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原创

大咖公开课 | 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的难言之痛

发布时间:2024-08-01 08:30:00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王纯

最大限度地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和伤害是人类的基本本能,对个体的生存至关重要。然而,一些人可能会蓄意以不同方式伤害个体身体健康,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更为常见。

自我伤害根据个体是否有死亡意图,可分为非自杀性和自杀性。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指个体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不以自杀为目的,采取一系列直接、故意、反复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在过去的20年,大家逐渐关注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变多了,已成为青少年的难言之痛。

古人有自伤行为吗?

回顾历史的长河,非自杀性自伤并不是当今社会才产生的,几乎在所有文化中都曾出现过。

约公元前500年,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在他的悲剧作品《俄狄浦斯雷克斯》中描述了俄狄浦斯得知自己在不知不觉间犯下了“弑父娶母”的大罪后,出于羞愧和自我厌恶,他伤害了自己的身体并开始了流放之路。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也曾不止一次伤害过自己的身体,他为了向守寡的表姐表明爱意,曾写道:“只要我的手还在火焰里,就让我看到她吧。”

美国“自白派”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也曾在她的诗歌作品《他者》中描述了一种自残行为。

青少年为什么要伤害自己?

非自杀性自伤多见于青少年人群,常始于10岁左右且持续多年。世界范围内约有19.5%的儿童青少年报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中国大陆有27.4%的中学生检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我国2019年的全国多中心调查显示,非自杀性自伤多发生在13~22岁的青少年时期;在精神障碍患者中,13~17岁的患者中有15.9%存在自伤,18~22岁的患者中,13.6%存在自伤,12岁以下和23岁之后的发生率都很低。

青少年为什么要伤害自己?这些是他们的声音:“痛并快乐着”“转移自己对痛苦的注意力”“自我惩罚、自我羞辱或自我憎恨”“我想你能关心我、帮助我”“平息压倒性的或无法控制的感觉”“表达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想法或感受”“在混乱的情况下保持控制”…… 

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类原因:

第一,调节情绪。很多自伤的人是为了减少自己的负性情绪,如自责、羞愧、悲伤、焦躁等,同时,有些人可以通过伤口和疼痛诱发积极的情绪,如放松,甚至欣快。有些孩子直言不讳地说,我就是恋痛。

第二,人际控制。很多自伤的人其实缺乏积极健康的沟通方式和沟通能力,他们发展出用这样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跟周围的人尤其亲近的人提要求,争取权利。而有时自伤的确可以实现他们内心的目的,比如不用上学了,或者获得关心了,这也是自伤得以维持的原因。

非自杀性自伤的危害有多大?

实施非自杀性自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短期缓解了痛苦体验,但并不能让个体真正直面这些痛苦,相反可能会造成意外的伤害(如共享的自伤工具可能造成疾病传播、未及时处理伤口可能造成意外身亡等)。

非自杀性自伤直接的伤害很明显,肌肤之伤,不仅带来疼痛,还可能导致伤口感染、伤疤和其他身体并发症,需要医疗干预。非自杀性自伤还关乎心理问题,重复非自杀性自伤可能会增加个体自杀的风险。同时,非自杀性自伤也可能导致人际困扰,在通过非自杀性自伤缓解情绪痛苦的同时,个体也可能因其行为本身感到羞耻,导致社交孤立。

最重要的是,非自杀性自伤可能成为长期问题。许多非自杀性自伤患者报告通常需要更频繁和更强烈的非自杀性自伤,才能达到最初非自杀性自伤所达到的效果,导致个体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频率越来越高,后果也将越来越严重。从这个角度来看,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具有成瘾性质的。

非自杀性自伤有哪些影响因素?

非自杀性自伤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任何单一因素都不足以解释个体的行为,其相关影响因素很多,不仅仅是一个精神心理问题,而是涉及公共卫生、社会文化、教育、社区服务、医疗保健等诸多领域的复杂问题。

非自杀性自伤常常会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学校老师等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些反应往往源于人们对非自杀性自伤的误解。事实上,对于自伤者来说,非自杀性自伤有重要的行为功能。因此,充分理解非自杀性自伤,找到更有效的干预方法,对个体恢复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

● 生物学基础:冲动特质、疼痛加工、奖赏环路、内源性阿片系统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情绪不稳定、情感反应高敏感性、内向等遗传素质,增加了非自杀性自伤的危险因素。

● 人格特质和心理易感性:不稳定、冲动、边缘型等人格特质是非自杀性自伤重要的素质因素。对有些人来说,非自杀性自伤在某种程度上可达到自我惩罚和情绪调节的目的。尤其是情绪调节存在缺陷的个体倾向于采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来减少负性情绪体验,以逃避自责带来的强烈痛苦。问题解决、情绪表达和调节、社会交往、冲动控制等技能的缺乏,都可能使个体将非自杀性自伤作为唯一的解决途径。

● 成长环境和社会因素:早期创伤经历、同伴交往、学业或生活压力等环境应激都可能诱发个体实施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我们的研究发现,情感忽视是非自杀性自伤在成长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孩子成长所需的家庭支持功能受到巨大冲击,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父母工作繁忙,这些不良环境因素均增加了青少年心理问题。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模仿学习的途径更多,影响更广泛,也容易诱发个体尝试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如何应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痛苦和苦恼是人生的一部分,个体无法完全逃避或移除。至少暂时耐受痛苦,才能在危机中幸存下来并尝试改变。干预非自杀性自伤需要包括家属、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在内的跨专业团队合作,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干预措施:

※ 全面评估:首先需对个体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了解非自杀性自伤的方式、原因和影响因素,以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

※ 心理干预:认知行为治疗、辨证行为治疗、基于接纳的情绪调节团体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已被证明对减少非自杀性自伤有效。在所有治疗方法中,辨证行为治疗对非自杀性自伤的疗效具有最多的证据。我们前期研究也首次证实了辨证行为治疗对中国非自杀性自伤者具有明确的疗效。

※ 药物治疗:目前还没有对非自杀性自伤的特效药,但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常出现在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中,因此,通过药物治疗这些原发病,也是非自杀性自伤治疗的重要手段。

※ 社会支持:鼓励个体与亲朋好友建立健康的社交支持网络,以减轻情感压力。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轻松的家庭氛围,对非自杀性自伤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非自杀性自伤,当事人可以做点什么?

 做情绪的主人

正确理解:体验现实本来的样子。探索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诱发事件,随之而来的想法和相应情绪反应,以及非自杀性自伤的行为后果等。

情绪调节:学习情绪调节技能,合理宣泄,避免被情绪控制。

保持觉知:对情绪保持觉知,有意识地觉察非自杀性自伤的“预警信号”。

处理工具:预防、发现危机先兆,

并及时处理非自杀性自伤工具。

◆ 停止!在危机中生存

立即停止:当发现快要被情绪控制时,立即阻止动作!僵在那里,暂时不动可以避免做出情绪性的冲动行为。

退后一步:从正在发生的事情中跳脱出来,直到行为不被情绪控制。

客观观察:客观地观察周围及内心发生的一切,而不是将想法或评判当作事实。

带着觉察行事:思考一下自己想从这个情况中得到什么?什么选择会让情况变更好或更糟糕?在你能够保持冷静、有掌控力并掌握所有信息时,你就能更充分和有效地处理情况,而不会变坏更糟。

◆ 避免再次发生

首要处理伤口,然后及时就医:寻求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坚持治疗、持之以恒!

怎么预防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非自杀性自伤的预防不仅需要专业人士和机构的努力,还需社会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预防的关键在于提供早期评估与干预,减少个体采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风险。

■ 卫生教育:提供关于非自杀性自伤的信息,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理解。

■ 筛查工具:研发可靠、有效、便捷的早期筛查工具。

■ 自我调节:了解触发因素,保持对自己内心想法、情绪和行为冲动的觉知,学会控制冲动。探索运动等行为,替代抵消非自杀性自伤的冲动。

■ 自我接纳: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和反复并不意味着失败,任何改变都需要时间,个体需要学会接纳自己。

■ 提供支持:提供易获得的心理健康资源(包括心理治疗师、危机干预热线和支持群体),创设安全、支持和开放的环境,帮助个体学会更健康的情感表达方式。

■ 研究培训:促进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高循证质量。提高对临床专业人员的综合培训,增强基层医务人员识别和治疗非自杀性自伤的能力。

■ 网络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对非自杀性自伤问题的正确引导,避免不必要的模仿学习。

■ 社会环境: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减少存在于社会——校园——家庭中的心理健康危险因素,营造良好社会心理环境。

(作者:王纯,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督导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心理健康中心负责人;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医科大学认知行为治疗研究所副所长;亚太辩证行为治疗协会联合主席;亚洲认知行为治疗学会委员;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中方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委、CBT协作组组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CBT专委会副主任委员、DBT学组组长;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委会委员、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伦理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心理干预学组组长。 中国网心理中国特约《心理与健康》杂志供稿 网址:http://psy.china.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