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公开课丨关注PTSD:抚平突发事件后的心伤
发布时间:2024-05-11 09:16:40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辛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民警在执行任务时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日益增加。他们不仅要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还要承受因工作而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在目睹尸体、袭击、重大车祸现场等,容易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冲击。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困扰,常被误认为是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受其困扰。然而,事实上,90%的PTSD患者都是虐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和其他创伤事件的幸存者。民警在执行任务时会遇到更多突发事件,意味着面临PTSD的风险会更高。
PTSD是指在遭遇异乎寻常的威胁或灾难后延迟出现并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虽然医学界对它的发生原因还没有定论,但专家普遍认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由经历或见证恐怖事件而引发的心理健康疾病。警察是和平时期危险最大、牺牲最多的职业,作为传统印象中的“铁汉”,民警很少会向他人倾诉自己的心声,只会自己慢慢忍受。大多数经历了创伤性事件的人有可能出现在短时间内无法应对的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适当的自我护理,情况一般会逐渐好转。如果症状加剧,持续数月或数年,并且干扰了身体机能,则可能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能会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和焦虑情绪。例如在工作中原本能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专注度,但在PTSD的影响下,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经常不自觉地游走,难以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或者原本在面对紧急出警提示时,本能够保持相对平静的心态,但现在却可能会因为一点小动静或声音而受到惊吓,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
主要表现为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主要表现为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还可能表现为抑郁情绪、自伤或自杀行为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数天至6个月内出现,并可能持续1个月以上,有的可能长达数月或数年。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表现并非必然意味着有PTSD,最终的诊断需要由专业的心理或精神科医生进行评估。因此,请避免随意给自己或他人贴标签。
学会接受和辨识自己的情绪反应是一项重要的心理技能。当目睹社会事件,感受到情绪起伏波动时,首先要理解:“目前我出现这种情绪是因为我此时此刻看到的东西”,并告诉自己:“这是人在面对异常情境时的正常反应,它需要时间去平复。”
当面临如高度警觉、闪回、梦境重现等PTSD的三大核心症状时,可以积极尝试自我调节。例如在闪回或受到惊吓后进行一个深呼吸稳定情绪,也可以在休息时间通过冥想来集中精神,放松身心。
在处理完现场任务后,民辅警可以主动寻求注意力的转移,避免过度沉浸在现场和相关的新闻报道中。此刻,我们可以暂时将手机中的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软件关闭,这些平台往往会充斥着大量的现场照片、视频和讨论,过度接触这些内容可能会触发不必要的情绪反应,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让自己从持续的信息输入中抽离出来,还精神一片宁静的净土。
除此之外在处理完紧张而繁重的工作后,可以参与自己喜爱的运动和爱好缓解情绪,促进身心的放松与恢复。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自我疗愈方式,它不仅能帮助释放身体内的压力激素,更能刺激身体分泌内啡肽等愉悦激素,从而有效缓解紧张情绪和焦虑感。可以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提升情绪状态,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创伤事件。
一个健康、平衡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内心安宁与满足的源泉,也是我们与社会和谐共融的基石。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我们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工作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同时也让我们以更加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和拥抱生活的美好,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活力。(警苑心语)
如何面对创伤性记忆?——情绪性记忆的定向遗忘2024-05-11
多地开设“中高考心理减压门诊”,家长、孩子都能看2024-05-10
心理聊吧|当代年轻人,垮还是不垮?2024-05-10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陕西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印发2024-05-10
新疆兵团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成立2024-05-10
大咖谈“心疗” | 亲子回应方式的谬错与正解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