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想要自杀 我们能做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3-06-20 08:48:4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作者:苍鹭近年来,年轻人轻生离世的消息,不时以令人心痛的方式见诸报端。对此,人们总忍不住去想:社会能否做些什么,挽救这些生命于“为时晚矣”之前?关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对名为“自杀干预”的社会概念并不陌生。提起自杀干预,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很可能是轻生者在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被电话另一端的接线员“极限劝服”的戏剧化场景。然而,更加理想、更加科学的自杀干预过程,往往是平静的,注重防患于未然。
想要及时觉察他人的自杀风险,必须对一些信号保持必要的敏感。这些信号包括悲伤、绝望、孤独、无助等负面情绪,对生活失去兴趣的冷漠表现等。与此同时,忽然开始关注和谈论死亡与自杀相关的话题,做出各种危险行为,主动和身边人说告别的话等,也是典型的“警示红灯”。值得注意的是,哪怕是接受过系统训练、完成过有效干预的专业人士,也无法完全准确地预测自杀风险。作为没有接受过训练的普通人,在了解到这些危险信号之后,最稳妥的思路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发现身边的亲朋好友“状态不对”,很可能会先试着兜兜圈子,探探对方的口风。然而,在评估自杀风险并且做出干预这件事情上,“打直球”往往比旁敲侧击更加靠谱。如果我们担心身边的人有自杀风险,可以直接问对方,“你是不是在考虑自杀或者结束生命?”这个方法虽然听起来有些突兀,不符合大多数人社交时的习惯,但它能非常有效地打破“自杀”这个话题在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禁忌感,让对方知道即便坦率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也不会被误解或污名化。
我们只有了解到对方真实的想法和计划之后,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干预,并为对方提供支持。有人也许会担心,这样主动提及自杀,会给对方“提醒”,反而增加风险。但事实上,不具诱导性的中立提问并不会造成困扰,回避和遮掩的态度才更可能让我们错过干预的良机。就算实在放不下心,我们在询问之后,也可以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关心。
当考虑自杀风险时,健康的社会关系和令人愉悦的社交生活是重要的保护因素。因此,如果身边的人明确透露出自己在思考死亡和自杀,我们最好不要慌张,而可以感谢对方的坦诚和信任,并鼓励对方寻求专业帮助。作为亲人或朋友,普通人未必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但是,亲近的人可以引导有自杀意图者预约心理咨询、拨打危机干预热线,或是到正规医院的精神科挂号。在对方得到专业帮助之前,我们可以尝试询问对方有没有具体的计划和手段,如果对方愿意说出具体的计划,我们可以暂时帮对方收起相应的自杀工具,在短期内直接控制风险。
如果身边的人表示自己偶尔会想到死亡和自杀,但是并没有明确意向和具体计划,理性上也并不打算这么做,我们除了鼓励对方去和专业人士谈一谈之外,还可以进行简单的预案工作,比如询问对方压力大的时候会通过什么方式解压,沮丧难过的时候能够做些什么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哪些可以信任的人可以敞开心聊聊天等。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也会让来访者讨论并且写下自己在负面情绪下可以做的事情,以及可以联系的家人朋友。相比于让对方做出“不自杀承诺”,这种干预方式更具合作性,也更能支持对方看到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也可以试着和对方作出约定,“如果有一天你开始有意向结束生命,甚至开始设想可能的计划和手段,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个体的自杀风险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外部生活事件和内在心理活动而发生波动,这样的约定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监控自杀风险,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人类的共情本能,让我们能够感知他人的情绪,发自内心地关怀身边的人,并和一些人建立起真实而深刻的联结。然而,共情能力也会让我们因为目睹、听闻他人的困境和伤痛,体验到压力等负面情绪,尤其是当我们得知他人的自杀倾向时,难免会受到巨大的心理冲击。这时,除了积极应对、提供支持之外,也要记得去做一些让自己感到开心的事情,毕竟,照顾好自己,是有效帮助别人的重要前提。
(作者系心理咨询研究者)
【心理百科】因孩子性格引发心理困扰的应对策略2023-11-02
年轻人爱上MBTI:是心理学还是“新玄学”2023-11-02
心理问答 | 不要把结果作为目标,要把目标变成你做了什么2023-11-01
为什么害怕拒绝别人?把握三原则,勇敢说"不"2023-11-01
探索“传统文化+”心理育人模式 上海中医药大学升级心理必修课2023-11-01
多方携手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专访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张燕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