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心灵档案

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如何帮助目睹家暴的孩子驱散心中“阴霾”

发布时间:2023-11-24 10:11:28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黄国平

11月25日是联合国确立的“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也称作“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家庭暴力不仅侵犯了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 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本期策划围绕“家庭暴力”主题,让大众警惕家庭暴力,阻止家庭暴力创伤的代际传递,力求协助目睹家暴的孩子走出心灵暗夜。


“我经常做噩梦,梦见父母打架、吵架,经常被吓醒,经常夜间哭泣……”

虽然他们身上没有伤痕,却常常在家人暴力相向时,躲在家的角落里哭泣、惶恐、神伤……他们是一群期待您协助走出心灵暗夜的目睹家暴的受害者。

“父母没有打我,可比打我还痛!”

案例

她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23岁,目前居住在母亲朋友家中。她不愿意回家,不愿意提起父亲。当面对甚至别人提到父亲的时候,身体都紧张、发抖,以至于这段时间她想过要断绝父女关系。

在她的记忆中,父亲是个喜怒无常的人,是个魔鬼,动不动就打人、骂人,从小就这样。最初母亲很软弱,以为忍让会换来父亲暴力的终止或减少,但情况并非如此。她多少次亲眼目睹父亲如何咆哮着挤压母亲,捶打母亲的身体、头部,多少次看见一个懦弱的女人蜷缩在房间的角落哭泣、呼喊,祈求父亲手下留情。这时,如果自己去拉、去劝,往往被怒声呵斥,或一并遭受打骂。

记不得从什么时候起,母亲开始反抗,不要命的,见什么就砸什么。有一次,母亲拿起酒瓶拼命砸向父亲,父亲顿时鲜血直流,被送往医院救治还缝了几针。此后,父亲动手的频率有所减少,但依旧骂人、随意发脾气。

她慢慢地感到窒息、不想多说话、不想回这个家,甚至她开始怀疑自己,经常有想死的念头……

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

“家庭暴力”一词用于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身体、性或情感(包括言语和经济)虐待。生活在暴力家庭中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儿童证人”或“目睹家庭暴力的儿童”。

据妇联统计,在全国2.7亿个家庭中,就有大约30%的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而来自暴力家庭的儿童中,多达90%的孩子亲眼目睹了父母之间的虐待行为;并且50%的父亲在虐待妻子的同时也会虐待子女。

即使没有遭受到暴力打骂,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产生的心理影响,与亲身遭遇暴力伤害的心理创伤非常相似。

目睹家庭暴力对身心的损害

对于孩子来说,家是港湾,是人生的第一个生长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人生导师。如果家不再温馨,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是毁灭性的。

目睹家庭暴力后,孩子会经历三个阶段的身心损害

1当时的反应:

害怕、哭泣,逃离暴力现场,卷入暴力事件(保护或者遭遇暴力伤害),假装暴力没有发生,自我封闭,黏着家人而不愿意上学等。

2事后的反应:

情绪认知方面:

恐惧焦虑(担心暴力再次发生,害怕失去父母,不敢表达愤怒情绪)

羞耻(觉得只有我家才有家庭暴力,很丢人)

罪恶感(认为是自己的错)

悲伤(想起父母互相伤害)

无力、无助感(没有办法阻止暴力发生,没有人可以帮我)

困惑(我该爱还是恨他们?能站在哪一边?敢站在哪一边?)

压抑、隔绝自己的情绪

自我贬低,难以信任别人

行为方面:

回避退缩(怕与人谈起家庭的相关问题)

退行(尿床、吸吮手指、幼时的口吻,分离焦虑)

过度讨好、照顾他人(过度表现,希望赢得父母的开心;害怕矛盾冲突;懦弱,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攻击破坏行为(自伤、毁物、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游戏成瘾)

学业成绩下降

生理方面:

头痛、胃痛

感到疲倦、思睡

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感冒

食欲下降或暴饮暴食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3长期的影响:

自卑、抑郁、焦虑或情绪不稳

敌意,难以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冲动,模仿或学习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

僵化的性别刻板印象和男权思想

如何帮助身心损害的孩子们

保证生命安全

生命安全是危机干预中最需要优先考虑的,包括避免再受暴力伤害、确保居住地安全和维持生活的开支。所有从事儿童工作的专业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教师和社会工作者,都可以及时为孩子提供保证生命基本安全的有效帮助。还要积极为孩子寻求其他亲属的情感支持,减少恐惧和孤单。努力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尽快恢复孩子日常的生活规律。

在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尝试鼓励孩子讲述自己的内心感受,稳定、正常化情绪反应,挖掘并认可其积极应对的心理资源,帮助面对暂时的困难,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妇联、社区、儿童庇护中心,也可以为孩子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包括申请法律咨询和援助。整个社区都需要参与进来,形成共识,明确表示任何暴力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

给父母提供帮助和支持

积极为父母提供关于家庭暴力服务的资源。不少施暴者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精神、心理和行为问题,包括酗酒、毒品使用、情绪暴躁和冲动人格等,都是暴力使用的风险因素。有些施暴者在儿童青少年时期也曾遭遇过暴力伤害,这种创伤性心理在成年以后变得更为敏感和容易暴怒,需要及时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施暴者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身求助的愿望并不强烈。

所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以及减少耻感是启动咨询动机重要的考量因素。被施暴者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情绪困扰和身心损害问题,不仅影响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也可以通过抚养、照料等行为内化方式,逐渐将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因此,他们也需要积极的心理干预。

鼓励以尊重和非暴力的建设性方式解决家庭冲突。作为家长,首先要充分体会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同时要学会通过语言来感受孩子的真实需要,倾听孩子的请求;其次要观察和分析孩子的需要是否已被自己真正感受到;最后要将自我的观察转化为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告诉孩子。鼓励在亲子教育和精神心理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形成良好的沟通和问题解决模式。

针对孩子的心理干预

发生家庭暴力的父母当事方,往往将更多身心专注于冲突处理和自己的伤害或感受,致使目睹暴力孩子的情感需要经常被忽略。如果父母之间的暴力伤害已经发生,那么心理专业工作者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避免让伤害扩大和延续化。针对孩子的心理干预,需要注意如下内容:

主动关心关怀孩子,建立咨询信任感;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尊重他们的想法,不要单纯地说教;

不要因为好奇而过多过细地追问暴力的细节,避免二次心理创伤;

告诉他们,其他孩子也有这样那样的烦恼,他们并不孤单;

帮助孩子学习解决冲突的技巧和非暴力的玩耍方式;

告诉孩子:父母的暴力行为,不是孩子的错;

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树立新的生活信心。

如果是年长的青少年,甚至已长大成人,目睹家庭暴力的时间可能更久远。要全面详细评估对他们心理的持续影响,是否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复杂创伤后应激障碍、边缘人格障碍诊断,是否存在焦虑抑郁、失眠、自伤、自杀行为等。

药物治疗通常可以对症处理,心理治疗是目睹暴力导致创伤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建立稳定、安全的治疗关系,认知行为治疗和辩证行为治疗是常用的方法。除了优先关注孩子紧迫的精神行为问题如自伤自杀、伤人毁物以外,影响孩子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相关问题需要建立类似个案管理的综合策略,包括父母、老师以及社区工作者都需要参与其中。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为数众多,他们受困于心灵暗夜,跌跌撞撞,寻路无门。希望全社会关注他们,一起汇聚起强大的力量,闪耀多彩的光芒,照亮孩子回家的路!(黄国平/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心理与健康》杂志特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