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行业资讯

佛山南海区颁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方案

发布时间:2025-10-13 16:24:13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张闻等

10月10日,以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契机,佛山市南海区举办“关注心理健康·共筑温暖防线——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暨南海区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启动仪式”。记者了解到,佛山市南海区已正式印发《南海区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南海区各镇街、村居要100%设立“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站室、100%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精神(心理)门诊。

当天活动先后呈现了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科普、职业人群心理工作展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成果汇演等内容,并发布了全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阶段性成果及试点方案和第四季度区内社会心理服务活动预告。与会嘉宾一同启动了“南海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明确“路线图”实现心理服务“全覆盖”

方案明确提出,要“以广东省、佛山市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为契机”,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整合各类心理服务资源”,“推动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并“搭建心理健康防护网络”。

在管理机制上,方案明确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机制,区、镇每年定期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区精神卫生中心进一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专业技术指导。

方案对基层心理服务站点建设提出了明确的、量化的全覆盖目标。其中,要求“各镇街、村居100%设立‘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站室,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并明确“镇街社会心理服务站专职人员配备的比例应达到100%,村居社会心理服务室专(兼)职人员配备的比例应达到80%”。

针对儿童青少年这一重点人群,方案规定“100%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并对专职心理教师配备提出具体要求:“学生规模1000人以上的中学、学生规模1200人以上的小学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同时,“全区所有学校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立专业支持和转诊绿色通道”。

为打通心理健康服务在医疗卫生系统的“最后一公里”,方案强调“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开设精神(心理)门诊”。此外,还要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区公卫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80%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心理门诊”,形成了从社区预防、早期识别到专业诊疗的完整服务链条。

聚焦重点人群实施精准干预“暖民心”

方案对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给予了精准回应。其中,方案要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普遍关注职工心理健康,结合心理评估、教育培训、公益讲座、咨询服务等形式,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比例应达到≥80%”。鼓励“制定并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为员工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

方案还明确提出要“关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心理健康”,通过“多渠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并对不稳定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同时,“鼓励开办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机构,居家患者在社区参与康复率达60%以上”,推动服务从治疗向康复延伸。

方案鼓励“各级医院大力发展心理门诊、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旨在满足民众日益多元化、专业化的心理健康需求。

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邱宇翔出席了当天活动并致开幕辞。邱宇翔强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健康南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本次试点启动为契机,整合各方资源,夯实基层网络,让心理健康服务更加普惠、可及,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羊城派记者张闻 通讯员邹刚玲 周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