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山海经”风靡网络,“AI邪典”如何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25-11-24 14:34:05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任梦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提起《山海经》您会想到什么?是双乳作眼、肚脐为嘴的刑天?还是形状如鸡、身披五彩羽毛的凤凰?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山海经》里各式各样的神兽、怪物。
但最近流行的“外国山海经”您听说过吗?最近这些长着腿穿球鞋的鲨鱼、长着脸到处拿木棒在敲的“木棍人”非常火爆,相关的玩具、视频二次创作风靡网络,特别受到低龄儿童的喜爱,但也引起了一些家长的担忧。

这段AI生成的视频中,长着长腿穿运动鞋的鲨鱼,还有猫头、鱼身、人腿的“怪物”漫无目的地游荡,这类毫无意义的视频,其实属于国外流行的“脑腐”视频类型之一。所谓“脑腐”,就是指因过度消费无价值或不具挑战性的网络内容导致的精神和智力状态衰退。
此类视频早已在外网蔓延,大多由重复简单的配乐和荒诞无逻辑的3D动画拼接而成。没有叙事结构,仅凭高饱和度视觉冲击与毫无意义的信息堆叠吸引用户,特别在国外受到青少年喜爱,呈病毒式传播。
在国内,此类“外国山海经”形象不仅在短视频平台传播。记者注意到,电商平台已经有大量此类玩具,比如骆驼躯干被替换为冰箱的玩偶,还有象头、蛙脸、轮胎身、人脚的拼接玩偶等等。

不少买家都表示买给孩子来玩,孩子很喜欢,甚至成为孩子们的社交流行词。
有观点甚至将此类视频归结为“数字达达主义”,也就是面对信息过载时,用荒诞和虚无来解构现实压力的一种情绪宣泄。但长期沉浸于此类高刺激、低密度的“电子快餐”中,不仅可能导致青少年注意力机制的碎片化,更会从生理层面削弱大脑进行深度阅读与逻辑思考的能力。
有家长就公开呼吁,禁绝此类视频。其中一位家长表示:“前两天,我儿子在那看‘山海经’,我当时心里还挺高兴,觉得孩子长大了。后来,我儿子开始满嘴说着里边的那些‘啦啦勒哦啦啦啦,通通通通撒库拉’,我问他这是什么东西?谁教你说的这些话?他告诉我说是‘AI山海经’,我才真正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对此,二级心理咨询师史宇建议,家长对此类“AI山海经”不必过于恐慌,应该理性引导。
史宇表示:“因为家长看过《山海经》,所以觉得这些与自己的理解会有很多错位。但是小朋友的大脑里面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关于《山海经》的意识。家长跟孩子喜好的东西是不是一样的?家长喜欢的是有意义的东西,对成长、学习有帮助的东西,(太多)以至于超出了小朋友所需要的范畴,甚至已经过载了,以至于他们分辨的时候,就会更趋向于选择这种无意义、无价值感、很无聊的东西。”
不过史宇也认为,如果孩子长期观看此类“AI山海经”短视频,也会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错位感”。
史宇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这么小就开始接受到所谓的‘赛博山海经’,他们对于了解传统文化可能就会产生很多模糊的认知。特别低龄的孩子无法分辨,也没有那么扎实的《山海经》等传统文化基础。相关概念还没学会就先看了这个,其实会对这些孩子造成很多的冲击。”
同时,从短视频角度看,经常听着简单重复的音乐和毫无意义的词汇,看着花里胡哨的内容,更会产生不良影响,也需要家长注意。
史宇说:“孩子可能会被特效和现实中看不到形象吸引,而且有一些重复的、简单的词汇,也会让孩子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如果特别容易就被这些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吸引),经历了太容易得到的‘蜜糖’,对于孩子们来说,其实是有很大伤害的。无聊不是过错,但这种短视频会侵占孩子大量的时间,并且孩子们容易在这上面投入更多追加的时间成本,这个才是最可怕的。”(央广网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任梦岩)
个人心理、社会心态等工作将深度融入“十五五”规划重点任务2025-11-24
美育赋能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报告:超1/3心理临界儿童获显著改善2025-11-24
“守护心‘晴’全民心理健康服务行动”走进河北邯郸2025-11-24
上海市首家“社会心理服务社工站” 在虹口区江湾镇街道揭牌2025-11-24
心理问答 | 孩子处于“空心”状态应该怎么应对?2025-11-24
2025年基层精神科护理安全与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将在百色市召开2025-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