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小伙多次急诊看“心脏病” 医生却诊断是心理疾病“惊恐发作”
发布时间:2025-08-14 10:22:15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杨蔚然20多岁的艾先生(化名),最近经历了一场“生死劫”——反复出现胸闷、心绞痛、呼吸急促,甚至伴随强烈的濒死感,可每次疾病一发作赶到急诊中心,心电图和抽血结果每次却又一切正常。更奇怪的是,回家后症状再次卷土重来,还新增了手抖、干呕、四肢麻木等表现。辗转心血管科住院检查仍无异常,最终医生建议艾先生:去心理门诊看看吧。
“随后经过医生问诊和相关检查,真相是,患者因急性焦虑引发的‘身体警报’。”湖南航天医院心理门诊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张拯平今日介绍了这个心理性的典型病例,通过对其进行详细问诊、身体检查,发现艾先生的症状其实是“惊恐发作”,是急性焦虑症的典型表现。
张拯平介绍,急性焦虑症会突然让人触发强烈的恐惧感,并伴随心悸、出汗等躯体症状,极容易被误认为是心脏病发作。其实,这是大脑误判危险信号引发的“身心连锁反应”。随后,医生对患者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药物及行为治疗,一周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目前,患者的病情基本稳定。张拯平表示,惊恐发作虽不致命,但如果长期放任不管,可能引发慢性焦虑,需及时干预。
什么是惊恐发作?张拯平介绍,其典型特点是,会突发强烈恐惧,在10分钟内达到高峰,常伴胸闷、头晕、失控感等躯体症状。分析其诱因,可能与遗传、压力、创伤事件或不明原因有关,女性发病率略高。惊恐发作与心脏病发作有明显的不同,惊恐发作在检查时,通常不会发现器质性异常。而心脏病发作,一般可以通过查体、心电图、X线检查、心脏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检查等方式检查,心电图这种检查方式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能够检查心率是否出现异常;通过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方式,能够查看到心脏功能异常或者是结构异常;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够检查患者心脏内部是否出现血栓、钙化灶、肿瘤等异常情况,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脏血管病变。
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惊恐发作?张拯平表示,首先,可采用即刻缓解方法,进行深呼吸,用4-7-8呼吸法,即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其次,需要采用长期管理的办法,如药物治疗,在遵医嘱的前提下,服用抗焦虑的药物。此外,还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患者打破“恐惧循环”。其他方面,还应注意规律运动、减少咖啡因的摄入。
“有心理疾病及心理困扰的人群,不要讳疾忌医,可找精神心理卫生科的医生帮助缓解症状。”张拯平介绍,如受焦虑、抑郁、强迫、应激、睡眠、躯体化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困扰的人,以及有人际关系冲突、自卑、自我心理探索等心理疾病困扰的人,均可就诊于医院精神心理卫生科,各年龄阶段人群都不限。目前遵循生物-心理-社会诊疗模式,提供智能化心理软件做自评量表及他评量表,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需门诊挂号预约),以及无痛、无创的物理治疗(经颅磁)等。(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张璋)
破解心灵治愈的密码: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之路2025-08-15
实证疗效告诉你 认知行为疗法帮我们应对哪些“心病”2025-08-15
20岁小伙多次急诊看"心脏病" 医生却诊断是心理疾病"惊恐发作"2025-08-14
国内首创!上海市医师协会成立音乐与艺术疗愈专委会2025-08-14
想要疗愈却总"受伤" 透视野蛮生长的疗愈经济2025-08-14
心理中国论坛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实践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