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原创

迎接大学开学季 大学新生“防内耗”自救指南

发布时间:2025-07-15 14:50:53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农恒、刘泽、安馨蕊、曹漫宇


金秋九月,大学新生即将怀揣憧憬踏入大学校园。

告别熟悉的高中模式和家人陪伴,大学意味着全新的环境、人际关系和挑战。心理学家指出,这种“人生转型期”需要耗费巨大的心理能量去适应。如果此时再叠加以下常见的“内耗源”,精力就会被更快掏空:

1.“选择恐惧”大爆发

选课纠结:面对琳琅满目的选修课,既想学感兴趣的,又怕难度太高挂科,还想兼顾未来就业……反复比较,难以抉择。

社团选择迷茫:各个社团招新如火如荼,什么都想尝试,又担心时间冲突或能力不足,在“加入哪个”和“要不要加入”之间反复横跳。

生活琐事决策:小到一日三餐去哪吃、和谁吃,大到如何安排每月生活费,这些以往可能由父母包办的事情,现在都需要自己独立决策,无形中增加负担。

2.“社交焦虑”升级版

宿舍关系磨合:来自五湖四海的室友,生活习惯、作息时间大不相同。担心打扰别人或被别人打扰,想表达不满又怕破坏关系,内心戏十足。

融入集体恐慌:班级、同乡会、新生群……看着别人似乎很快打成一片,自己却不知如何开口,担心说错话“社死”,害怕被孤立。

“比较心”作祟:发现身边同学多才多艺、家境优越、谈吐不凡,容易陷入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太普通了?”“他们会不会看不起我?”

3.“未来迷雾”与“完美枷锁”

专业认同摇摆:对所学的专业了解不深,或发现与想象有落差,开始焦虑“学这个以后能干嘛?”“我是不是选错了?”

学业期望压力:高中可能是佼佼者,大学里高手如云。担心跟不上进度,害怕第一次考试就“翻车”,给自己设定过高的完美目标,反而不敢行动。

时间管理混乱:突然拥有了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既想学习又想社交还想娱乐,缺乏规划,导致效率低下,事后又懊恼自责。

真实案例:小林“内耗”的一周

小林,大一新生。

周一:纠结选修课到深夜,系统关闭前最后一秒才仓促提交。

周二:鼓起勇气参加社团面试,结束后反复回想自己的表现,觉得糟透了。

周三:室友晚睡打游戏影响休息,想提意见又怕被讨厌,憋着不说自己生闷气。

周四:看到同班同学在朋友圈晒小组讨论的“高光发言”,觉得自己口才差,更不敢在课上发言了。

周五:本该复习预习,却因前几天的疲惫和焦虑刷了一天手机,晚上又陷入深深的自责……

一周下来,课没听进去多少,人已累得够呛。

给大学新生的“防内耗”自救指南:

别让内耗偷走你美好的大学初体验!试试这些方法,给自己的心理能量“充电”:

1.接纳“不适应感”:这是正常的!告诉自己,从高中到大学的巨大转变,任何人都会经历一段适应期。允许自己有不完美、有迷茫、有焦虑,不必强求立刻如鱼得水。

2.化“大选择”为“小尝试”:

选课/社团:别指望一次选到“最优解”。优先选1-2门真正感兴趣或必修关联度高的课,加入1个最吸引你的社团。给自己设定“试错期”(如一个月),体验后不合适再调整。行动比空想更能减少焦虑。

生活决策:小事快速决断(比如午餐,给自己10秒做决定),减少能量消耗。大事(如时间规划)先列出选项和利弊,设定一个决策截止时间,到点就选一个执行。

3.建立“社交舒适区”:

主动一小步:从微笑、打招呼、简单自我介绍开始。不必追求立刻成为“社牛”,找到1-2个感觉比较投缘的同学深入交流即可。

真诚沟通(宿舍):用“我感受+具体事件+期望”的方式温和表达(如:“我晚上睡的比较早,你们玩游戏的声音稍微小一点,我会睡得更安稳,谢谢啦!”)。大部分冲突源于缺乏沟通。

专注自己的赛道:减少无意义的横向比较。每个人的背景、起点、节奏都不同。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欣赏他人的优点但不盲从。

4.拥抱“完成主义”,破除“完美主义”

学习:大学知识体系庞大,先求“理解”和“跟上”,再求“精通”。课前快速预习,课上抓重点听,课后及时梳理。允许自己暂时有不懂的地方。

行动优先:与其担忧“做不好”,不如先“开始做”。比如准备课堂发言,先列出几个要点,大胆说出来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完成带来的信心会激励你下次做得更好。

5.打造你的“能量补给站”:

规律作息是基石:尽量保证充足睡眠,定时吃饭。身体状态直接影响心理能量。

找到放松方式:运动(操场跑圈、打球)、听音乐、写日记、给家人朋友打个电话……找到能让你快速放松的小活动。

善用资源:大学心理中心是宝藏!很多大学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如果感到情绪持续低落、焦虑难以缓解、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不要犹豫,主动寻求专业帮助。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也很有价值。

正念小练习每天抽5分钟,安静地感受呼吸,或者专注地吃一餐饭,把飘走的思绪轻轻拉回来,让大脑“重启”。

记住:大学是探索和成长的舞台,而非一场必须完美的演出。减少情感内耗,就是为你的大学生活腾出宝贵的心理空间,去学习、去体验、去犯错、去结交朋友、去发现真正的自己。适应需要时间,善待自己,你比你想象的更有力量!

作者:农恒、刘泽、安馨蕊、曹漫宇 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心理健康中心 中国网心理中国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