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表明,我国13-18岁青少年中,约有25%的人群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地域分布上,东部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指数总体优于西部地区;性别上,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男生更为突出。
本次调研共采集陕西有效样本140295份。其中男生占47.42%,女生占52.58%。另收集85起极端事件的个案资料。
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呈现出表现形式多样化、隐匿性强;影响因素多元化,防控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但专业工作机制仍不健全……
焦虑是年轻人最常见的心理问题,约2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历过严重的焦虑。从某种意义上说,焦虑症是这个时代的疾病。
2024年,情绪成为年轻人的消费需求,除了物质上的获得感,年轻人也希望获得心里上的满足。调查显示,近三成受访年轻人会因为情绪价值疗愈身心而进行消费。
《报告》显示,约70%的受访者曾因职场问题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工资没有涨幅、工作回报/成就感不如预期和晋升困难成为了引发“职场危机”的三大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当交友软件或婚恋网站上结识的异性找自己借钱或投资理财时,仅33.7%的受访单身青年会明确拒绝。67.0%的受访单身青年指出,抱有侥幸心理的人最容易掉入网络交友陷阱。
报告显示:调研中被诊断为情绪障碍的子样本,首次确诊的平均年龄为13.41岁,其中男孩占51.0%。他们中三成以上至少共病一种其他心理疾病,睡眠障碍、强迫症是最常见的共病。
这次调查的核心结果是,我国居民社会心理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广泛体验着大国崛起带来的心理红利。同时,在很多社会心理指标上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内差异和个体间差异。
大学生需要怎样的心理咨询室?他们是否了解本校的心理咨询室情况,有咨询需求时能否及时得到满足?咨询体验感如何?
调查显示,在年轻人的各类健康困扰中,记忆力下降(43.4%)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情绪差、不稳定(42.2%),免疫力下降(41.9%)排在第三位。
一项调查显示,66.2%的受访职场人士感觉工作上的倦怠感在向生活蔓延,52.6%的受访职场人士表示工作上的倦怠感会影响情绪稳定,容易焦虑内耗。
每天抱着手机的你,是否了解父母平时喜欢看什么?除了吃饱穿暖不生病,幸福的晚年生活还需要什么?年轻人都在追求的情绪价值,老年人又该怎样获得?
研究表明,那些经历过父母吼叫、殴打或羞辱的孩子和青少年,更有可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大喊、殴打和斥责他人。
如今,各类“露营+社交”活动正在兴起,一项调查显示,67.1%的受访青年会选择和家人一起露营,61.5%的受访青年期待通过露营增进与家人朋友的感情。
面对恋爱这件事,当下一些年轻人表现出随缘的态度,认为“该来的总会来”,平时不积极主动社交。有的年轻人虽然想脱单,但却因为没时间、社交圈窄等原因在原地打转,脱单无期。年轻人普遍面临哪些恋爱难题?
在以前,谈恋爱就像人生的一个必选项,到了年纪就得做。而如今,年轻人的恋爱观念发生改变,更重视自我感受,同时丰富多彩的生活也让他们改变现状的动力不足。
调查显示,听歌刷剧、运动健身、走向户外是受访者排解情绪的主要方法,76.3%的受访者期待为年轻人心理减负提供更多社会支持,58.6%的受访者期待分级分类搭建心理咨询平台,让服务更可及。
通过课程干预后,学生心理韧性获得了显著提升;且完整上课的学生在韧性总分和分维度上的改善幅度均优于没完整上课的学生;同时,学生、家长和班主任的评价反馈均肯定了课程的有效性。
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老年、中小学教师和心理咨询工作者群体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6.4%、7.6%、15.8%和50.7%。距离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3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的心理咨询工作者能够遵循伦理规范。在心理健康素养方面,有2.6%的心理咨询工作者有重度抑郁风险,应重点关注新手工作者的心理健康;行业准入规范有待加强,杜绝行业虚假宣传。
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中,重点院校、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抑郁风险突出,应引起重视。报告建议,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生涯规划和恋爱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
《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多子女家庭中排行老三或更小的青少年有更多抑郁、孤独、手机成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