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压力管理丨多重压力下失控情绪的心理调适
发布时间:2025-07-22 10:10:53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马丽娜一天晚上,我得知好友情绪波动很大,几乎到了失控边缘。下午她发了条微信,但还没等我查看就撤回了。当时我正忙于工作,晚上回家后又要做饭,没来得及询问。直到九点多,她又发来微信,问我能不能语音聊聊。我猜她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了。
接通语音后,她的语气比我想象得还要沉重。她说刚刚在家里哭过,心情非常糟糕。我赶紧问她发生了什么。
她告诉我,家人生病,她在医院陪床十多天,之后又参加了单位的培训。培训刚结束一周,单位又安排她外出学习五天。回来后,她不仅要补上落下的工作,还要给新员工培训,填表格、调课程,忙得不可开交。前几天,她在给新员工上课时,发现一个员工在玩手机,就批评了几句,声音可能大了点,正好被路过的领导听见。领导当场批评她“情绪管理不及格”,语气严厉,毫不留情。
好友的火气瞬间被点燃,和领导吵了起来。吵完后,她躲进卫生间大哭了一场。几天过去,她心里还是堵得慌,一想起来就觉得委屈。
情绪失控,因何而起?
经过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沟通,我发现,好友的情绪失控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压力积累、特定情境和个人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帮助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也找到应对的办法,我帮她进行了一番梳理。
◆多重压力叠加
家人生病,她在医院陪床十多天,身心俱疲;刚结束陪床,单位又安排她外出培训和学习,还要处理积压的工作任务;领导的批评更是让她感到委屈和愤怒。
这些压力叠加在一起,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情绪触发点
“情绪按钮”理论认为,某些特定的刺激或情境会触发个体内心深处的强烈情绪反应,这些反应通常与童年经历或未解决的心理创伤有关。
领导的批评与否定,是好友的一个情绪触发点,这可能与她童年或成长经历中的类似被指责或不被认可的情境有关。
此外,失控感也是她的情绪触发点之一。面对繁重的工作和领导的责难,她感到无力掌控局面,负面情绪被进一步放大。
◆个人认知
好友的情绪失控也与她的个人认知密切相关。她把压力看作一种无法承受的负担,而不是可以应对的挑战。这种认知会让她在压力面前感到无助和失控。
她把负面情绪看作自己的弱点,觉得自己不该有这些情绪,甚至为此感到羞愧。她还对我说,跟领导吵架后躲进厕所哭的行为,让她觉得自己懦弱无能。这种认知会让她在情绪爆发后感到更加自责和内疚。
虽然她选择了和我倾诉,但内心深处,她仍然认为“我应该自己扛”。这样的认知,会使她在情绪不好时选择压抑而非表达,并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如何进行自我调整?
●接纳负面情绪
好友首先需要学会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我告诉她,把负面情绪当敌人,或者假装看不见它,并不能把它赶走。她可以试着接纳那些不太愉快的情绪。比如,每天花几分钟,安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情,不管是生气、难过还是紧张,都可以对自己说:“这些情绪没什么大不了的,它们只是我内心的一种声音。”
她还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随手记下每天的情绪变化。比如,今天因为领导的批评感到委屈,明天因为工作堆成山感到焦虑。通过这种方式,她会慢慢发现,这些负面情绪并不可怕,而是内心中需要被看见、被接纳的一部分。
●识别“情绪按钮”
好友出现情绪问题,是因为某些特定的“情绪按钮”被按下了,她需要找到这些按钮。
她可以回想最近几次情绪失控的场景,看看是什么让她瞬间火冒三丈或者崩溃——是领导的批评,还是面对繁重任务时的无力感?把这些高频触发点记录下来,就能更清楚哪些情境或言语最容易让她情绪波动。
接下来,她可以试着挖掘这些情绪背后的原因。比如,领导的批评是否让她想起了小时候被父母指责的场景?那种无力感是否让她觉得自己不够强大?一旦识别了这些“情绪按钮”,她就能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在情绪即将失控时,先深呼吸几次,或者暂时离开现场,给自己一个冷静的空间。
我对好友说,识别“情绪按钮”并学会控制情绪,是一个自我挑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人不舒服,甚至痛苦,因为她需要直面曾经逃避的情绪,去做一些以前不会做的事。但正是这些努力,才能慢慢改写内心的记忆,让那些负面的“情绪按钮”逐渐失效。这个过程或许很长,但只要她愿意直面内心的痛点,不逃避、不退缩,就能一步步消除这些“情绪按钮”,最终找到长久的情绪平衡。
●调整自我认知
好友可以试着换个角度,重新看看那些让她不舒服的压力和批评。
压力是普遍存在的,不可能全然避免,压力也不一定是来压垮她的负担,也可以是一次进步的机会。比如,当工作堆成山时,不要认为这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工作是一点点做完的,她可以把它们拆成一个个小任务,今天完成一点,明天再完成一点,不用急着一下子全部搞定。
至于领导的批评,她可以这么想:领导并不是在针对她这个人,而是希望她能够在工作中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新员工做好示范,进而把工作做得更好。
每天睡前,她可以对自己说:“今天我已经尽力了,我不需要做到完美,这样就够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慢慢地,她会发现,换个角度看问题,不事事追求完美,反而能让自己轻松不少。
●寻求情感支持
我知道,好友并不是不愿意寻求情感支持,而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太高,
认为“强大”意味着独自扛下所有的不愉快,所以她很少会这么做。
作为朋友,我鼓励她在需要时主动倾诉和求助。我对她说:“真正的强大不是独自扛下所有,倾诉和求助也并不意味着软弱。我知道你一直很坚强,但有时候说出来会让自己轻松很多。就比如现在,把你的压力、烦恼和委屈,全都说给我听,我不仅不会批评你,还能给你支支招,这不是很好吗?”
我和她约定,不管生活中有没有不愉快,都要定期打个电话,或者一起吃顿饭,聊聊最近的事。我希望她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愿意倾听和帮助她。
我还提醒她,如果觉得自己的情绪问题已经影响到生活,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这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马丽娜/山东青岛青山路小学 中国网心理中国特约《心理与健康》杂志供稿 网址:http://psy.china.com.cn/)
蓝皮书报告 | 2024年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报告2025-07-22
情绪与压力管理丨多重压力下失控情绪的心理调适2025-07-22
重大突破!患病12年,30岁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临床治愈2025-07-22
专家学者齐聚贵阳 探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发展路径2025-07-22
厨师变身“心理专家”猥亵青少年 规范心理咨询行业,刻不容缓!2025-07-22
心理中国论坛 | 解锁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教本科学生管理密码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