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课程干预后,学生心理韧性获得了显著提升;且完整上课的学生在韧性总分和分维度上的改善幅度均优于没完整上课的学生;同时,学生、家长和班主任的评价反馈均肯定了课程的有效性。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的心理咨询工作者能够遵循伦理规范。在心理健康素养方面,有2.6%的心理咨询工作者有重度抑郁风险,应重点关注新手工作者的心理健康;行业准入规范有待加强,杜绝行业虚假宣传。
报告显示:在心理学和心理健康两个研究领域,中国的整体研究规模均居世界第3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并呈持续增长势头;中国逐步融入国际主流研究趋势,在正念冥想、网络与游戏成瘾、欺凌等主题上,科研产出较多。
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老年、中小学教师和心理咨询工作者群体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6.4%、7.6%、15.8%和50.7%。距离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3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中,重点院校、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抑郁风险突出,应引起重视。报告建议,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生涯规划和恋爱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
本次研究发现在成年人群中,青年为抑郁的高风险群体,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随着月收入的增加,抑郁风险检出率呈曲线变化。月收入2000元以下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