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心理服务机器人:帮人们自助解决心理问题
发布时间:2023-10-17 09:46:54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夏瑾等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研发的AI心理服务机器人“北小六”。实习生 王婧/摄
最近半年,00后女孩周美宜逐渐感觉身体有些“不对劲”。最明显的症状是睡眠变浅、容易早醒,总是坐立难安,觉得心慌。周美宜去了家附近某医院的睡眠科就诊,医生的诊断为“患有重度焦虑症和强迫症”,给出了药物治疗方案,并告知她这些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戒断反应。周美宜觉得自己“仍然没有安全感”。于是,她决定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在找心理咨询师的起点就遇到了困难。”周美宜说,困难首先体现在选择治疗机构上。她了解了一些市面上的心理咨询平台和机构,但对处于待业状态的她来说,这些渠道的咨询费用较为高昂,她也无法轻易信任。经多方打听,周美宜将目标瞄准北京三甲医院。但她发现权威医院号源紧张,基本上都处于“无号”状态。经过几天“蹲守”,周美宜终于抢到了一周后的门诊号。此时距离她第一次看睡眠科已经有一个多月。周美宜觉得,在等待治疗的过程中,焦虑症症状加重,甚至诱发了并发症。
AI心理服务机器人能做什么
周美宜遇到的困难,可能也是很多精神障碍患者面临的困境。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发布的《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显示,全球有近10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每8个人中可能就有一名精神障碍患者。在新冠疫情暴发后,这一数据增长尤为突出。心理咨询的特殊性要求医师为患者提供周期性、高质量的服务。然而,针对精神障碍的各项服务,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严重不足。聚焦我国,据国家卫健委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有660万人。相比之下,我国精神科医生仅有6.4万人,占全国医师数量(428.7万人)的1.49%。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和精神科医师无疑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伴随着“AI+医疗”的兴起,临床科研转化加速发展,数字医疗进入创新阶段。在临床心理领域,数字技术也成为解决“庞大的患者需求和有限的接诊能力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
在2023年9月初举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被命名为“北小六”的AI心理服务机器人正式亮相。它身高约1米,“头部”为数字屏幕,“脚底”装有轮子,可移动。“北小六”是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指导下,由该院临床心理中心主任黄薛冰带领团队研发而成。据“北小六”研发团队成员、心理治疗师张爽介绍,“北小六”的研发于2019年启动,旨在帮助人们自助式地解决心理问题,防止病情加重。2022年10月,“北小六”AI心理服务机器人正式投入使用。
“北小六”的功能由四大模块组成:AI咨询、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和科普宣教,分别用于确定用户的心理问题并推荐匹配的咨询方案,早期识别和筛查,提供四大标准化干预方案、八大专项技能训练,以及帮助用户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其中,AI部分功能通过自然语言理解和机器学习实现,用户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语音等方式与“北小六”进行对话和互动。相较于以往以评估为主的心理数字产品,“北小六”的智能和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根据问题提供标准化心理干预。这也让许多人好奇AI心理咨询是否真的可靠、有效。
张爽告诉记者,经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北小六”能够显著改善抑郁、焦虑问题,干预效果好于新手治疗师。循证数据显示,其用户满意度以及抑郁症预测精准度都较高。“北小六”已经在该院服务约一万人次,包括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
目前,“北小六”已进入高校、中小学等学校场景,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张爽介绍,放置在北大医学部淑范图书馆的“北小六”正在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考试季,同学们容易产生焦虑等情绪问题,自习之余就可以利用‘北小六’自助训练。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或是获取保持心理健康的技能,也是一种体验和放松。”同时,“北小六”也被寄希望于为企业员工提供“心理体检”“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AI帮助实现“优质心理治疗人人可得”
前不久,周美宜就自己的睡眠问题向“北小六”做了咨询:“它先问了我有哪些困扰、哪些症状,然后我通过点击选项或者语音输入回答,还会有一些量化的提问。”结束后,“北小六”给出了推荐方案,包括专项训练,睡眠CBT(认知行为疗法)标准化咨询方案,并进行了焦虑测评。咨询方案中包含了健康教育、技能学习、家庭作业等模块。周美宜觉得,由于是和AI沟通,咨询过程比较轻松,她对咨询结果也较为满意。
但与此同时,周美宜也产生了对个人信息外泄的担忧。心理咨询师在实际咨询过程中,会将患者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作为临床诊断的补充信息。在AI心理咨询研发领域,包括机器学习内容、人像识别、临床案例使用在内的许多方面,都涉及伦理和隐私问题。
尊重科学伦理,保护患者隐私,正是研究人员在研发AI心理服务机器人过程中格外关注的问题。张爽告诉记者,研发团队采用了一些加密措施来保护患者数据的存储,以保证在整个治疗中恪守伦理准则。
张爽谈到,AI进入心理咨询领域可能会让相关从业者产生失业的担忧。但她认为,AI心理咨询师和人类心理咨询师各有优势,将来在应用上是相互补充支持而非替代的关系。“通过‘北小六’可以促进临床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合作交流,共享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升整个领域的发展水平。”张爽说。
未来,希望国家级医疗技术和临床经验走出医院,将专业服务引入更广泛的社区和民众当中,从而提高国民心理健康水平,实现“优质心理治疗人人可得”的愿景。(应患者要求,文中周美宜为化名 中国青年报 实习生 王婧 记者 夏瑾)
年轻人青睐“情绪护肤” 疗愈系美妆“火”起来2023-11-10
亲密关系 | 深陷无力感的“情绪劳动”如何解脱2023-11-10
预防老年痴呆:保持规律运动 多用脑学习 多社交2023-11-10
"倦怠感"成为时代病 重置"心理效能"恢复活力2023-11-09
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 教科文组织呼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2023-11-09
心理中国论坛 |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