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原创

“文化艺术促进心理健康”工作交流会在沪举行

发布时间:2023-12-13 15:02:30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辛理

中国网心理中国12月13日讯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指示精神,融合推进“健康中国”“文化强国”两个国家战略的创新实践,积极推进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促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事业创新发展,12月12日,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心理健康中心”)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文化艺术促进心理健康”工作交流会。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一级巡视员张蔚红,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主任申丛丛,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执行主任王立华,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贺大为,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杨民,国家心理健康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姚宏文,国家心理健康中心副主任王钢,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曹荣瑞等出席本次活动,心理健康、精神卫生、文化艺术等相关领域,行业学协会等相关单位,高校、医院等机构代表受邀参加会议。

会上,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启动了由国家心理健康中心和上海音乐学院合作开展的“音乐艺术促进心理健康项目”。该项目旨在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创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现代科技和媒体传播赋能,促进多专业跨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发挥人文社科和脑科学研究优势,创新心理健康领域的科普宣教、情绪疏导和心理干预方式,增强音乐疗愈技术实施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心理健康促进手段的文化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长三角地区“音乐艺术促进心理健康”工作联盟,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总结实践经验,推广成熟模式,为维护人民群众心理健康发挥赋能助力作用。该项目计划通过开展科普宣教、搭建服务平台、举办学术交流、开展人才培养和机制研究,实现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公众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关注音乐专业人士在执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等项目目标。

廖昌永代表上海音乐学院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表示,上海音乐学院自2008年设立“音乐康疗”专业,结合学校推行的“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新型交叉学科发展,以音乐为媒介,在心理健康、疾病康复以及特殊教育领域中发挥独特作用。学校还组建了音乐康疗团队,推出“音乐宅急送”,以深厚人文情怀和卓越专业技能为群众提供心理援助,得到社会广泛赞誉。近期,学校加速推进音乐康疗科创基地建设,将通过“一基地两中心”的建设模式,打造音乐康疗专业人才培养的学习实践平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姚宏文在致辞中指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不仅是党和政府对未来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更是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满足老百姓的全面健康需求,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大战略部署。文化艺术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还能疏导情绪、愉悦心灵,促进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来自教育、心理、医学、科技、音乐、美术、戏剧、传媒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聚焦“文化艺术促进心理健康”进行热烈讨论,一致认为此项工作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未来深化文化艺术创新服务于心理健康服务探索了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

参与领导及专家表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大,供给不足,需要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感化、召化、润化,希望未来加强多领域多部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强化更广共识、凝聚更多力量,发挥文化艺术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推进文化艺术促进心理健康项目的实践应用和成果转化,真正实现让更多的家庭、更多的人群受益。与会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对未来创新实践和多领域应用推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