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迎期末?中小学名师送上暖心指南&心理调适“秘籍”
发布时间:2025-01-09 10:10:33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葛灵丹进入期末季,孩子们也都开启了复习迎考模式。如何用最佳心态来面对考试?记者特邀多位名师,送上期末暖心指南和心理调适“秘籍”,一起来看!
期末“心”指南,小初高名师有话说
期末的钟声即将敲响,这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学习成果的检验时刻,而紧随其后的假期,又像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奇妙旅程在等待着大家。在这个特别又意义非凡的节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家长以及导师都有着各自的期待与思考。
【小学篇】
家长的用心,孩子成长的基石
南京市滨江小学数学教师、兼职心理教师、学校心育负责人胡凤菊,在小学教育一线深耕了29年,同时也是陶老师工作站鼓楼分站志愿者、鼓楼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志愿者,她从专业角度为家长们带来了实用且温暖的建议:
珍视过程,共赏成长风景
学习是一段持续的旅程,期末考试只是其中的小小一站。家长们要引导孩子学会享受学习的过程,每一次专注听讲、每一次认真思考、每一次努力尝试,都蕴含着成长的意义。家长要给予孩子肯定和拥抱,因为每一个用心学习的孩子都值得鼓励;同时,也要肯定自己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付出,支持孩子学习的家长同样了不起。
陪伴辅导,点亮前行灯塔
考试前后,孩子的心理较为敏感,此时家长的陪伴与理解就如同黑夜里的明灯。当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及时的辅导能帮助他们跨越障碍;真诚的鼓励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力量,从而更安心地投入学习,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的每一次陪伴、每一句鼓励,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日常培养,铺就成长坦途
日常习惯和品格的培养对孩子至关重要。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这是孩子学习的基本功。扎实的学习基础是孩子未来学习的根基,家长需密切关注。更要引导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品格,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坚持不懈,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初中篇】
少年逐梦,展现精彩自我
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专职心理教师马文萱,拥有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学位。她针对初中生的特点,送上了一系列实用的建议:
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挑战
到了期末,同学们不妨放慢步伐,回顾这一学期以来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困扰你的难题、你努力攻克并掌握的新知识、在团队协作中学会的新技能,以及与同学们建立的深厚友谊,都是你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告诉自己,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能定义你的全部。把每一次检验和挑战都视为成长的机会,这样,你才能更加从容积极地应对考试,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放松身心,储备成长能量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不要忘记给身心充电。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疲惫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进行适量的运动,释放压力,增强体质。这些看似微小的调整,却能在关键时刻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动力。当你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你会发现,自己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考试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积极暗示,绽放自信光芒
在期末考试的舞台上,自信是你最强大的武器。每天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然后坚定地告诉自己“我准备好了,我能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够激发你内心深处的无限潜力,让你在考试中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实力。记住,只要你勇敢地迈出步伐,你就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与辉煌。
【高中篇】
导师领航,共赴梦想彼岸
南京市宁海中学专职心理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刘惠月,同时也是陶老师工作站鼓楼分站秘书。她秉持以美育心、朋辈辅导的理念,为高中导师们提供了助力学生的实用方法:
梳理知识,筑牢信心根基
导师在学生复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系统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透彻的理解。以历史学科为例,以时间轴串联各个历史事件,能让学生清晰掌握知识脉络,这样在考试时,学生自然会更有信心,应对各种题目也会更加从容。
个别辅导,扫除学习障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点常常会让学生产生恐惧和担忧。导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攻克难题,当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成功突破这些难关时,不仅能增强他们对学科的学习信心,还会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复习中,逐渐驱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互动课堂,点燃学习热情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积极的课堂互动能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导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课堂成为思想碰撞的舞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会大大减轻,他们会更愿意主动参与学习,以积极的心态迎接考试挑战。
小组合作,激发无限动力
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资料、共同探讨难题。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下,学生们会更有积极性主动学习,复习效果也会显著提升,同时有效缓解独自面对学习压力产生的焦虑情绪。
心理调适“秘籍”,找回元气满满的状态
考前,家长和孩子们难免会感到压力,引起一定的焦虑,如果这些情绪肆意滋长,无法得到有效调控,很容易心烦气躁、意志消沉,进而影响复习状态。因此,帮助孩子有效地调节考前心态,找回元气满满的状态非常重要。
作为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调整到行动积极、心态从容的应考状态呢?苏州市家长学校总校,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教师费佳思给出了几点建议——
1.以不变应万变:维持常态化的作息安排,防止忙乱无章导致的失衡
昼夜有节律,作息有规律。保持孩子原有的生活和学习节奏,适度增加睡眠时间。一个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可以帮助孩子改善睡眠质量,可以让孩子在白天有充沛的精力高效复习。因此,不要因为临近考试,随意延后孩子就寝的时间,睡眠对大脑健康极为重要。期末复习阶段,家长需要有效陪伴,高效赋能,保障孩子稳定有序的生活规律,确保心态稳定,心情愉快。
2.查漏洞补缺口: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减少知识漏洞带来的焦虑
复之有道,行之有效。很多时候孩子对考试的焦虑,是源于对未知结果的担忧。建议家长根据孩子年龄段引导孩子根据书本规整知识体系。同时,还要特别提醒孩子整理错题,分析错误原因,举一反三。当心无旁骛投入复习备考时,会减少对未知的担忧,进而降低焦虑感。此外,认真有效的复习还能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引发的积极情绪也能有效缓解焦虑。
3.事虽难做必成:提供多元化的解压技巧,降低压力过载引发的紧张
重负卸肩心自宽,压力释怀意自闲。运动、美食、音乐、聊天都是解压的灵丹妙药。家长应提醒孩子有一些自我调节的时间:孩子回到家后的“葛优躺”也是一种解压,孩子的撸猫遛狗也是一种释压,听听歌、撒撒娇、吐吐槽更是一种释放。当然,您给予孩子的积极暗示、真诚鼓励、温暖拥抱更是孩子心灵的慰藉和前行的动力。
4.强体魄健身心:提供优质后勤保障,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营养全面,适量运动。在高强度的期末复习中,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可能会有所下降。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补充足量的维生素,提供营养美味的食物,注意防寒保暖。复习期间的体育锻炼也是至关重要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等化学物质,有助于缓解复习期间的压力,同时适量的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为大脑提供更多的氧气,从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5.低期待高反馈:达成合理化的考试共识,拒绝过高期待产生的压力
看到优势,合理期待。家长要保持对孩子的考试成绩理性的预期,否则就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很多时候,孩子的自我认知和家长期望之间存在偏差,家长不妨结合实际情况,多理解孩子,多鼓励孩子,看到孩子的优势,及时关切孩子的情感需求。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每一次考试其实就是成长和进步的催化剂。面对挑战,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与自己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和平共处,保持清晰的思维,维持情绪的稳定,科学有效地指导孩子发挥出最佳状态。给孩子的爱心和信心是可以传递的。成长之路是漫长的,身心健康远比分数更加重要。”费佳思总结道。(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葛灵丹)
心理援助公益机构为受灾儿童提供心理辅导(组图)2025-01-09
如何更好迎期末?中小学名师送上暖心指南&心理调适“秘籍”2025-01-09
秦皇岛一家医院开设“不爱上学门诊” 医生:背后是学生心理问题2025-01-09
俞国良:文化自信对于赋能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2025-01-09
2024年中国心理咨询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27.83%2025-01-09
心理科学研究:什么样的人选择一辈子不结婚?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