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最新报道

“上学这么累,我能不上学呢?” 怎么跟孩子聊内卷和焦虑

发布时间:2023-12-12 11:06:23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宗匠

在这个社会,我们成年人总是感到内卷、焦虑、迷茫。其实,不少青少年比我们敏感得多,他们所感受到的压力和迷茫,丝毫不亚于成年人。

比如,有10后的孩子已经开始选择摆烂:“我长大不要买房!不要结婚!不要生孩子……”问为什么?他们说觉得很累。

除了累,他们还有很多困惑。比如——

“上学这么累,我能不能不上学呢?”

“是不是等我有了很多很多钱,我才能不焦虑?”

“就算我努力学习了,我考上了好高中好大学,然后呢?”

……

说实在的,很多困惑我们大人都不知道怎么解答。然而这些压力和困惑,却是孩子一生一定会遇到的。

那么,该怎么跟孩子聊这些压力和困惑呢?

最近有一本给儿童青少年写的新书《哲学来了!》很有意思。这本书从哲学的角度来试图回答,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些压力和困惑的。

这本书的审订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李科林说,书里汲取了哲学史的写作方法,但是其重点并不在哲学知识的训练,而在于呈现哲学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操练这些思考方式。

也就是说,这本书并不虚无缥缈地跟孩子谈哲学,而将焦点放在了孩子每天一定要面对的困惑上,启发孩子用哲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去给自己的困惑找解法。

比如,孩子和其他同学闹矛盾了。这本书在讲柏拉图的“理念论”时,按照“理念论”的思路,给孩子分析了一个关于友谊的问题:“为什么你会对朋友感到失望?”书里这样写道:

“你可以想一想,你的朋友欺骗了你,你对他失望透顶,不再把他当作朋友了。那你有没有想过,你之所以不再把他当朋友,其实是因为你的心中有一个‘朋友’的完美理念。你的朋友违背了你心中‘朋友’的理念,所以你才会失望。”

孩子看到这儿,可能就会想一想:咦?之所以我和朋友相处得不开心,是不是我心中的这个观念束缚住了我,让我对朋友不满意呢?我要不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期待,或者站在另外的角度想一想呢?

再比如,孩子们总是抱怨自己不自由。但什么是自由呢?这个时候就可以给孩子介绍康德的“道德自律”。书里用“写作业”来给孩子介绍什么是康德的道德自律——

“你在学校里写作业,如果你是因为老师要检查而去做,你的行为就是他律的,所以即使你好好写作业了,这也不能算是一种道德。如果你是真心因为自己想要学习知识而好好写作业,那你的行为就是自律的,就是道德的。”

所以,康德认为自由是需要“道德自律”来做到的。孩子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想想,自己的不自由是哪儿来的呢?你是他律的,还是自律的呢?

还有一个问题,孩子一定关心:是不是等我有了很多很多钱,我才会不焦虑?

书里给孩子讲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故事。维特根斯坦出生在一个“巨富”家庭,作为世界顶级“富二代”,一生下来就是亿万富翁。可维特根斯坦一开始活得也并不快乐,甚至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一度想自杀。直到他遇到了罗素,寻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才活过了值得度过的一生。

哲学家的生平也在启发孩子: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孩子的困惑特别多,可困惑的解法也很多。

在这本书里,哲学并不是一种知识,而是种种困惑的不同解法。和孩子用哲学的方式讨论这些困惑,正好可以给孩子敞开一个角度,从更高维度上去看看自己和自己的人生,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智慧,真正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国青年报 宗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