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原创

世界卫生日丨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 守护生命的起点

发布时间:2025-04-07 08:10:00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丁少峰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起点,希望未来”,聚焦于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这不仅是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更是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的一次深刻提醒。孕产妇心理健康是家庭幸福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孕产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孕产妇能够更好地与家人沟通,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相反,如果孕产妇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可能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影响夫妻感情和亲子关系的建立。

孕期和产后的心理状态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孕期焦虑和抑郁可能会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的风险,甚至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产妇自身的康复,还可能对母婴关系、婴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产前焦虑与抑郁

许多孕产妇在孕期会出现焦虑情绪,担心胎儿发育异常、分娩过程不顺利等。这种焦虑如果得不到缓解,可能会发展为抑郁症。产前抑郁影响孕妇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早产、低体重等。

2.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是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中最为人熟知的一种。分娩后,女性的身体和心理都需要时间来恢复和调整,但这一过程往往充满挑战。产后抑郁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自伤或伤害婴儿的念头。产后抑郁影响产妇的康复,还会对母婴关系、家庭和谐产生深远影响。

 影响孕产妇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支持

家庭是孕产妇心理健康的避风港。一个温暖、理解、支持的家庭环境,能够有效缓解孕产妇的心理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缺乏关爱和理解,会使孕产妇感到孤立无援,增加心理问题的风险。

2.社会环境

社会对孕产妇的态度和观念也会影响她们的心理健康。例如,一些地方存在对孕产妇的歧视或偏见,如认为孕期女性工作能力下降、产后女性身材走形等,这些负面评价会给孕产妇带来心理负担。此外,社会提供的孕产妇心理健康服务和资源的匮乏,也使得她们在面对心理问题时缺乏有效的支持。

3.个人心理素质

孕产妇自身的心理素质对其心理健康起着关键作用。那些性格开朗、乐观、善于调节情绪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孕期和产后的心理压力。而性格内向、敏感、容易焦虑的人,则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如何守护孕产妇心理健康

 1.家庭层面

家庭成员应加强对孕产妇的心理关怀,多倾听她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孕产妇分担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任务,减轻她们的负担。同时,鼓励孕产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这些都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

2.社会层面

社会应加强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医疗机构应提供专业的孕产妇心理健康服务,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此外,社区可以组织孕产妇交流活动,让她们能够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增强心理韧性。

3.个人层面

孕产妇自身也应重视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孕妇学校等方式,了解孕期和产后的心理变化,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当出现心理问题时,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及时向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倾诉。

 政策支持与社会关怀

1.家庭友好政策

实行家庭友好政策与法律,例如提供带薪产假(至少18周,最好为6个月或6个月以上)、法律保护及职场支持母乳喂养等,对确保妇女在照护自身健康及婴儿健康方面获得适当支持至关重要。

2.社会支持与资源

社会应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帮助孕产妇应对心理压力。例如,社区可以组织心理健康讲座、亲子活动等,为孕产妇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的筛查和干预,确保每一位孕产妇都能获得必要的支持。

3.重视助产士工作

助产护理模式(由助产士为孕产妇及新生儿提供持续支持)已被证实可提高存活率并减少早产与非必要的医疗干预。投资助产护理模式并确保有充足且训练有素的助产士是改善孕产妇与新生儿健康的高性价比策略。

 孕产妇心理健康自我调适方法

1.保持积极心态

孕产妇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顺利度过孕期和产后的挑战。可以通过阅读心理健康科普读物、励志书籍、观看正能量的影视作品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2.寻求社交支持

与家人、朋友、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参加孕妇学校、产后妈妈群等活动,与其他孕产妇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和支持。

3.适当运动与放松

适当的身体运动可以帮助孕产妇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可以选择散步、瑜伽、孕妇操等适合孕期和产后的运动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

4.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孕产妇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远离烟草和酒精等不良习惯,有助于提升身体素质,增强心理韧性。

孕产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课题。守护好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才能为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网心理中国原创稿件 作者:丁少峰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 精神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