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好书丨厌食症、抑郁症、自闭症……脑科学如何解释情绪问题?
发布时间:2024-08-23 10:51:26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辛理厌食症、抑郁症、自闭症……面对着越来越多的精神疾病以及各类名词,人们既拿它无可奈何但又无法忽视它的存在。有些人面对精神疾病反而去否定、污名化、歧视和贬低病症和患病者,企图让自己的生活和周遭处于稳定中远离这些令人不安的因素。
如果将大脑看作一台稳定运行的机器,通常情况下,大脑的运作方式都是类似的,当人们以不同于其他人的方式体验世界,虽然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但基本上都在“合理”的逻辑中。
但大脑这台机器不可能一直稳定,它经常会受到大大小小的刺激或干扰,这些刺激和干扰有时就会让大脑进入另一种紊乱、不稳定的状态。对于被这台机器操纵的人而言,紊乱与不稳定并非完全停摆,大脑会进入另外一种运行状态中,所以他们对于世界和周遭的认识也会改变,去顺从合理化现在的运行逻辑。这也会让人们对自己的问题不自知,并不能意识到现在是紊乱的失序的,直到这种紊乱越来越偏离轨道乃至突然停摆,人们才开始莫名的恐惧和焦虑,想要摆脱这种状态。但面对着大脑已经习惯了错误不稳定的运行逻辑,人们很难在大脑的驱使下强行改变,需要在意识层面不断提醒自己要矫正了,走出阴霾的第一步一定是认识到自己处于阴霾中。面对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先了解恐惧本身,在这里人们也需要通过认知了解精神疾病、心理问题来踏出努力改变的第一步。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著名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一生致力于精神病学和生理学研究,从生物物理的角度来探索人类的行为。当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用各种理性分析和艺术创作来解读人性时,坎德尔对人性的思考是它如何从物质性的大脑中产生?这一切都来源自大脑中860亿个神经细胞通过精确的连接交互,使得大脑实现各种精确的认识和实现自我意识。但是如果神经细胞受损伤或因疾病而改变,一些神经细胞无法连接交互,甚至无法形成,这些情况就会导致大脑障碍。顺着这个思路,坎德尔写出了《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深入探究那些人们口中所说的精神疾病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自古以来人们对痛苦敏感且记忆深刻,强烈的痛苦也会让人们产生抑郁的感觉。莎士比亚用哈姆雷特的口就曾描述过抑郁是一种怎样的状态:“这世界上的事情,由我看来何以如此的厌倦、陈旧、淡薄、无益!”抑郁症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患者感到持续的悲伤和强烈的精神痛苦,并伴随着无望、无助和无价值感。
在脑科学中,抑郁症和皮质醇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通常抑郁和应激激活了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使肾上腺释放人体的主要应激激素皮质醇。皮质醇的释放本是有益的,它提高了我们对于感知到的威胁的警觉性,但这也得有量,一旦不得节制长期释放,就会给抑郁和高度应激的人在食欲、睡眠和精力方面造成改变。破坏海马体影响人们的记忆,破坏前额叶皮层,破坏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影响人们的生存意志和决策能力。神经元的接触不良,造成了情绪没有起伏,从而带来了抑郁障碍。
我们的情绪受到位于大脑颞叶深处的杏仁核的支配,杏仁核与脑中其他结构相连,比如和下丘脑相连调节心率、血压、睡眠周期,执行着我们高兴、悲伤、攻击、悲哀等等的情绪反应。杏仁核也和前额叶皮层相连,控制我们的执行能力和自尊,它会根据指示调节情绪及其对思维和记忆的影响。刺激情绪的地方在下丘脑,调节情绪的地方在前额叶皮层,这两地的信号传递全靠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刺激,如果有哪条神经连接错误了或者失效了,就会产生情绪内的连锁反应,或者情绪爆炸不能抑制,再或者让你情绪憋闷不得释放。
下丘脑是大脑组织激活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中枢核心,我们的心率、血压和激素的分泌都由它来统一调配。当对抑郁进行调节时,下丘脑也会发出新的信号试图激活交感神经增加心率、血压和激素的分泌来应对抑郁的低迷。但当我们的大脑运行没有处于稳定状态和健康的模式下,杏仁核的调节、中止指令无法传递到下丘脑或前额叶皮层时,这种反向刺激的增加会导致患者进入躁狂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双相障碍”,为什么抑郁和躁狂关联程度这么高,有时候仅仅是一墙之隔。
前额叶皮层的沟通不畅,会导致人们对于自我状态的不知或者是抵抗。有相当数量的人遭受着别人看来是心理障碍症状的困扰,却选择不根除自己的这些症状。我们的自我感会让人们的自我保持完整,而前额叶就是自我感、自尊储存的地方,那些痛苦的东西一旦进入了你的自我后,我们甚至不愿意放弃让我们遭受痛苦的那部分。承认会伤害我们的自尊,药物会削弱我们的意志、警觉性和思维过程,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好,这终究是痛苦的,我们的自我感也会对抗这种情况的出现,反对对抗、面对这些痛苦的东西。就如同双向情感障碍的逻辑关系一样,在情绪低落时自我疯狂为自己注射兴奋剂来抵抗,等这股劲儿过去后又会处于对自己疯狂肯定和外因归结中,一直在调节,很难找回最初的稳定状态。
随着抑郁症、躁狂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名词被广泛地熟知和运用,当越来越多的人认真讨论起这些话题,意识到自己多多少少也可能会出现这些问题后。人们能意识到精神疾病、心理健康不再是理论上的事,而是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我们的周遭。坎德尔正是面向这样的社会,通过精神医学的发展来让大家认识这些病症,不再恐惧和逃避它们。(北京日报客户端)
青少年抑郁症成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盘点我国人工智能应用最新进展2024-08-23
规范精神卫生服务 《贵州省精神卫生条例》10月10日起施行2024-08-23
AI心理平台什么样?数字人客服可提供全天候心理疏导2024-08-23
暑假亲子关系“亮红灯”,武汉12355心理专家支招巧应对2024-08-23
那些特殊的“声音”—— 如何有效应对幻听2024-08-23
公开课 | 躯体不适,有可能是患了“心理疾病”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