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理学连接人类内在世界”——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超个人心理学专委会成立
发布时间:2025-11-05 10:18:06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吴凡11月2日,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超个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成立仪式上,来自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与艺术等领域的学者共聚一堂,展开了一场关于意识潜能与灵性成长的深度对话。
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理事长李同归在开幕致辞中指出,积极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可以为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假设提供严谨的验证,确保其发展不偏离科学轨道;而超个人心理学的广阔视野,则能为积极心理学注入更深厚的哲学根基与终极关怀。未来,专委会的使命重大,应该着力于理论创新、方法交叉、实践引领的三个领域。

11月2日,出席成立仪式的嘉宾们。
超个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心理学开始从“积极”迈向“超个人”阶段——从关注幸福与效率,转向探索意识、灵性与人类整体的存在状态。其宗旨是:“以人为本,超越自我;塑全人人格,促社会和谐;倡导文化互鉴,助力世界安通。”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郑日昌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郑日昌教授作为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总顾问、超个人心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结合自己的体验指出:心理学的未来在于科学理性与灵性体验的深度融合。他呼吁更多学者、教育者与心理实务工作者加入探索,让心理学重新成为连接人类内在世界的桥梁。
北京大学医学部正念教研组负责人的曾静博士以《觉知之旅——从自我到超越》为主题,带领听众回到“当下的觉知”。她指出,心理成长不仅仅是认知的进化,更是一种灵性的苏醒——当人能与内在自我深度连接,疗愈便自然发生。

朱彩方教授发言。
美国索菲亚大学超个人心理学博士项目主席朱彩方教授以《超个人心理学的兴起与现状》为题,分享了这一学科如何在东西方融合中不断发展。他强调,东方文化中对“心”的理解与西方心理学对“意识”的研究正在形成互补,而中国将成为未来超个人心理学的重要土壤。

平心教授发言。
北京舞蹈学院及泰国班颂德皇家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平心教授则从艺术与心理的交汇出发,以《从艺术心理学到超个人心理学》为题,分享了艺术表达如何帮助人突破理性的边界,进入意识的流动。他提出的“全脑模型”与“优势脑测验”引发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

超个人心理学专业委会副秘书长陈晶现场主持。
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超个人心理学专业委会副秘书长陈晶谈到,“我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职场人容易陷入‘过度奋斗’的状态,思绪繁杂、创造力下降。我们可以使用冥想或意识扩展训练,帮助他们暂时放下压力,让内心沉静下来,提升工作效率——这正是超个人心理学在企业创新中的体现。”(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吴凡)
评论|规范心理类直播,给求助者带去更多光亮2025-11-05
心理观察|网络心理直播课,能治好你的创伤吗?2025-11-05
中南大学“道学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揭牌2025-11-04
全国首届道学与心理健康学术研讨会:探索中国特色心理疗愈之路2025-11-04
“治心”而“身安”——现代心身医学揭示《管子》的生命智慧2025-10-30
心理公开课 | 青少年情绪危机,家长应平衡应对2025-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