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要闻推荐

心理疗愈小锦囊丨如何优雅应对人际中的“阴阳式沟通”?

发布时间:2025-09-04 10:21:59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张雯婧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有时会感到某些话语听起来别扭、刺耳,甚至让人自我怀疑——这种情况往往遇上了“阴阳怪气”的沟通方式。这种沟通看似不带脏字,却隐含贬低、讽刺或操控意图,长期接受容易降低自我价值感,甚至引发焦虑或抑郁情绪。学习识别并应对此类沟通,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备技能。

01

什么是“阴阳式沟通”?

“阴阳式沟通”是一种隐含攻击性的交流方式,表面可能伴随夸奖或玩笑,实则传递否定、讥讽或控制。例如:

假意捧杀:“你这么能干,以后所有事都交给你啦!”

刻意贬低:“我从小就吃这个了!”(暗示对方没见过世面)

反向指责:“你这么开不起玩笑吗?”

这些话术的共同点是:让人不舒服,却又难以直接反驳,若表达不满,反而可能被指责“敏感”“多想”。

02

为什么我们会难以回应?

自我怀疑:善良的人常优先为对方找借口——“TA可能只是无心之言”,却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这种自我否定会加剧内耗。

害怕冲突:担心直接回应会破坏关系,于是选择沉默。但压抑情绪往往导致怨气累积,或让对方得寸进尺。

缺乏识别能力:难以分辨话语中善意与恶意的边界,甚至长期习惯性接受负面评价。

03

四步心理策略:守护自我的沟通艺术

第一步:相信你的感受——情绪是最好的警报器

如果一句话让你感到尴尬、羞辱或愤怒,请先相信这种感受的合理性。无需急于自我检讨或为对方开脱。心理学的“情绪确认”表明,承认自身感受是维护心理边界的第一步。

第二步:温和而坚定地澄清——不做软柿子

面对越界要求(如“以后PPT都归你了”),可用幽默+反弹回应:“看来您很认可我的PPT能力!正好我觉得您的表格做得特别棒,以后部门的表格都交给您了?”这种方式既表明立场,又不失风度,让对方知难而退。

第三步:学会提问——把问题抛回给对方

当对方语带讽刺时,可引导TA具体化:“您说我‘特别会说话’,具体是哪里让您觉得好呢?”通过提问迫使对方澄清意图,往往能让阴阳话术不攻自破。

第四步:直言边界——无需害怕“开不起玩笑”

如果对方持续让你不适,可以直接表达:“我这个人对玩笑比较认真,如果让我不舒服了,我会直接说出来,还请不要见怪。”明确底线不是小气,而是自我尊重。真正健康的关系从不会因你表达感受而破裂。

“面对阴阳怪气,我们需要学习的不是‘更会吵架’,而是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感与清晰的沟通边界。健康的沟通应当是真诚的、双向尊重的——当你开始优先照顾自己的感受,你会发现,那些带刺的话术,渐渐失去了伤害你的力量。”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文秀表示。(上海黄浦 记者 张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