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原创

家庭咨询室丨一个努力到让人心疼的女孩

发布时间:2025-04-03 08:30:00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叶浟

允许不改变,才能实现真正的改变。

小沫是一个努力到让人心疼的孩子。她每天第一个到教室,课上专心听讲;课后遇到不会的问题,总是第一时间找老师或同学帮忙解答。但是,她的成绩没有因为努力有一丁点儿提升。在学校,老师放弃了她;在家里,父母心疼她,却又束手无策。在朋友的推荐下,小沫的父母找到我求助。

白努力的孩子

初次见到小沫是在一个周三的晚上。为了这次咨询,她第一次没有去上晚自习。小沫走进咨询室的第一句话是:“今天没有上晚自习,我会不会落下更多啊?”

听了这句话,我感觉一股强烈的焦虑袭来。它并未让我觉得紧张,反而体验到一种具有压迫性的无力感。也许,这种焦虑并非源自少上一节晚自习,或者成绩无法得到提高之类的现实,而是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导致的绝望感。

“好像你在说,如果我能够去上晚自习,或者如我之前所做的那样把更多时间放在学习上,那么,我的学习成绩就能得到提高。”我试着去理解小沫,似乎她一直都在通过堆积学习时间,来实现提高学习成绩的愿望。

小沫怔了一下,双眼直勾勾地看着我,好像在说:“难道不是这样吗?”过了一会儿,她低下头,说:“可能你也不相信我的学习成绩能变好吧。”

“也许,重要的不是我相不相信或者别人相不相信,而是你相信吗?”

“我……可能没那么相信吧。越是学习,我就越是觉得自己笨。”小沫的眼睛里闪着泪光。

“我不太了解,你所说的笨指的是什么呢?”

“就是……别的同学一两次就能掌握的东西,我反复看好多遍也学不会。我就花更多时间去学习,但还是学不会。总是这样……我也不想的。”

“你希望怎样呢?”

“我想自己看一两遍,就能像别的同学一样掌握那些知识。我希望自己能够有时间休息,总是学习太累了。”小沫越说声音越小,尤其是说到自己想要休息时声若蚊蝇。

“你只需要让自己停下来,不那么‘刻苦’,就有时间休息了。”

“那怎么行!”小沫仿佛突然之间变了一个人,“本来我就学习不好,还不花更多时间努力学习,怎么赶上其他人!我的成绩不提高,就考不上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读不了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这样,我的人生就毁了,后半生会过得很凄惨……”

“你说的凄惨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小沫的话不像是一个初中生能说出来的,我想了解是否来自外界的“输入”。

“凄惨……就是凄惨啊,我也不知道具体会怎样,反正就是会过得很糟糕,人生没有意义。”果然,在小沫心里,并没有学习不好可能会导致的凄惨生活的具体样貌。也就是说,这种说法大概率是来自别人对她的“输入”。

看不见的压力

在第一次咨询结束之后,我和小沫的妈妈了解了一些小沫的情况。妈妈提到,小沫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经常考满分,所以在升学时,她和小沫爸爸托关系找了一所重点中学。但读初中之后,小沫的成绩直线下降,在班里一直处于吊车尾的位置。

让小沫妈妈最困惑的是,她和小沫爸爸从未对小沫提过要求。尽管内心是望子成龙的,但看到女儿那么拼命,他们很心疼。他们不仅没有批评、指责过孩子,还给小沫找了家教老师,觉得如果成绩提高些,她就能够轻松一点儿。

对此,我感到有些难以理解:“我很好奇,希望她能够轻松一点儿,为什么是给她找家教老师,而不是让她休息呢?”

“老师,你不知道,我家小沫是一个心事特别重的女孩。即使我让她休息,她也休息不好的。成绩提不上来,她比谁都着急。”小沫妈妈解释道。

听了小沫妈妈的话,加上之前我和小沫在咨询中的互动,我大概有了方向。

小沫之所以一直努力学习,成绩还得不到提高,是因为她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如果说小沫的上限是80分的话,可能她对自己的期望是120分,以至于她的内心对自己有很多责备和贬低,使得她没法专注学习。即使学习时间再长,效率低下的话,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尽管小沫妈妈不认为他们对女儿有很高要求,但送小沫去重点中学、为她找家教老师,都在传达着他们对小沫的“高要求”。如果他们明说对孩子的要求,可能小沫的情况反而会好些,至少某种程度上她能够知道,自己的压力大部分是来自外界的。但是,当来自外界的压力经过“包装”,被小沫体验为是来自自己的,这种压力就很难得到排解。

换句话说,那些看不见的压力,反而更能压垮一个人。

我没有把这些分析都告知小沫妈妈,以免她陷入自责,只是对她说:“我希望家长能够配合我做一些事情。不要再给小沫找家教老师,试着不去过问小沫的学习。不管她努力学习还是停下休息,都不要过问。可能一段时间内,小沫的情况不会有任何变化,但是离中考还有半年多时间,这段时间足够小沫做出改变了。”

“这不会让她的成绩更糟糕吗?”小沫妈妈明显有些迟疑。

“还会比现在更糟糕吗?”我说。

小沫妈妈艰难地下定了决心,表示愿意配合我的工作。

缠在一起的线团

在之后的咨询中,我没再和小沫谈过学习上的事情,即使她提到学业上的困难,我也只是表示,相信她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我做的更多的是试着让小沫在咨询中休息。有时,一整节咨询都不讲话,让她靠在沙发上睡觉。

我和小沫谈她感兴趣的东西。她喜欢画画,但是因为学习压力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拿起画笔了,于是,我们在咨询中一起画画,没有任何目的,只是让她做她喜欢的事情,不管画得怎么样。

3个多月后,小沫的学习成绩实现了突破。班里有40多名同学,她从40名上升到20多名。

之所以有这样的突破,是因为小沫在咨询中体验到了“被允许”。当以前被她体验为“无所事事”的状态,比如在咨询室中睡觉、画自己喜欢的东西被看到和接纳,她对自己的高要求就松动了。

小沫开始知道,自己可以不用那么“优秀”,即使是懒散的状态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她之前对自己120分的要求回落到了80分,甚至是六七十分。当她对自己的要求降低,焦虑也随之消失了,于是,她能够用以前60%的精力,收获之前200%的学习效果。

当然,这种方式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关键是小沫的父母配合咨询师,在家里也给小沫营造了一个“允许”的环境。他们真的没再过问孩子的成绩,每天都陪孩子聊聊趣事和八卦。

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能够做到这一点是相当不易的,而他们的改变一定是源自对孩子的爱。

正是来自外界的压力消失,小沫又真切体验到父母对自己无条件的爱,她才能够实现这种突破。后来,小沫考上了一所不错的高中。这正是“允许不改变,才能够实现改变”这句话活生生的例子。(文 | 叶浟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中国网心理中国特约《婚姻与家庭》杂志供稿 网址:http://psy.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