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话题|吃走抑郁! 说说与抑郁症有关的营养素
发布时间:2025-05-22 09:23:11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范雅坤抑郁症并非简单的情绪低落,而是一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精神障碍。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22年全球精神卫生地图集》数据显示,全球约有超过3亿人受抑郁症困扰,且这一数字仍在逐年上升。在我国,依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团队在《柳叶刀·精神病学》杂志发表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高达6.8%,意味着每15个人中就可能有1人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遭受抑郁症侵袭。除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外,营养在抑郁症的防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合理摄入某些营养素,或许能为抑郁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Omega-3脂肪酸:能让大脑情绪稳定的好帮手
Omega-3脂肪酸对大脑的正常运转特别重要。好多研究都发现,抑郁症患者体内的Omega-3脂肪酸含量,往往比正常人要低。Omega-3脂肪酸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是主要成分。《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一项针对10000多名成年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血液中DHA和EPA含量高的人,得抑郁症的风险能降低25%。
Omega-3脂肪酸可以从好几个方面调节大脑的情绪。它是大脑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让细胞膜保持灵活完整,保证神经递质正常传递信号。同时,它还有消炎作用,能减轻大脑里的炎症,而炎症和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我曾接诊过一位男性患者40多岁,是一位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他逐渐陷入了抑郁状态,情绪低落,对工作和生活失去兴趣,还伴有睡眠障碍。在常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我为他制定了饮食调整方案,重点增加Omega-3脂肪酸的摄入。他原本很少吃鱼,之后在家人的监督下,每周坚持吃3次三文鱼,每次100~150克。坚持了大概3个月后,他反馈说情绪明显改善,不再像之前那样持续低落,睡眠质量也有所提升,工作时的专注力和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恢复。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主要有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金枪鱼等。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每次100~150克,能有效补充Omega-3脂肪酸。对于不喜欢吃鱼或无法经常获取深海鱼的人,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鱼油补充剂,一般建议每日补充1~2克DHA和EPA。
维生素B族:帮神经递质“干活”的重要营养
维生素B族包括维生素B1、B2、B6、B9 (叶酸)、B12等,它们在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像血清素、多巴胺这些神经递质,对调节情绪特别关键。《营养评论》杂志上的一项系统性综述指出,30%~40%的抑郁症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B族缺乏。
维生素B6能帮助色氨酸变成血清素,血清素又被叫作“快乐激素”,可以改善情绪、缓解焦虑。维生素B12和叶酸对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有重要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会增加得抑郁症的风险。全谷物、肉类、蛋类、绿叶蔬菜、豆类等食物富含维生素B族。例如,每100克燕麦中含有约0.3毫克维生素B1、0.13毫克维生素B5;每100克鸡肉中含有约0.05毫克维生素B6。日常饮食中应保证食物多样化,以摄入充足的维生素B族。对于严重缺乏维生素B族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合维生素B补充剂。
镁:让情绪平稳的“天然镇定剂”
镁在人体里参与了300多种酶的反应,对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发表在《营养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体内的镁含量,普遍比健康人低,20%~30%的抑郁症患者都缺镁。镁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过多释放,同时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这样就能稳定情绪、缓解紧张焦虑。它还能调节大脑里的γ-氨基丁酸(GABA)系统,GABA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和情绪调节关系紧密。坚果、绿叶蔬菜、全谷物、豆类等是镁的良好来源。比如,每100克杏仁中含有约270毫克镁,每100克菠菜中含有约79毫克镁。老年人、素食者、酗酒者等人群更容易缺乏镁,可适当多摄入这些食物,必要时在医生建议下服用镁补充剂,每日推荐摄入量为300~400毫克。
锌:守护大脑神经的“忠诚卫士”
锌参与大脑中多种酶的合成与代谢,对维持大脑正常功能和神经可塑性至关重要。一项发表于《情感障碍杂志》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血清锌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15%~2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锌缺乏。
锌能调节神经递质的活性,影响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和修复。它还参与抗氧化防御系统,减少氧化应激对大脑神经细胞的损伤,而氧化应激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瘦肉、海鲜、坚果、豆类等食物富含锌。以生蚝为例,每100克生蚝含锌量可达71.2毫克。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这些食物,有助于补充锌元素。但要注意,过量摄入锌可能会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因此如需补充锌剂,应遵循医生建议。
色氨酸:制造血清素的关键“原料”
色氨酸是一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它是合成血清素的前体物质。血清素水平降低与抑郁症的发生紧密相连。通过饮食摄入足够的色氨酸,有助于提高大脑中血清素的含量,从而改善情绪。
牛奶、蛋类、肉类、豆类、坚果等食物含有色氨酸。不过,色氨酸在食物中的含量相对较低,且在体内的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色氨酸吸收,可在进食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时,搭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等,碳水化合物能促使胰岛素分泌,帮助色氨酸进入大脑。
当然,营养干预不能替代正规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应在医生的综合指导下,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包括营养、心理、药物等多方面,以更好地对抗抑郁症,重获健康与快乐。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研究深入探索营养与抑郁症的关系,为抑郁症患者带来更多有效的治疗策略。(扬子晚报 同煤集团总医院心理咨询科副主任医师范雅坤)
小学到高三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教育方法,太实用了!2025-05-22
心理话题|吃走抑郁! 说说与抑郁症有关的营养素2025-05-22
新研究:每周工作超过这个时长,大脑就会受损2025-05-22
情绪与压力管理 | 请倒一倒你的“情绪垃圾”2025-05-20
考前焦虑如何缓解?心理专家给出4个“急救包”请收好2025-05-20
第四届家庭心理教育交流活动召开 “点亮心灯行动”灯塔计划发布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