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热点观察

热点观察 | “心理学+AI”:剑指何方

发布时间:2024-04-23 08:30:00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吴国宏

心理学科的研究与发展不仅能直接带动一所大学的整体科学研究水平,更能在各级学生培养和人才的输送上发挥关键作用。综合性大学成立独立建制的心理院系,不是“赶时髦”“吸引眼球”,而是一种必然趋势。

4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宣布成立心理学院。据媒体报道,在学科布局方面,该学院将重点聚焦临床与健康心理学、脑与认知科学、管理与社会心理学三大方向,通过开展跨学科研究教学,展现“心理学+人工智能”的学科特色。

高等学府成立独立建制的心理学院,又在心理学科中引入人工智能,上海交大此举备受业界关注。我们该如何解读其背后的发展指向呢?

心理学的科学性与定位曾长期存在争议

心理学到底是不是一门科学?这是社会一直以来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如果硬要对心理学进行划分定位,那到底是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呢?恰恰由于心理学的独特性和跨领域性,人们长期以来对其产生误解,或将其放在“四不像”的科学边缘,或将其列入庸俗化、妖魔化的伪科学之列。

困扰人类的三大终极谜团——宇宙、生命和意识(心理)的本质及其来龙去脉,对应的学科分别是宇宙科学、生命科学和心理科学。三类学科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意义,终极来看甚至是可以彼此贯通的。

但和前两者相比,心理学似乎有着某种“先天不足”。首先,心理学研究受到道德与操作的限制。因为研究的对象是人,不可能不考虑伦理限制随意摆弄或操纵被研究者。心理学家不仅要考虑研究对象的身体不受伤害,还要维护他们的尊严和价值:不能不顾研究对象的安危随意开颅,去探测正在进行心理活动的大脑所发生的变化;也不能违背个体意愿,将其放置于某种特定情境之下观察其反应变化。其次,心理学研究缺少既可以有效提供数据又能保护被研究者的合适方法。只有当科学发展达到相当水平之后,心理学的研究才可能实际开展。比如,只有当脑电(EEG)和各种扫描成像技术得到实质性发展,心理学家才可能通过脑电记录和成像的方法,获得心理加工和行为过程的有关参数,对人的心理加以量化描述。

多年来,心理学家主要从神经科学、心理过程和行为、社会文化、算法等层面切入心理学研究,当代心理科学正是这四个相互联系又彼此呼应的层面的交响。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长足发展,人的思维加工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来加以研究: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如果某个算法程序解决了人们日常面对的问题,那这样的算法也可能在人的头脑中运行,从而揭示人的思维加工细节;另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可以参考人在信息加工时的基本算法来编写复杂的程序,通过机器的算力和执行来达成人所不及的工作。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有可能揭示心理的奥秘,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

综合性大学成立独立建制的心理院系是大势所趋

实际上,无论是中国的顶尖综合性大学,还是国外的知名综合性大学,都缺少不了心理学科的设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心理学也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北京大学、杭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先后成立了5个心理学系,重新组织修订了全国心理学学科规划,各种专业会议和学术活动也逐步开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上海交大成立心理学院,我国高校中的心理学部、院、系已达360余个,中国心理学会在册的个人会员达25000余人。中国心理学会还按心理学各分支学科设立了43个专业委员会(含1个筹委会),设有13个工作委员会,以及2个期刊编辑委员会,蔚为大观。

自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学科体系和专业性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如今,欧美的综合性大学普遍设有心理学系,很多学校甚至不止一个心理学系——除了具有基础学科特点的心理学系外,在教育学院中一般还设有与儿童发展和教育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系,在健康和医学领域还会设有与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健康维护相关的医学心理学系等。

此外,心理学的身影还在传播学、管理学、司法、消费行为学、人机交互等与人相关的各个领域频繁出现。其专业发展不仅本身就具有极高的价值,还会对上述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心理学科的研究与发展不仅能直接带动一所大学的整体科学研究水平,更能在各级学生培养和人才的输送上发挥关键作用。这样看来,上海交大乃至未来更多综合性大学成立独立建制的心理院系,不是“赶时髦”“吸引眼球”,而是一种必然趋势。

举个例子,打开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脑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大数据研究院、管理学院甚至是中文系的网页,都能轻易找到心理学留下的“痕迹”。这些院系依托各自的学科优势,有的与心理学关注相同的对象,有的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实验和技术方法。总之,都在以各种方式进行着心理学的研究。对于这些学科来说,加入心理学的元素,就意味着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原因主要在于心理学是指向人的,只要学科是关于人的就需要对人加以研究。

心理学与人工智能如何相互激发携手共进

当前,心理科学正日益成为各学科衔接的理想平台之一。包括斯坦福大学李飞飞教授在内的一批学者,并不完全看好Open AI的ChatGPT系列。相比于人工智能研究的大语言模型,他们更倾向于计算机视觉及模式识别模型,李飞飞教授更有“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的提法。大语言模型下的“生成性”,更多是在输入大量语料并进行海量训练之后,对在特定语境中某一特定词之后可能衔接的词汇作概率的判定和选择,这显然与人的思维加工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而通过视觉等感官将外界信息接收,转换成大脑可以处理的信息单元,并以此作为思考和判定的基础,通过语言等符号系统向外输出,这是人在认识和反映世界时的模式。以人为本的第一层意思就是以人为“样本”。因此,上海交大心理学院以“心理学+AI”为抓手,可谓“正当时”。

上海交大的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学科的实力非常强劲。然而,如果仅依赖计算机科学或工程学的发展来推动人工智能研究,很可能会遭遇研究瓶颈。既然是“人工”智能,就不应该绕开人——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概念形成、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判断决策,这些才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题中之义。尽管大语言模型导向的人工智能研究动辄出现“强化学习”等心理学用语,但那还是计算机科学家主导下的借用。通过上海交大成立心理学院,业界看到了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齐头并进发展,辅以工程实现,相互激发,相互成就的可能。

以人为本的第二层或许才是其真正的含义——把人当成目的,而不是手段。所有对人心理和行为的描述、理解和预测都不是为了控制人,使之成为一架操作精准、服从管教的机器,而是致力于人的自由和幸福。上海交大心理学院将心理学和大健康相结合作为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健康不止于字面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还包含了公民层面的良好道德与社会适应。因此,大健康服务的不仅是针对疾病区患者的心理矫治、亚健康灰色区人们行为和理念的纠偏,更在于对广大主流人群的心理赋能。

时代中的每一个人如何达成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内心的和谐?如何在充满变化、不确定的时代中保持心理的平和淡定?如何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担负起各种理应承担的责任?只有放在心理学的平台来加以探讨,借助强大的心理科学基础研究,才能把深入人心的应用做到最合适。

此外,心理学还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的滋养。因为既然心理学的对象是人的认知、情绪、意志以及行为,还要有思想的温度,不应该只是冰冷的公式和技术。吴国宏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