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原创

闫洪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4-04-04 18:17:27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苏向东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专访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闫洪丰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闫洪丰

中国网心理中国4月4日讯 (记者 苏向东)“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心’文化、‘心’教育。”在接受中国网心理中国记者专访时,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闫洪丰表示:“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给我们专业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基于中国本土国情实际,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方位、全周期、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

《论语》等经典古籍里

蕴含着“心”教育的大智慧、大学问

闫洪丰说,纵览中华历史典籍可以发现,无论是儒家的“四书五经”,还是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艺,以及“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等等,都是针对“心”的教育。

比如,《论语》开篇第一句就蕴含着“心”教育的大智慧、大学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校老师通常是这么讲解的:学习知识时时温习、复习,这是一件愉快的事;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我,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他人不了解我、不理解我,我并不生气,这就是君子的样子啊。这是比较浅层的意思。

第二种更深层的解读是“学而时习之”的“习”,不仅是复习温习,更强调练习、实践、实习、应用。即学习知识后还要付诸实践,做到知行合一,才真是一件愉快的事。

“有朋自远方来”的“朋”在古代有志同道合的意思,三观一致、价值观相同才能成为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看望我,这才是真正令人开心的事。

“人不知而不愠”的“愠”,不只是生气,还有愤怒、郁闷之意。别人不理解我,不了解我,甚至误解我,但我并不因此感到生气、郁闷、愤怒,这才是君子之风。这样的君子人格,就是心理健康的典范。

闫洪丰说,这层解读从心理学角度看,三句讲的都是情绪,“不亦说乎”,愉快、愉悦;“不亦乐乎”,开心、幸福;“人不知而不愠”,不生气、不愤怒、不郁闷,这都是情绪。

这句话还可以解读出第三层意思,告诉我们要很好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第一句,讲处理与自我的关系。怎样让自己开心愉快?学习后能做到知行合一,这就很愉快。

第二句话,讲人与人的关系。“有朋自远方来”是指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朋友之间有志同道合的价值观,这是一件很愉快、很开心的事儿。西方研究发现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会更幸福,这一点,中国人几千年前就已经很清楚了。

第三句,讲应对挫折、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方法。“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当别人不理解我,不了解我,甚至误解我时,还能够不生气、不郁闷、不迁怒。如果我真能做到这一步,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这三句话意义非常深刻,上述提到的关系处理之道,可以这么理解:如何处理与自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智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情商;第三句话以豁达的心胸应对各种压力,就是逆商、抗挫能力。

“当我们真正把这些经典读懂了、悟透了,努力做到知行合一,真正遇到了挫折,就懂得如何管理情绪,正向引导自己,成为心理健康且快乐幸福的人。”闫洪丰说。

再比如,古代教育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就是六种中国古人心理学的自我修养方法和训练方式。

闫洪丰进一步解释:比如“乐”,与西方音乐不同,中国古琴、古筝弹奏的乐曲是修心养性、陶冶性情的,让人在体验音乐的美感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比如射,射箭要有靶子,人生要树立目标。通过练习射箭,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从小立志并为之努力;射箭若射不中靶子,我们需要做的不一定是调整或更换靶子,很可能是要自省和反求诸己,通过自我调适和改变方法以命中目标。

“再比如‘御’,是驾驭马车的技能。孩子抑郁了,最核心的问题是他失去了自控力,掌控不了自己。驾驭战车的技术,也是在培养人的管理能力、心理的自我管控能力。‘六艺’,与现在提倡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实质上殊途同归。”

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赋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首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日前在山东省滨州市举办,与会专家聚焦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未来发展方向,畅所欲言。大会上,作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闫洪丰明确提出,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社会心理服务,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闫洪丰在接受中国网心理中国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绵延至今,我们身体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脉,要有文化自信,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解决我们的身心问题。在借用西方心理学这个“术”的时候,别忘了中国文化的“根”,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术道结合,才能真正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把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搞明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到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概念和路径日渐清晰。

具体在实践中应该构建怎样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未来如何发力?

“简单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就是10个字5个词。”闫洪丰进一步解释:“社会”是指服务对象为全社会、全人群、各领域;“心理”指的是服务手段,以心理学方法为主,综合运用社会工作、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技能;“服务”是关键和根本宗旨,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体系”是指顶层设计,意味着社会心理服务是一个系统,一个网络,是要搭建一个全方位、全周期、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建设”就是指我们的理念和方法要落地、要有具体的实践。

闫洪丰强调,这里有个重要的理念要明确:社会心理服务不是心理治疗,不能把社会心理服务放在治病的范畴。它更多地是一个面向社会治理的概念,要从兼顾教育和发展的视角理解社会心理服务。

闫洪丰表示,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等概念更多强调“被动解决”不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更多关注源头发力、主动预防、系统解决,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支持,面向的是全社会、全人群、全周期。

“社会心理服务涉及的范围更广,不仅仅是关注个体的身心疾病。”闫洪丰将其总结为“顶天立地、四面八方”。

“顶天”即在政策规范引领下,坚持政治性与人民性;“立地”指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坚持实践性与服务性;“四面”指在我国国情和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心理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坚持科学性和融合性;“八方”即打造以人民为中心,覆盖自我、家庭、亲朋邻里与同事同学、社区(村)与组织(单位)、专业机构与行业组织、政府与法治、社会与文化、生态系统的八层社会支持系统,坚持目标性与系统性。

“现在各地在实践中有不同的发展模式,有治病模式、预防模式、治理模式,也有精神文明建设模式。从现在的成果来看,精神文明建设模式更符合中国的当下实际,它是把社会心理服务和当地的文化、城市精神,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闫洪丰说,这种模式可以叫“润模式”,润物细无声,是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一种方式,社会心理服务的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会慢慢形成一种共建、共治、共享模式。

闫洪丰表示,实践证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回应现实需要,是创新性的中国方案。下一阶段,要深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路径,容纳和整合包括心理学、社会工作、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在内的理论研究成果,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文化特色的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