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生不同时期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困扰
发布时间:2023-09-28 08:25:00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师晓霞1.幼儿阶段(学龄前)
幼儿的心理困扰常与安全感缺失有关,如养育者粗暴对待、失去固定养育者等,但幼儿无法用语言自主表达,常会通过情绪或行为表现出来,如不愿意说话、烦躁不安等。
而一般的幼儿情绪或行为问题,如哭闹不肯上幼儿园、抢别的小朋友的东西等,属于孩子成长中需要学习的内容,主要与养育者的教养方式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多动症、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等精神类疾病并不少见,当家长注意到孩子有明显异常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2.儿童时期(小学阶段)
儿童时期孩子的心理活动以及精神发育尚未成熟,在此阶段常会出现行为和情绪方面的问题,比如从幼儿园到学龄期的衔接不顺畅,导致规则意识弱,在课堂上过分活跃;情绪调节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往往给予消极的反应,因此不爱去上学等。此外,有些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过渡的过程中,会出现学业
问题,由此对上学产生抵触,甚至自信心受到影响。
3.青春期(主要指初、高中阶段)
对于孩子来讲,青春期是个不容易度过的阶段。他们渴望自主与独立,想要与家庭的规则保持距离,常会有一些叛逆的举动,如不听从父母的建议、着装怪异、打耳洞、文身等。
在人际交往方面,同伴间有意无意的伤害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如受到一次“背叛”后选择从此不再信任别人,变得沉默寡言等。这一时期,由于生理方面的成熟,对于个人情感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由此产生的恋爱、暗恋等情感,处理不当会带来很大影响。也有一些孩子会产生性心理方面的困惑。
青春期的孩子更加在意重要人物的评价,如学校老师的评价等。此阶段的孩子情感很脆弱,情绪波动过大。有的初中生不知如何宣泄情绪,会有用小刀划身体等自残行为。更有甚者,由于各方面压力过大,患上了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在此阶段,还要注意一些特殊事件带来的影响,如更换老师、转学无法适应新集体、无法适应住宿生活等。
4.青年期(主要指成年至成家阶段)
这一阶段的年轻人,无论是继续读书还是走向工作岗位,都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比如外出读书,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等;步入职场,职场新人要适应和学习的内容更多,如果适应不良,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
很多年轻人在这个阶段常会思考生命的意义,有些人会因此陷入深深的困惑,甚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
在此阶段,年轻人还要完成一个重要的任务,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会经历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恋爱中的磕磕碰碰、分手、恐婚等情感方面的困扰,也是影响这个时期年轻人的心理、情绪状况的重大议题。
5.婚姻初期(二人世界)
在婚姻初期,夫妻要重新相互适应。婚姻与恋爱的最大不同,不仅是两个人要一起面对生活的琐碎,还要重建新的人际关系,要学会如何与对方的原生家庭(即对方原来的家庭)成员相处。
两个人组成新的家庭并在一个空间生活,会暴露出很多新问题。比如,恋爱时总是把自己的优点呈现给对方,结婚后则“原形毕露”;有些人在婚前发现了对方的缺点,甜蜜期时认为婚后自己可以改变对方,没想到婚后对方毫无变化,自己则越来越无法忍受,致使因为小事争吵不断;甚至有些人因为婚后家务分工而导致纷争频发,继而影响到情绪、心理。
组建婚姻的两个人来自拥有不同生活背景的家庭,每个家庭有自己多年以来形成的习惯、对事情的看法等,在与对方家庭成员相处时,难免会出现很多“看不惯”的问题,如“你家怎么这样”“我家一直就这样”等,常常会扰乱夫妻二人关系。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婆媳矛盾是贯穿整个婚姻生活中的、不太容易调和的、处理不好就会伤害彼此的问题。
6.家庭新成员的到来
婚后妻子怀孕,夫妇就要开始准备进入生育的阶段。
这一时期,越来越为大众知晓的产前抑郁症、产后抑郁症可能会让怀孕的准妈妈变得更加担忧。
有些夫妻还没有做好准备,可能会难以应对这个既令人高兴又充满辛苦的阶段。有些妻子感到没有足够的精神和能力去承担做母亲的职责,难以应对身心负担;而有些丈夫缺乏成熟的性格与心理,难以接受身为父亲与丈夫的责任与义务。
更有甚者,有的丈夫看到妻子把情感重心全部放在孩子身上,会觉得自己被妻子忽视了,产生失落感,可能到外面去寻找情感的慰藉或陷入抑郁状态等。
有了孩子之后,夫妻双方既要养育子女,还要继续从事工作;有的小家庭需要老人帮忙带孩子,还可能出现婆媳、翁婿关系问题。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平衡好养育、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是每个家庭都不可回避的。处理不好,就会出现问题,导致家庭成员身心俱疲。
当家庭进入此阶段,夫妻双方需要调整各自的角色与关系,真正开始学习如何做父母。不但要学习如何为孩子提供生活照料,还要了解如何从心理上引导和保护,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夫妻要学习如何共同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要了解如何相互配合来进行此项重大工作。
在照顾婴幼儿时,常常会出现三种情形:
(1)夫妻独立养育孩子。新生命的到来,会让家庭工作量大增,由于没有经验,年轻的夫妻常会表现得手忙脚乱,再加之照顾婴儿休息不好,此时常会由于身体疲惫引发易怒、焦虑等负面情绪。新手妈妈作为主要养育者,其情绪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状态以及全家的状态。
(2)一些新手爸妈会请双方父母来短暂帮忙,出现三代同居共养的情形。由于两代人的教养观念不一致、各自家庭习惯不一致会引发矛盾,通常全家人都会裹挟进这种矛盾中。
此时还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父母过分关注孩子,不惜以牺牲家庭其他人际关系,包括牺牲夫妻关系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就可能影响到婚姻。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经常会在下一个发展阶段遇到孩子成长的独立性问题。
(3)将孩子交由祖辈抚养。有些家庭出于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孩子出生后交由祖辈抚养。这样有可能导致后期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孩子与父母情感上不亲近;父母不满意祖辈的教养方式,想进行调整时已力不从心等。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更易出现诸多成长中的问题。
随着孩子进入学龄期,幼小衔接期如何平稳度过、择校问题等,常常困扰着大中城市的父母,很多人因此而产生焦虑。不过,随着孩子升入一年级后,父母这方面的焦虑会因孩子逐渐适应学校生活而缓解。
7.家有青少年
学龄期儿童常会出现行为问题,孩子的问题常常与家庭教养方式不一致、父母关系不好、父母在教养孩子方面沿袭了自己的被教养经验、对时代更迭中的孩子的教养问题学习不够等有关。孩子的行为问题会导致全家的心理困惑,这不单是孩子自己的问题,更需要整个家庭集中精力来进行调整。
当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正值中年,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孩子渴望独立,不再乖乖听话,亲子冲突不断;老一辈渐渐体弱,需要较多照顾;孩子的教育问题;夫妻一方或双方开始怀疑最初的选择;有些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失去了优势等,这些状况会将中年人压得喘不过气来。调适不当,就会遭遇人们常说的“中年危机”,生活陷入混乱。
8.孩子离家独立生活
一些父母不能适应孩子离家后的生活,随着孩子离开家庭,由于夫妇一起养育孩子所掩盖的婚姻问题或许重新浮出水面。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离开可能会导致婚姻冲突加剧,或者因为生活变得空虚和无意义而感到沮丧和孤单。
对于中年人,更年期的时间并不确定,随着身体的变化,加之有些外界刺激,使得人的心理也会产生变化,因此,有些人在更年期时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这个时期,很多家庭都要面对年迈父母离世的重要事件。中年人的哀伤常常不愿说出口,压在心里独自承受,有些人会因此产生心理及生理方面的问题。
9.晚年生活
一些老人退休后,不能适应失去原来的地位与价值感的生活,引发生理及心理方面的问题。老年男性在这方面尤其需要注意。
很多老人由于身体允许,会帮助子女照顾孙辈,由此引发一系列与年轻人观念上的冲突。另一些老人则会因子女距离过远,成为“空巢”老人,要面临更多需要独立应对的困难。
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老人要面对自身的疾病、老迈和死亡等,要面临失去朋友、亲戚、配偶甚至子女的人生重大丧失问题。
老年期受到心理应激时,常会焦虑不安、敏感多疑,一些慢性病也会引发心理方面的问题。
(《家庭心理健康手册》 主笔:师晓霞 中国妇女出版社授权 请勿转载)
【心理百科】因孩子性格引发心理困扰的应对策略2023-11-02
年轻人爱上MBTI:是心理学还是“新玄学”2023-11-02
心理问答 | 不要把结果作为目标,要把目标变成你做了什么2023-11-01
为什么害怕拒绝别人?把握三原则,勇敢说"不"2023-11-01
探索“传统文化+”心理育人模式 上海中医药大学升级心理必修课2023-11-01
多方携手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专访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张燕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