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行业资讯

专家学者齐聚贵阳 探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22 09:35:54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刘小钰

7月18日至20日,由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省教育厅、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大会暨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积极教育大会在贵阳召开。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心理学专家学者、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代表及媒体人士,共同探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职业院校积极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

会上,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教育长敖以深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孟天广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敖以深教授指出,本次会议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部省会商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必将有力推动积极心理学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并提到聚焦个体心理资本开发、群体心理韧性提升的前沿研究,对于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为新时代职业院校培养更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秀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在致辞中,孟天广教授阐述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在社会心理服务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应用成果,并表达了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与支持。

在主旨报告阶段,本次会议邀请了多位心理学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报告:

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彭凯平教授以“中华传统文化智慧赋能积极心理建设”为题,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四次浪潮及积极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特别是心学和阴阳之道的智慧,探讨了如何将传统智慧应用于现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并现场传授积极心理建设的具体体验方法。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倪子君提出AI时代面临的教育挑战,并以自身实践分享积极教育新路径,呼吁社会、学校探索实施优势教养和优势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许燕教授关注社会善治与社会健康,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心理健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武汉大学心理学系喻丰教授聚焦社会心理病理与治理,分享了个体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案例,并探讨了心理问题的社会根源。

中国人生科学心理指导工作委员会张青之主任介绍了北京市十多年来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培养体系经验,强调了解决社会问题与满足居民刚性需求的重要性。

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蔡曙山教则从认知科学的本土化研究出发,探讨了人类心智的奥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在圆桌会议阶段,重庆市长寿区总工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冬芬,云南省实施“两规”评估暨妇女儿童心理专家杨艳琼,贵州交通职业大学赵祥全教授,贵阳市第二十五中学校长孙益鑫,贵阳市心理学会会长姜文胜等多位来自一线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者围绕“新时代积极教育的生命力重塑:社会心理支持技能增强与青年幸福感的协同构建”这一话题展开研讨交流,分享了在各自领域的具体做法与遇到的挑战,提出了推动积极心理学普及与应用的建议,并表达了“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更美好”的积极愿望。

“本次大会作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会议,为推进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注入了新动能。”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贵州教育报 记者 刘小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