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如何帮孩子渡过寄宿带来的心理难关
发布时间:2024-09-06 13:45:37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戴纳 余冰玥
开学了,又一批学生离家开始集体生活,成为寄宿生。
在网络上,一些早已离开校园的网友诉说着寄宿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在现实中,寄宿的学生正在经历适应集体生活、培养自理能力、消解分离焦虑情绪的过程,隐秘的心事在夜里悄悄生长。
当孩子面临不得不寄宿的情况,家长和学校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更好地、健康地适应寄宿生活?
从小寄宿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
吴珍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索溪镇中心学校的数学教师兼心理辅导老师,她介绍,当地村小合并后,附近村庄的孩子到该校上学,学生每天赶公交、班车上下学,如果错过班车,打车价格很贵,步行回家则太远。吴珍觉得,这既浪费孩子的时间,路上也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她特别希望,能让路途遥远、家里缺人看护的学生在学校寄宿,通过学校和一些专业人士来引导孩子学习成长。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雷望红2017年起到江苏、浙江、湖北、甘肃和广西等地的县城进行田野调查,2023年,在雷望红参与合著的《县乡的孩子们》一书中提到,中西部地区的年轻父母对学校寄宿制表达出强烈的需求。
“一方面,忙于工作的父母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另一方面,青少年面临网络虚拟世界的巨大诱惑,稍有不慎便可能成为‘问题少年’,这对家庭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多重原因,雷望红及团队调研发现,县域城乡家庭的父母在寄宿制教育服务上需求空间较大。
28岁的丁玲家乡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她小时候,由于村里没有小学,孩子们都到镇上的希望小学上学,且大部分在学校寄宿。丁玲从一年级开始住校,“住的不是上下铺,是大通铺,所有人在一张通铺上睡觉”。丁玲记得,那时候太小,自理能力很差,不会梳头发、穿脱衣服速度慢,“有同学睡觉不脱衣服,方便第二天早上起床去上课”。她认为,这段经历让她形成了不喜欢麻烦别人的性格,十分独立自强,“也很逞强”。
那时,丁玲大概半个月回家1次,和父母沟通时间不多,长期下来,她感觉和父母的关系不像别人那样亲密,会有一种莫名的尴尬。她表示,长大后她也不喜欢与别人太亲密,更喜欢独来独往。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龙潭二中校长李鹏程介绍,该校2000多名学生里,有95%是寄宿生,学校建议家离学校两公里以上的学生选择寄宿。李鹏程说,每年初一新生入学时,都会哭成一片,个别学生由于不习惯寄宿生活闹着回家。“学生第一次离开家来到陌生的地方,食宿条件也没有家里好。我们帮助学生慢慢适应,一开始让家长先接送几天,让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开导。如果实在适应不了,就协助学生转学到离家更近或者有哥哥姐姐上学的学校。”
心理咨询师严艺家告诉记者,在她的心理咨询工作中,遇到过一些孩子寄宿后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急性焦虑发作、伤害自己,“这是由于一些孩子内在的人格还没有发展到足以适应寄宿环境,如果家长直接把他送去寄宿学校、撒手不管,产生的负面情绪对孩子而言非常难以‘消化’”。
严艺家表示,如果孩子去了不那么重视心理健康的学校,孩子还没学会如何接纳不同人的差异,只为在寄宿环境里“生存”,而慢慢形成“不能相信任何人”的逻辑,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复制这一生存模式,会导致面临人生重要事情时,很难向外部寻求帮助。这是一个比较长远的代价。
不过,严艺家发现,对有些孩子而言,寄宿反而有可能是他们人生发展阶段的一种资源,在集体活动中,这些孩子感受到和同龄人在一起的快乐,这是在家里体会不到的。
在调研中,雷望红及团队也发现,对一些家庭情况特殊的孩子,寄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屏蔽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比如父母离异后双方都不管孩子,或者父母双亡或一方死亡后缺乏得力的监护人,再或者家庭成员中有暴力或犯罪行为等,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寄宿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这些孩子营造一个相对温暖、安全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减少家庭给他们造成的伤害。”
2018年在湖北恩施一所小学调研时,雷望红询问得知,学生们几乎全是留守儿童,他们更愿意住校,“回到家中和爷爷奶奶没有话说,老人只能关心孩子有没有吃饱穿暖,并不了解孩子的其他需求。有一个小女孩说,在学校里面觉得很开心,因为可以跟同学比谁洗的鞋子更白、更干净。”雷望红说。
孩子寄宿,家长和学校如何给予支持
因为小时候的寄宿经历,丁玲建议,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孩子最好在高中阶段再去住校,这样最起码有了自理能力,心理也较成熟,不会太受外界和同学关系影响。
严艺家则表示,无法一刀切决定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寄宿,“一方面我支持10岁以下的低龄孩子不宜过早寄宿;另一方面,即使是青春期阶段的孩子,适应能力也因人而异,且和其家庭关系息息相关。”
严艺家认为,对于学校而言,如何让学生在集体环境里体验到人际关系支持的美好,是有挑战的。她建议,学校在关注学生成绩、学习时间等方面之外,可以多给学生提供发展兴趣爱好的活动机会。此外,学校不应该对家长作不切实际的保证,比如“把孩子放心交给我们,你们什么都不用管”,而是应该家校联动,比如告知家长和放假回家的孩子应该聊什么;孩子出现了情绪危机,怎么办才能帮助孩子过好寄宿这一关。
严艺家认为,家长要足够诚实,与孩子共同面对分离焦虑。她解释,诚实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不过度理想化地描述寄宿生活,二是不把学校和老师变成对立形象。“诚实地告诉孩子可能会发生什么,有哪些东西是值得期待的和观望的,遇到困难是可以一起去面对的。”
雷望红认为,寄宿学校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承担起一部分家庭无法承担的责任,比如生活老师可以引导和教会学生习得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提高日常生活的管理能力,包括洗衣叠被、卫生保持、时间管理和金钱使用等,并能够应对学生突发的常见疾病。
2021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要求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重点满足偏远地区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寄宿要求,根据需要建设心理咨询室、图书室等功能教室,打造乡村温馨校园。
李鹏程表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财政只能支持招聘专职任课老师,暂时没有余力招聘专职生活老师管理宿舍。目前,龙潭二中每栋宿舍配备一名生活老师,由教育局派驻,主要负责卫生和考勤管理,监测学生的冲突矛盾,必要时报告值夜老师和班主任进行调解。
自2017年起,李鹏程结合当地民情,设置了校级、年级和村级三级学生会,让学生形成“自治”氛围,由在学生里比较有影响力的同学及时发现同学间的矛盾,宿舍安排责任心较强的学生作为协管员,请他们向老师汇报一些同学的异常情况。学校的心理老师不定期摸查学生的心理状况。
“我们尝试形成‘家和文化’,让学生在学校有家的归属感。”李鹏程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丁玲为化名 中国青年报 见习记者戴纳 记者余冰玥)
“拒学门诊”里的孩子:长期被压抑的情绪被忽略2024-10-30
多名奥运冠军分享自己的心理挑战 运动员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2024-10-29
构建新时代“婚姻家庭心理健康环境”成为当前重要课题2024-10-29
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聚焦"问题教育" 学生面临心理、情感多重挑战2024-10-29
通过马匹为弱势群体提供心理治疗,照顾动物打开“尼特族”心扉2024-10-29
突破瓶颈 探寻行业发展之路! 第四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召开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