精神上的抚慰。

3.社交效率的优化:借助MBTI进行高效交往

哈特穆特·罗萨认为,在现代科技引擎的推动下,特别是受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与普及的影响,我们当前进入了一个“加速社会”的时代[24]。整个社会的节奏加速,驱动着每个社会成员工作、生活步调的加速。每个个体特别是青年需要不断追赶和适应科技与社会快速发展的变化节奏,从而保持个体的社会适应力和社会竞争力,以免错过任何关联自己成长与利益的潜在社会发展机遇。在这样的加速社会下,青年人往往处在一种“节奏快”“并行多”“协同杂”的生活状态[25],经常产生“时间都去哪了”的共鸣。“加速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态,自然也影响着青年的社交行为。MBTI之所以能够在青年群体中流行,是因为MBTI具有帮助青年进行高效社会交往的功能。一方面,MBTI可以方便青年快速认识他人。相较于通过长时间的相处了解和认识他人,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对方做一场MBTI的测试明显更有效率。有时甚至不用当场测试,因为很多青年在之前都已经测试过了,知道了自己的MBTI结果。大家见面时只需要相互说出测试结果的四个字母,便能实现互相之间的快速识别和了解。“MBTI是我们现在大学生的‘破冰神器’,能帮助我们在互相不熟的情况下,快速完成对一个人的初步判断,降低时间成本,使相互之间在短时间内能够有话可说、有题可聊”(受访者4,在校大学生)。

另一方面,MBTI还可以帮助青年处理好人际关系,提升工作效率。“MBTI是个让我理解他人的好办法,通过MBTI我发现之前同事做的那些让我想不通的事,现在都能想通了。比如不要指望‘内耗达人’ISFP拥有高昂的工作热情,他们只会给你回复‘好累’‘好饿’‘好困’的消息;不要指望‘摆烂大户’INFP提前完成工作,他们能在deadline前提交就很好了;不要指望‘敏感老头’INFJ在讨论会上积极发言,对于他们来说‘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不要在工作时间主动攀谈‘快乐小狗’ENFP,这会导致工作做不完;不要在‘内卷之王’INTJ的耳边说无关紧要的话,他们表面‘嗯嗯’在听,实际上不是在想怎么堵上你的嘴,就是在想怎么堵上自己的耳朵;不要指望拥有‘马冬梅式’记忆的ESFP提醒你开会,他们真的很健忘。总之,熟练掌握MBTI,你和同事的矛盾不见了,和领导的摩擦减少了,简直是人手必备的‘打工神器’”(知乎答主:新世相)。

“破冰神器”“打工神器”“职场神器”“相亲神器”......通过网络田野观察和访谈发现,“神器”是青年对MBTI的一个高频评价词。青年之所以愿意称其为“神器”,是因为MBTI具备降低青年社交时间成本的功能,为青年提供了在快节奏的“加速社会”中进行优质、高效社交的工具和方法。

4.社交货币的塑造:借助MBTI衍生话题乐趣

鲍德里亚指出,在现代社会,人们在消费商品时不再只追求商品带来的使用价值,而是对商品的符号价值愈加看重[26]。人们通过商品体现的身份地位、品位格调等符号价值来展示自我。不只是商品,营销学专家乔纳·伯杰指出,当某事物成为一种谈资,可供人们谈论和娱乐,并且参与其中可以使参与者获得更加时尚、更有品位等积极心理感觉时,这种事物便可称为“社交货币”[27]。“社交货币”并不是用来购买现实的商品,而是用来获得他人与群体对货币使用者的正向认可和积极评价。

从“社交货币”的理论角度审视,MBTI测试便是一种新型的社交货币。“我一开始其实对MBTI不感冒,但是,人其实都有从众的心理,看到同学们都在高谈阔论MBTI,网上的一些热搜榜经常也跟MBTI相关,自己也就跟风加入其中了,因为如果不知道、不了解MBTI,好像自己就与这个世界脱节了”(受访者5,在校大学生)。由此可见,MBTI在这种情况下,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心理学的人格测试工具,而是一种助力青年融入潮流、找到归属、开启话题的“社交货币”。

不仅MBTI本身是“社交货币”,基于MBTI衍生的二次创作、网络热梗等也是一种“社交货币”。MBTI涉及青年较为关注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情感的层面,于是青年人将INTJ、ISFP、INFP、ENFP等MBTI测试结果的标签,与“内卷之王”“内耗达人”“摆烂大户”“快乐小狗”等青年社交中的常见人设进行对应,并对青年群体中热议的话题进行MBTI的二次解码和编码,将MBTI与青年热议的话题进行深度绑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这场“玩梗盛宴”。既有基于MBTI产生的新话语,如“为i做e”(在场面需要的情况下,一群i人里有人挺身而出做e人,努力交流打开局面)、“e言不发”(e人一旦变得沉默不语,一定是出问题了)等一大批网络热词的出现,还有基于MBTI产生的新话题,如“《甄嬛传》剧中角色MBTI分析”“《亮剑》剧中的各角色分属什么人格”等话题,为众多青年影视迷们开辟了新的话题讨论阵地;如“e人穿搭指南”“适合i人的妆容”等话题,则给爱好美妆、时尚的青年人群提供了新的创意兴趣点;而诸如“e人的音乐歌单”“j人是怎么做旅游攻略”等话题,则是通过细化场景的方式,吸引青年展开话题讨论。MBTI为青年群体的情绪表达提供了渠道,青年人在MBTI的二次创作与讨论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收获友谊和乐趣,释放情绪和压力。

四、青年“MBTI热”的危机检视

1.固化自我认知:MBTI的标签禁锢青年调整改变的主体性意识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区别于物的质的规定性,是人生成自觉、能动、创造等主体意识的基础,是迈向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置性条件[28]。然而,在当下青年的“MBTI热”现象中,存在着青年主动性与主体性的悖论。从青年的主观感受看,青年参与和进行MBTI测试是一种认识自我、找寻自己主体性存在的积极主动的行为。但是,从实际角度看,专业的心理学人士早已指出MBTI并不是万能的,而且测试结果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并不适合人们将MBTI作为认识自我的主要途径。这就导致了青年实际上是将自己的主体性让渡给了MBTI这一“赛博神祇”。青年越是主动地通过MBTI解释和认识自我,希望通过MBTI找到自己的主体性存在,青年自身的主体性反而愈加丧失。青年一旦过度沉迷于MBTI中,将MBTI测试奉为金科玉律,看似强化了自身的主体性,其实只是强化了披着MBTI外衣的“虚拟主体祇”,自身“真正的主体性”反而被忽视和淹没,导致青年最终走向一种自我主体性异化的境地。

不仅如此,MBTI还具有让青年主动交出自身主体性的“魅惑力”。心理学上有一种“巴纳姆效应”,即人们往往会对笼统的、广适性的人格特征描述给予高度认可和积极评价,认为其准确解释了自己[29]。MBTI的测试结果大体上符合了这一特征,比如“i人”是内向的人,“e人”是外向的人。这种笼统的、广适性的人格描述,自然符合绝大多数人平常感知的性格特点,让测试青年得到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对MBTI测试的信任度大幅提升。在对MBTI拥有较强信任度的情况下,MBTI的人格测试结果又会给青年带来强烈的心理暗示。“有了MBTI的标签后,你就会往这个标签上靠拢,而且后续你想撕也撕不掉,最常见的就是‘社恐i人’。其实每个人在陌生的人、事、物面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但是一旦你给自己或者别人给你贴了‘i人’的标签之后,你就会主动往这个人设上靠拢、不愿改变,认为‘i人’就应该这样”(微信网友:nicho)。

传播学专家赫佐格指出,观众通过观看肥皂剧产生的乐趣是短暂的,只能在短时间内抵消负面情绪,然而这种方式最终会削弱观众面对和应对现实的能力[30]。MBTI亦是如此。青年虽然在生成认同感和归属感的MBTI“情感茧房”中收获了快乐、舒适的心理感受,却往往也禁锢了自身调整改变的主体性意识,并且降低了青年自我调整改变的能力。比如得出测试结果为ENFP人格的青年,会认为“不专注、易分心”的性格是ENFP群体所固有的,是上天决定了的。在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下,青年不仅容易忽视对这种情况的调整改变,将缺点视为一种理所当然,更有甚者还进行“角色代入”,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凸显这一性格特点。MBTI从认识自己的“工具”,变成了禁锢自己的“枷锁”,堵塞了青年成长提升的主体意识与行动脚步

2.形成刻板偏见:由MBTI标签形成对他人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人们基于自身的知识、观念和期望,对他者或他物产生的一种先入为主的、较为固定的社会认知图式[31]。刻板印象是人们在进行社会认知时倾向采用的一种“心理捷径”[32],以这种方式快速形成对他人或他物的认知。偏见和歧视作为人们具有倾向性的态度和行为,其生成与刻板印象密切相关。戴维·迈尔斯指出,由错误的、顽固的刻板印象带来的“厌恶感”,产生了对他人的“具有负面色彩的预先判断”[33],继而出现带有偏见和歧视的态度与相应行为。刻板印象与实际状况之间会产生认知偏差,偏见与歧视正是在这种认知偏差的基础上生成的负面情感偏向与行为偏向。偏见与歧视是人类常见的心理情感,并且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比如种族偏见与歧视的心理及行为一直是西方社会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也相应步入网络,MBTI也不例外。当青年人用MBTI的测试结果标签自己的同时,也在标签着他人,将对他人的认知以MBTI的方式固定化、刻板化,将MBTI与对方的性格简单、粗暴、强制地画上等号。比如,对MBTI狂热的青年初次见面遇到测试结果为ISFP的人,就可能会在刻板印象的作用下默认对方是网络上讲的“内耗达人”,认为对方具有“内心戏一大堆,爱钻牛角尖”等性格特点,从而导致在并没有深入接触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先入为主地形成对对方的偏见和歧视。“我可真是难了,星座火的时候,你们说处女座‘狗都不谈’(夸张表示没人愿意与其谈恋爱);现在MBTI火了,你们又说INFP‘狗都不谈’,不管怎么我就是‘狗都不谈’呗”(微博网友:草莓兔314)。

不仅如此,部分MBTI狂热者还天马行空地构建了一套MBTI的“鄙视链”,将人的性格划分成三六九等,对某些所谓的名人性格、优势性格、稀有性格进行推崇。“MBTI的人格类型也是有鄙视链的,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智商鄙视链,另一种是世俗地位成就的鄙视链”(知乎网友:风月有边)。这种现象会误导青年的价值观,进一步加剧青年群体之间的偏见与歧视,为别有用心的人提供制造矛盾冲突话题的机会,情况严重时则会造成群体性冲突和危机。“为什么要有MBTI‘鄙视链’,每个人都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想法”(抖音网友:Muxq)。因此,绝不能让MBTI的“鄙视链”放任自流,将MBTI异化为一场“零和游戏”,让各种性格的人群彼此之间在这场性格游戏中分出胜负,而是引导广大青年正确认识人格特征的差异,保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平和心态。

3.陷入资本裹挟:落入MBTI的消费主义陷阱

消费主义,概言之,是指人们脱离现实生活的合理需要,把消费作为人生最高的价值观,不思考、无节制地进行消费行为,如将消费某种商品作为世俗成功的标志,并以此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34]。消费本身没有错,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但是,对于个体,特别是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而言,正常的“消费行为”一旦异化为思想价值上的“消费主义”,消费就不再是个体能动地满足需要、实现发展的途径,而是成为资本统摄个体的手段。消费主义一旦占据青年价值观的核心领地,青年就会在一次次的消费行为中被反噬,成为人性欲望的“傀儡”和资本的“奴隶”。社会学者萨拉·桑顿基于布尔迪厄著名的文化资本理论框架,面向青年这一特定群体,提出了“亚文化资本”的概念,用以研究英国青年的“俱乐部热”现象[35]。桑顿分析认为,青年以俱乐部的门槛筑起青年群体之间的身份区隔,俱乐部圈内的青年通过这种区隔生成身份地位、心理情感上的优越感,而且这种优越感会蔓延至俱乐部以外的日常生活场合。这就会吸引众多青年心甘情愿地为进入俱乐部而做出各种消费买单的行为。

当前,以青年社交娱乐方式为核心属性走红网络的MBTI,随着相关讨论话题在各类网络社交平台的建立与兴起,覆盖的人群愈加广泛,加之一些媒体宣传的推波助澜,无形中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亚文化市场。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网红”“大V”借助MBTI的热度,或是发布文章、视频赚取流量,或是推销相关商业广告,在青年的MBTI热潮中获利丰厚。比如微信公众号“日活十个亿”在2023年12月发布了一篇名为“MBTI礼物学”的文章,描绘了MBTI各类人格的“年底送礼图鉴”,并在文末插入了相关购物广告以获取商业利益;拥有23.8万粉丝的“MBTI下午茶”的抖音号主,在其主页的商品橱窗栏上架了一系列与MBTI相关的营销书籍,吸引粉丝购买。各类商家也试图掌握MBTI的流量密码,建立靠MBTI获取经济利益的相关产业链。比如餐饮行业“海底捞”设置“i人/e人分区”的就餐环境来吸引顾客,“沪上阿姨”将MBTI元素及热梗融入奶茶销售的宣传与外包装;再比如家居行业“淘宝极有家”发布“16人格家居图鉴”来吸引顾客,还有日化行业“曼秀雷敦”推出“MBTI‘痘’格”测试,并顺势销售相应的美妆护肤产品。

在各类商家、网红极具吸引力和诱惑性的推销方式下,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年很难在这样的“推销攻势”下保持理性的消费心态,而且在青少年群体常见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的催化下,极易产生从众消费、攀比消费的现象,落入MBTI的消费主义陷阱。青年一旦落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就会出现“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等价值观扭曲的现象,甚至会坠入不法分子网贷的彀中。

五、青年“MBTI热”的理性审思

1.破除“MBTI迷信”:清醒认识MBTI的局限性

在当下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输出路径不断丰富,各种边界、壁垒被逐渐打破,人们身处信息爆炸的洪流之中。阿诺德·盖伦认为,在这种信息爆炸的情况下,互联网群体无所适从,于是更偏好通过非理性参考系提供的“共鸣”达成心理上的“自我界定”[36]。然而,科学理性判断的退场与感性知觉的主导,使得这种“自我界定”往往成为一种“迷信”[37]。“迷信”,是一种脱离理性判断和科学知识的信仰,认为任何事物都会受某种神秘力量的影响,任何原因都可以由其来解释。比如“锦鲤”“欧气”“水逆”“信春哥”等近年来在青年群体中泛起的话语,都是“迷信”的话语体现。

MBTI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可以溯源,还有一套看上去较为规范正式的测试题目与评价方法,但并不能改变当下部分青年在“MBTI狂欢”中将其作为“迷信”的本质。因为,在当前心理学界的专业人士看来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MBTI测试量表,相较于现在经过严格心理测量学检验建立的量表,是缺乏科学严谨验证的,其测试的可靠性与可信度不高[38]。不仅如此,当前在网络上泛滥的各种MBTI测试题目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使得测试的可靠性与可信度又大打折扣。此外,MBTI测试本身即存在局限性,它将人的性格划分为四组两两对立的维度,比如要么是内向型,要么是外向型,这与人类性格多样性、复杂性的客观现实情况是矛盾的。正如罗翔教授所说,“标签是比较浅薄的,但人是复杂的”[39]。所以从本质上看,MBTI虽然拥有科学的外衣,但其测试结果并不是完全科学的。

引导MBTI的青年受众认识到MBTI测试的局限性,是破除青年“MBTI迷信”的先决条件和关键所在。应当引导青年全面客观地认识MBTI测试,让青年了解并意识到MBTI测试的理论局限性与应用局限性,着力破除青年对MBTI的“日常迷信”,进而从根源上消解由“MBTI迷信”带来的主体性丧失、刻板偏见、消费陷阱等危机。

2.谨防MBTI的过度娱乐:合理娱乐但不过度延展

美国学者波兹曼指出,在当时电视媒介取代传统印刷媒介的情况下,媒介技术革新带来的传播便利,使得娱乐能够传播蔓延于政治、经济、宗教、法律等各领域,最终会使人类走向“娱乐至死”的境地[40]。MBTI最初是作为一种心理学的人格测量工具而出现的,在组织管理和职业指导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然而,通过对当前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观察发现,大量的MBTI相关的发帖、短视频、讨论等,其实已经偏离了MBTI的最初属性与传统应用渠道。MBTI在当前青年群体中掀起的热度,更多的是以其青年社交娱乐方式的属性而呈现的。

青年通过MBTI的相关娱乐话题进行社交活动本身并没有错,而且还具有释放情绪压力、收获友谊乐趣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如果青年的MBTI话题产生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将这种娱乐无视客观实际、随心所欲地安插进政治、经济、宗教、法律等其他领域,则会产生MBTI的过度娱乐化危机,诱使青年走向波兹曼所说的“娱乐至死”的境地。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的部分梗图,便存在过度娱乐化的倾向。比如有梗图上面的配文是“INFP今年的愿望就是变成辣妹和酒鬼这样子”,容易对青年的人生价值观造成错误导向;再比如有梗图上面的配文是“INTP:我就像是一部老旧手机的电池,即使前一天充了10个小时电,第二天依然只有59%的电量”,隐匿消解着青年积极奋斗的精神;还有极个别梗图包含人身攻击、暴力色情、戏谑历史与政治的元素,对青年的身心健康、思想价值观念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还有社交媒体平台兴起的“#万物皆可MBTI”(微博热榜话题)的论调,极易推动MBTI走向过度娱乐化甚至是“娱乐至死”的境地。

3.谨防MBTI的过度应用:理性参考但不绝对定义

既要防止MBTI在网络世界的过度娱乐,也要防止MBTI在现实世界的过度应用。专业心理学从业者指出,MBTI缺乏严谨的心理学理论支撑和实证测试检验,其科学性不足;也有媒体认为,MBTI作为一种较为流行的心理学人格测试,不是简单的“生辰八字”“星座”的接替物,在求职招聘等方面仍具有一定价值。但不论怎样,大家对MBTI理性认识的共同点在于,MBTI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应是有限度的、有边界的。“MBTI的4个字母代表不了我,在不同的情境下,我可以随时切换状态”(受访者9,企业职员)。

“当下,MBTI测试作为青年社交话题的价值远远大于作为认知内心世界的价值,很多时候大家只是需要一个能够破冰的契机,但认真你就输了”(微博网友:喵里求斯Meow)。

我们可以借助MBTI进行一定的参考,但绝不能将MBTI视作一种决定性因素,用MBTI绝对定义自己和他人。“也不能老是看那个MBTI人格吧,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没有绝对的i人和e人,只是看在谁的面前而已”(微博网友:一只小羊)。个人或社会组织团体更不能以此侵害或剥夺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合法权利,比如凭空臆想出所谓“MBTI鄙视链”,对特定人格人群抱以偏见和歧视的态度。“我觉得MBTI最终应该是帮助我们了解自我和探索他人的,从而减少傲慢,建立尊重,而不是用来搞什么鄙视链,或给人贴标签的。这玩意儿说到底就是个工具,别迷信”(微博网友:soniasophy)。

目前,由于MBTI在青年群体中的高热度,叠加部分网络媒体的炒作,MBTI有被“神化”了的迹象。应密切关注青年群体中以及社会上出现的MBTI过度应用的现象,既要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和合理应用MBTI,不将其作为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唯一途径,也要推动整个社会合理应用MBTI。网络媒体与意见领袖应增强社会责任感,避免过度宣传MBTI的行为,各类招聘单位也应避免将MBTI作为招聘的决定性指标,使关于MBTI的社会应用保持在合理限度和合法区间。

六、结语:不做“装在MBTI里的人”

语言学家罗常培曾指出,语言与社会生活是密切相连的,社会生活的现象大都沉淀在语言的表现形态中[41]。新的网络流行语、年度热词热语是透视群体心理情感变化与行为动向的“晴雨表”[42],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观察和解读青年文化现象的重要窗口。随着语言与社会的深度融合,青年群体的网络流行语不仅是反映青年状态的一面镜子,还具有影响青年心理与行为的反作用。作为2023年度的网络热词,MBTI和以MBTI为基础衍生的相关网络流行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些话语既反映了青年渴望认识自己、寻求归属和认同、释放情绪和压力的客观现实需求,同时这些流行语引起的“万物皆可MBTI”等“玩梗盛宴”又对青年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带来新的影响,特别是在网络特定话题的诱导下,青年容易走向MBTI的过度沉迷,存在固化自我认知、形成刻板偏见、陷入资本裹挟的潜在危害。

“万物真的皆可MBTI吗?”“MBTI真的可以定义我们吗?”答案是否定的。人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是发展变化着的,将每一个人都束缚在MBTI的标签框架下,明显与人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导致本来是作为人类认识工具的MBTI,反倒异化为支配人类自己的隐形力量。诚然,MBTI测试有一定的合理之处,适当且有限度地应用无可厚非。但是认识自己的过程,绝非一场MBTI的“赛博算命”测试可以替代;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也绝非一场简单的四个字母的符号标签交换的过程。广大青年需要在现实的真实情景中不断认识自我和他人,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不做“装在MBTI里的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互联网法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AHJ0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青年研究》游志纯: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赵玥颖: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杨鑫宇.年轻人爱上MBTI:是心理学还是“新玄学”[N].中国青年报,2023-10-26(1).

[2]语言文字周报.腔调2023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正式发布[EB/OL].https://mp.weixin.qq.com/s/xsxpFWLEW221YIpGdyYY3g.2023-12-08.

[3]重磅: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联合夸克App发布《2023年度年轻人搜索关键词报告》[EB/OL].https://mp.weixin.qq.com/s/yARvS-FH5s1aMo8bmzn39A?poc_token=HKjEsGWjVARubdTwKrEklJYvwhqAwd-4rIaIKMid,2023-12-28.

[4]顾雪英,胡湜.MBTI人格类型量表:新近发展及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2(10):1700-1708.[5]杨慧芳,赵曙明.企业管理者人格类型研究[J].心理科学,2004(4):983-985.

[6]敖小兰.中国领导干部人格类型研究[J].心理科学,2004(3):731-734.

[7]曾维希,张进辅.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6(2):255-260.

[8]曹建斌.基于MBTI性格测评的大学生职业指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36-138.

[9]王学臣.大学生看相、算命观的调查研究[J].青年研究,1996(7):32-35.

[10]万美容,陈婷.透视星座文化流行背后的秘密[J].当代青年研究,2007(1):17-20.

[11]曾一果.网络社会的“新俗信”:后亚文化视角下的“星座控”[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0-28.

[12]“MBTI”成部分大学新生社交“破冰”神器[N].中国青年报,2023-09-18(5).

[13]李勃.当代青年网络社交流变特点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3(11):23-30.

[14]金国华.青年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36.

[15]王倩“.自我同一性”理论视阈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路径探究[J].江苏高教,2020(5):86-90.

[16]赵时雨,张广利“.矛盾式”网络群体标签:变局时代下青年群体的身份区隔与认同重组[J].青年探索,2023(5):75-88.

[17]《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N].中国青年报,2022-04-25(1).

[18]葛彬超,孟伏琴.青年身份认同的“微”建构[J].中国青年研究,2020(6):107-113.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20]胡万钟.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谈人的价值和自我价值[J].南京社会科学,2000(6):25-29.

[21]罗自文.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构成要素及其引导策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8):64-67.

[22]郭星华,朱涛.信缘:数字时代的新型社会关系[J].探索与争鸣,2022(6):30-39.

[23]宋丽丽.艺术终结之后:对微电影美学特征的再思考[J].新闻界,2013(4):59-64.

[24][德]哈特穆特·罗萨.新异化的诞生[M].郑作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13.

[25]廉思.时间的暴政—移动互联时代青年劳动审视[J].中国青年研究,2021(7):29-37.

[26]周素戎,朱虹.身份认同与青少年符号消费—以鞋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3(12):68-75.

[27]刘威,温暖.从“快乐水”到“社交货币”—Z世代新式茶饮消费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2(6):92-100.

[28]刘勇,董星辰“.价值青年”:对青年价值的哲学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20(3):32-38.

[29]王聪,顾芹,周言.消费者自我一致认知过程中的心理偏差—基于巴纳姆效应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4(1):58-62.

[30]滕乐,李叶.情感茧房与自我抵抗—一项基于青年女性星座爱好者媒介消费行为的质化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3(8):83-95.

[31]佐斌,张阳阳,赵菊,等.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理论假设及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138-145.

[32]赵德雷,王冰“.身高制度”与青年矮男的刻板印象威胁[J].中国青年研究,2018(7):33-39.

[33][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243.

[34]胡建,董娅.西方消费主义的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2-25.

[35]闫翠娟.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青年亚文化研究范式的嬗变与转换[J].云南社会科学,2019(4):178-184.

[36][德]阿诺德·盖伦.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M].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12.

[37]刘汉波.符号赋权、焦虑消费与文化塑造—作为青年亚文化的“日常迷信”[J].中国青年研究,2020(1):105-111.

[38]郭玉洁.四个字母之外[N].中国青年报,2023-11-15(5).

[39]中青在线.和标签sayno!你一定会成为你想成为的人![EB/OL].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3-07/14/content_KaQjyWcB7K.html,2023-07-14.

[40][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4.[4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94.

[42]刘凌.年度语言文字盘点—记录语言与时代的互动[N].光明日报,2023-1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