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原创

亲密关系 | 为什么他们更爱“姐姐型”恋人

发布时间:2025-09-01 14:58:36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祝捷

爱上“姐姐型”恋人,既是心理需求的映射,也是婚恋观、快节奏社会追求高效情感体验的产物……

文 |祝捷

在当下婚恋选择中,越来越多的男性更倾向于选择年长女性,主要原因包括“姐姐对婚姻的紧迫感较低,更注重情感磨合”等。我们从心理和社会等相关维度展开分析,来看看“姐姐型”伴侣偏好的成因及其社会意义。

多重心理需求驱动的选择

情感成熟度的吸引,早期依恋关系的延续。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在《依恋与失落》中提出的依恋理论指出,婴幼儿期与主要照料者(通常是母亲)的互动模式会影响成年后的亲密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通过“陌生情境实验”进一步将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访谈发现,早期安全型依恋的男性(约30%)倾向于通过“姐姐型”伴侣,重温早年依恋中的温暖感;而焦虑型或回避型依恋的男性(约70%)则更希望通过姐姐的成熟与包容,弥补早期情感缺失。

资源互补,社会性别角色的心理补偿。

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初入职场的年轻男性(尤其是22~25岁群体)面临较大压力,因此更倾向于选择职场经验丰富的“姐姐型”伴侣。一位互联网从业者表示:“姐姐能在工作上指导我,比如写周报、应对领导,这种‘职场导师’式的帮助让我更快适应职场。”

婚恋观与时代背景的影响

婚恋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传统社会以家族延续为核心,婚恋更注重传宗接代,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个体意识的觉醒,现代人更注重恋爱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种观念转变使得“姐弟恋”在社会层面获得了更广泛的接受度。

快节奏社会下对高效情感体验的需求。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姐姐型”恋人因情感成熟、社会经验丰富,能够帮助男性更快建立情感默契,进入稳定的恋爱关系阶段。这种“高效情感体验”符合快节奏社会中人们对情感的需求。

综上所述,偏爱“姐姐”不仅反映了当代男性在亲密关系中的情感和心理诉求,也体现了社会观念的变化对于个体婚恋选择的影响。

(祝捷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心理师,中国心理协会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外聘高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网心理中国特约《婚姻与家庭》杂志供稿 心理中国网址:http://psy.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