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压力管理 | 读懂自己的“无聊” 用这些方法尝试改变
发布时间:2024-07-22 11:26:13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朱丽娜你经常觉得无聊吗?
感到无聊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很多人会通过刷手机短视频的方式来消除无聊感。可结果往往是,无聊的感受并没有被刷手机消除,反而在各种信息的刺激下感到越来越空虚,越来越无聊。
他们不甘心地丢下手机,但此时心中无聊的缺口已经非常大了,总觉得还是要做点什么才能结束这一天,于是又开始熬夜。
心理学研究发现,无聊是诸多成瘾行为的触发情境之一,使人陷入上瘾的恶性循环之中。
生活中,几乎人人都会感到无聊,遭受过无聊的折磨,但有些人掉进了恶性循环,有些人则没有。那么,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我们该怎样读懂自己的无聊,继而解决它呢?
认识“无聊”
什么是无聊?
林俊杰在《无聊》一歌中这样唱道:“没事做就会无聊,没有地方动手动脚……这下整个人都快要疯掉……”歌词对无聊的解释比较符合大多数人的通俗认知——无聊就是没事做。
其实歌词说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无聊的原因是“没事做”;二是无聊的状态表现为“闷”;三是无聊的消极结果为“快疯掉”。
丹克特(2005)用更专业的心理学词语汇总,即得出无聊的心理学释义:一种不愉快、缺乏刺激和低度生理唤醒的心理体验或情绪状态。
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理解无聊的概念,可将其分为两类:一是主观意识到的无聊:指由于个体缺乏目标、意义感、自我价值感等,导致其感到空虚、迷茫、无助,属于自我关系状态的无聊;二是客观环境导致的无聊:指环境单调、缺乏刺激、缺乏互动时,个体感到的厌倦、乏味、无所事事,属于自我与环境关系状态的无聊。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无聊”?
这里,我们从无聊的分类出发,分析个体感到无聊的原因:
自我内部的不和谐
※ 认知和情绪调动水平低,无聊感产生
比如觉醒度低(觉醒度指个体与外界环境互动的程度)和难以集中注意力都属于调动水平低的范畴。此时个体往往缺乏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参与,致使其感到无趣、乏味。
※ 能动性的丧失,感觉到无聊
目的和意义感的缺失,致使控制感和能动感的缺失。此时个体将体会到无助、沮丧、空虚,陷入无聊的旋涡。
※ 欲望迷局,无聊之源
托尔斯泰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写道:“无聊是一种对欲望的渴望。”《我们为何无聊》一书中谈到:“无聊的人被一种欲望所折磨,却不知道满足这种欲望的条件是什么。”
当对可及的事物无法产生欲望时,个体会陷入困惑和无奈,百无聊赖;当对不可及的事物产生欲望却没有能力实现时,个体会感到无助和无力,也会感觉到无聊。
自我与环境的不协调
◆ 单调乏味的环境
当我们所处的环境缺乏刺激和变化时,我们的大脑就难以找到新的兴奋点,从而容易陷入无聊状态。比如长时间在安静的房间里无所事事,重复“滑动”和“点击”手机屏幕的动作,或者长期面对着一片单调的风景等,都会让人感到无聊。
◆ 自我需求与外在信息的不匹配
感到无聊时,我们通常会试图从外界获取新信息的刺激,但获取信息时往往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信息过载;二是信息太少,负载太小。
用刷短视频的方式来消除无聊,却感觉越来越无聊,便是这两种情况导致的。
有时,我们刷短视频接收了太多信息,走马观花式地浏览,缺乏重点,最后会觉得自己花了好多时间却什么也没刷到;有时,我们刷到了太多重复信息,没有新的信息来刺激我们,我们就得不到满足,从而令无聊延续下去。
无聊时我们该做些什么?
1认真思考为什么会感到无聊
无聊感产生,要么是自我内部的不和谐,要么是自我与环境的不协调,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是哪一种。
举个例子,你信心满满地报名参加了一场围棋比赛,却发现其他参赛者的水平都远高于你,你败局已定。那么很快你就会产生缺乏兴趣、缺乏动力的感觉,觉得这个比赛无聊至极。此时,你的无聊是控制感和能动感的缺失所导致的。
从欲望的角度也可以解释:你对赢棋产生欲望却没有能力实现,感到无助和无力,继而感觉无聊。
了解自己感到无聊的具体原因,才能适当地采取行动。如果不想在比赛时感到无聊,你就要尽快提高自己的围棋水平,这样才能感受到对弈的乐趣。
2选择一些可控的方法改变现状
如果是陷入了“短视频”的无底洞,可以尝试暂时放下手机,参与一些其他的活动。比如寻找新的娱乐项目、与朋友进行交流、参加户外运动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找回屏幕之外的乐趣和生活热情。
我们也可以通过制订计划和目标来激励自己,比如制订一个学习计划、一个健身计划、一个社交计划等,让自己有目标可循,有计划可依,从而摆脱无聊的困扰。
如果无聊的情况持续存在,也不妨向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寻求支持和帮助。
3尝试进入无聊的对立面——“心流”
心理学家米哈里曾提出“心流”的概念:当做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时,能特别专注地投入,并得心应手,这时人会产生一种浑然忘我的愉悦感。它是建立内心秩序、摆脱无聊的好办法。
要进入“心流”状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不断接受挑战
挑战可以来自各个方面,例如工作、学习、运动、艺术等,也可以是事物的不断上升阶段,比如从挑战10分钟跑步3圈,变成挑战10分钟跑步4圈。只有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才能够激发人们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 保持专注
面对当下的任务和环境,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避免分散注意力到无关的事物上。
一个好方法是,制定精准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专注。而目标不精确,会导致人左顾右盼,不知道先忙哪个好。
● 保持好奇心
无聊的一个解药是好奇心。保持好奇心,首先永远不能停止探索和学习;其次要在生活中不断发问,不断追问事物的本质和原理,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再者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多和别人交流,学会接纳不同的观点与文化。
无聊可能是人生的常态,但它并不意味着消极或无意义。我们应该学会接纳并珍惜这种状态,并将其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契机。(朱丽娜/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中国网心理中国特约《心理与健康》杂志供稿 网址:http://psy.china.com.cn/)
世界说 | 美多所学校推心理解压课程,通过“冥想”帮学生纾解压力2024-08-05
心理中国8月3日直播回放:如何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2024-08-02
大咖公开课 | 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的难言之痛2024-08-01
拒绝成熟、自我中心,为何越来越多人“长不大”2024-07-31
研究表明:多吃蔬果少吃红肉会降低抑郁焦虑风险2024-07-31
心理百科丨绘画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