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心疗” |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亲子回应方式的谬错与正解
发布时间:2024-05-10 08:25:00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伍新春如果随机在街头采访一些父母,询问他们:“你对孩子最大的期待是什么?”父母们十有八九会回答:“我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如果继续追问:“你会如何帮助孩子获得健康?”父母们大概率会说:“让孩子吃好,睡好,运动好。”如果仅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说,父母这样回答没问题。然而,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仅包含生理健康,还包含心理健康。
在父母“吃好,睡好,运动好”这个回答背后所映射出的其实是父母潜意识层面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视。
《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的数据显示:2020年的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4.6%,并且检出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上升。小学阶段的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初中阶段的检出率约为三成,高中阶段的检出率接近四成。这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既是一种揭示,也是一种呼唤,呼唤父母、老师,乃至整个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满足必须给予关注和重视。而共情陪伴恰恰是满足儿童心理需要、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不二法门。
家长常用的回应方式
在我2022年10月出版的《最爱不过我懂你》这本书里,有一个案例能够很好地说明一点。该案例是这样的:
牛牛的生日到了,妈妈为他定制了一个漂亮的生日蛋糕。牛牛很兴奋,取到蛋糕以后,非要自己拎。妈妈拗不过,也就随他了。牛牛拎着蛋糕一路摇来晃去,妈妈不停地提醒他要拿稳了。回到家以后,牛牛一边招呼爸爸,一边迫不及待地让妈妈把蛋糕拆开。只是,在盒子打开的那一刻,牛牛傻眼了,盒子里的蛋糕已经严重变形,连上面的奶油小汽车都散架了。看着眼前面目全非的蛋糕,牛牛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书中列出了家长常用的六种回应方式:
● 你都几岁了?已经是大孩子了,坚强一点。蛋糕已经坏了,哭也哭不回来了。
● 我都说了不让你提,是你自己非要提!自己对后果负责吧!
● 别哭了!妈妈等会儿让你看动画片,好不好?
● 都怪妈妈,刚刚不应该让你提的。妈妈马上带你再买一个去。
● 再哭,我把蛋糕给你扔出去了啊。
● 最喜欢的生日蛋糕坏了,你一定很难过吧。我也很遗憾。当坏事出现,换一个角度看看,我们有什么办法找它美好的一面?
这六种回应方式分别对应着讲道理、指责、讲条件、宠溺、恐吓、共情等六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而不同的教育方式又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第一种:讲道理
这是几乎所有家长最钟爱的方法,但著名教养家卢梭曾说过,讲道理是最无用的教育方法之一。一方面是因为,当孩子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他所有的感官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即便父母说得对,孩子也听不进去。另一方面,如果父母经常性地只围绕“事”的是与非跟孩子互动,而忽略了“情”的甜与苦,那孩子内心世界可能会变得冰冷,感受不到爱和温暖。因为他的情绪不被看见,或者总是被否定,那他将来也难以做到很好地面对和处理自己或他人的情绪。
第二种:批评指责
“我都说了不让你提,是你自己非要提!自己对后果负责吧!”假设你是牛牛,听到父母这样说,你会有什么反应?有没有一种父母正在往你伤口上撒盐的痛苦感?
选择该回应方式的家长可能会有这样的心理:一方面,希望孩子马上停止哭闹,孩子哭会引发父母的无助感,让父母感到烦躁;另一方面,想要借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可能隐隐地还有一种“让你不听话,知道后果了吧”的“幸灾乐祸”。
只是,在孩子沉浸在难过状态时,这种带着指责口吻的回应并不能帮到孩子,只会让他的消极情绪加剧,让他从单纯的难过转变为深深的懊悔和自责。他可能会在自我认知上给自己扣一顶“我很没用,什么都做不好”的帽子,长此以往,自信消弭,变得越来越自卑、怯懦。而父母“只有听话,才不会做错事”的暗示,也可能会在孩子心里生根。如果经常被类似的刺激浇灌,就会慢慢发芽,让孩子做事畏首畏尾、没有自我、没有主见,不敢承担责任。
第三种:讲条件
这是一种逃避型的回应方式。父母这样去回应有可能是希望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孩子快速带出负性情绪。这样的方式偶尔用一下是没有问题的,但并不适合长期使用。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以忽视孩子的情绪为前提的逃避,让孩子丧失了认识情绪、理解情绪、处理情绪问题的机会,不利于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第四种:宠溺
相比较而言,这种回应方式在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并不是不存在。我在幼儿园进行共情陪伴项目的教师培训时,就曾听老师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孩子由奶奶接送,有一次孩子自己跑得急,没留意,撞在车门上。奶奶就一边拍打车门,一边说,“都是车门不好,把我宝宝磕疼了,奶奶帮你揍它。”
当家长过于宠溺孩子,不忍孩子经历负面情绪的“痛苦”时,往往要么把责任揽在自己的身上,要么推给其他人或物,把孩子的责任摘得干干净净。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慢慢形成一种“我的感受和需要最重要”的认知模式,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论发生什么,都认为是别人的错。毫无疑问,这样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会遭遇很多困难,身边的人常常会绕着他走,他也很难收获健康的友谊。
第五种:恐吓
这是很多父母在对孩子的情绪感到无能为力、恼羞成怒时的回应方法。这种生硬的方式不但不利于孩子情绪的纾解,还会让孩子感到茫然无措,感到不被爱,会严重损伤孩子的内在安全感,破坏亲子关系。
从小被恐吓、打骂的孩子,长大后可能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过于胆小,不敢展示自己的力量;另一个极端则是变得冷酷无情,甚至用打骂的方式对待身边的人,甚至会引发代际传递,在亲子关系上形成恶性循环。
第六种:共情
共情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概念,指的是和他人一起感受、在情感上分担他人的遭遇,将自己与他人相联系的情感性应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共情是心理咨询和有效教育中最高级的咨询技术和教育艺术之一。研究表明,真诚而准确的共情,往往会对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使来访者感受到安全与自由,进而促进咨询效果的产生。
共情陪伴是最佳选择
这一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适用。能够被准确共情的人往往会感到被理解、接纳与尊重,从而内心感受到温暖、舒适、安全与放松,也会更加信任对方,更容易接受对方的观点。所以,虽然一句“最喜欢的生日蛋糕坏了,你一定很难过吧”并不能让孩子马上停止哭泣,但是它能让孩子感觉到我是被理解的,我的情绪是被允许和接纳的,他的内心会感觉到安全。
根据“三重脑”理论,孩子只有本能脑感觉安全、情绪脑得到放松,视觉脑才能恢复工作。在教育中,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亲子教育,“同频”都是非常关键的,没有同频,再正确的道理都是对牛弹琴。共情就是让父母、老师跟孩子“同频”的最佳方式,是实现亲子、师生高效沟通的桥梁。
如果父母、老师经常对孩子共情,便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润泽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被理解、接纳的安全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们更容易对自己产生接纳与认同,也会更积极、主动地完善自我,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能够有效地平衡人—己、人—人、人—事、人—物之间的关系,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而这些正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体现。
当然,共情并不是简单的一句“我理解你”。共情陪伴是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从理论的层面,它包含着深厚的底层逻辑和丰富的内在要素;从操作层面,它又包含了“四层三环五步”。在《最爱不过我懂你》这本书里,都有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在关系中,当两个人之间情感之门是敞开的,任何问题都是小问题;如果这扇门关上了,那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好的关系远远胜过好的教育。而建立良好关系的根本,就在于共情。共情是给了父母、老师一个新的视角、一种有效方法,让成人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给予孩子合理、恰当的支持,让孩子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中国网心理中国特约《心理与健康》杂志供稿 网址:http://psy.china.com.cn/)
心理咨询室 | “喜欢”被人欺负的男孩2024-05-21
专家学者齐聚蓉城 “心声态”健康生活与疗愈文化大会启幕2024-05-21
大咖公开课丨祝卓宏:自我觉察,正念养育2024-05-21
亲密关系 | 7种迹象,让你识破心理操控2024-05-20
第二届国际心理咨询与治疗高峰会:探讨精神分析等三大流派整合2024-05-20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心理治疗学院成立 打造人才培养孵化平台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