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思维牢笼?“三管齐下”破解强迫症的生存指南
发布时间:2025-08-21 13:46:28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杨文、石荣一位22岁的大学生,每天被迫花数小时反复查看网上的心理疾病的负面评价,明知毫无意义却无法停止。这背后是强迫症在作祟。今天,我们来解析这种“精神牢笼”的破解之道。
这类患者往往陷入三个恶性循环:
第一,思维陷阱,他过度关注负面信息;
第二,行为模式,他会进行强迫性搜索,情绪上得到短暂的缓解,之后他会体会到更强烈的焦虑情绪;
第三,这类患者一般都有遗传素质,也就是说他的两系三代内的亲属可能有焦虑特质,患者幼时也有焦虑的表现,比如说有啃指甲、拔头发、怕黑怕高等表现。
打破循环需要“三管齐下”:
第一,生物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药物。物理治疗主要指深部经颅磁刺激治疗,一般需要做30次及以上。
第二:心理攻坚,也就是心理治疗。患者需要主动接触引起他焦虑情绪的内容,但停止反复搜索等检查行为;
第三:环境重塑。患者应暂停学业或工作,专注于治疗,同时建立运动习惯。
强迫症治疗如同驯服野马。既需要缰绳(药物),也需要训练(心理治疗),更需耐心!早期有效的干预,可使60%患者得到显著改善。
专家:刘光亚,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抑郁症科主任、主任医师 (潇湘晨报通讯员 杨文、石荣)
心理中国论坛 | 顺应自然,因性而为:向道家学习缓解焦虑的智慧2025-08-21
从“县域实践”看未成年人心理防线攻坚实录:如何守护少年的你?2025-08-20
日媒:民调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愤怒人群数量显著增加2025-08-20
心理专家:“四步法”教你摆脱情绪内耗2025-08-20
心理话题 | 解密梦境:大脑自带的心理疗愈程序2025-08-18
从“心结”到“心解” 心理服务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