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原创

心理中国论坛 | 预防青少年自杀,父母该做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4-11-04 14:35:03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童永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报告指出,2010年到2021年间,中国5至14岁儿童少年自杀率平均每年上升近10%。大量的研究都证实了心理健康问题和自杀的关系极为密切。

但需要注意的是,自杀行为并不能完全归因于精神疾病,很多疾病范围之外的社会与心理因素,都与自杀行为的发生有关。预防自杀也要充分重视这些因素。

及早识别孩子的求助信号

青少年在实施自杀之前,都曾发出过强烈的求助信号。他们可能会经常说“活着没意思”“我不想活了”。有的孩子可能会以用刀片划手,或者是撞墙、掐自己、扯头发等这一类伤害自己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问题。这些自残行为一方面可以平缓孩子们自己情绪上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是在给父母发出强烈的信号:我再也忍受不了了!但大多数父母只当孩子不懂事、乱说话、闹脾气、吓唬家人,完全不当一回事。

有些孩子已经濒临自杀边缘了,他们爬到天台上、阳台上,想着纵身一跃,但因为内心还有恐惧而没有付诸行动。而父母依然不在意,认为只不过又是一次“狼来了”而已,还在不断督促孩子“努力学习”。更多的父母还会认为这是孩子“偷懒”的表现,更加严厉地斥责孩子,希望他/她能够“悔改”,能够“尽快回到学校去”,因为“升学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有一些父母一开始被吓坏了,赶紧把孩子救下来。但随后他们并不重视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反而指责孩子不珍惜生命。少数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就“彻底投降”,对孩子的要求“全面满足”,唯独不考虑如何改善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些表面问题虽然暂时“解决”了,但根本的问题依然存在,孩子依然感受不到快乐,更多的是痛苦体验。如果不断发展,孩子自杀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时,所采取的自伤措施致命性越来越高,就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当悲剧发生时,父母肠子都悔青了,但于事无补。如果这部分父母能重视孩子一开始发出的信号,有意识地了解孩子想自杀的心理活动过程,解决孩子精神心理方面的困扰,这样的悲剧就有可能避免。怎么识别孩子发出的信号呢?

第一,要识别情绪困扰。青春期的叛逆和情绪波动比较普遍,不一定都是“抑郁症”,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从情绪问题到抑郁症,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家长怎么判断这些孩子的情绪问题是不是严重,甚至是抑郁症呢?主要从负性情绪的持续时间、波动的程度及对生活和学习状况的影响程度等方面来判断。

其一,从持续时间来看,孩子是否一整天都处于情绪低落?是否连续好几天都闷闷不乐(持续三四天甚至两周以上)?如果是,就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其二,情绪波动程度是否过大?如果孩子情绪低落到经常思考“生和死”的问题,或者经常会因为极小的事情喜怒无常,或者无法对身边任何事物提起兴趣时,家长要想办法进一步了解情况,甚至陪伴孩子寻求专业的评估和帮助。其三,对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影响程度。比如,孩子强烈地抗拒上学甚至多日无法到校学习,不愿意起床甚至个人卫生也不愿打理,这就是生活和学习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说明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必须要到专业机构诊治。

在青少年心理门诊中发现,家长的病耻感比孩子重得多,好像只要不看医生就可以当作没有疾病。跟孩子的心理健康比起来,很多家长更重视孩子的“功能”,只要能上学,学习好,一切都好。只有当孩子无法上学时,才会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有的家长带孩子来找医生并不是为了给孩子治病,而是希望医生宣布孩子没病。这样他们就可以告诉孩子,专家都说你没病,就是手机玩多了,你要好好学习,不要瞎想。即便医生告诉家长:您的孩子出现了情绪问题,有些家长也会反复质疑,似乎承认孩子躯体有疾病比承认孩子心理有疾病容易得多。家长对孩子情绪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是首要的问题。

第二,出现自杀念头的孩子往往都会出现四种巨大改变和三种托付征兆,一定要及早识别立即处理。

改变是指性情、行为、花钱、言语的改变

性情改变,常见的是原来阳光开朗的人变得孤独和害羞。

行为改变,常见的是一反常态,处理一些之前都没有处理的事情,比如分发自己心爱的物品,赶紧安排一些相关的人和事。

花钱改变,常见的是用钱来交代和这个世界、和某些人的关系。

言语改变分四个方面:第一,讨论生和死的理由,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就心灰意冷;第二,寻找自杀的理由,死亡的价值、仪式、费用和程序;第三,询问自杀的方法,比如在网上检索吃什么药、吃多少颗,跳楼致死需要多高等;第四,动辄提到“死”字,比如过马路不看红绿灯,认为“被撞死好了”,稍不如意就说“干脆死了算了”。

托付是指托人、托事、托物。托人,指突然向亲友嘱咐、要求或委托,加强对某人的照顾;托事,指突然把自己的重大事件,要求或委托他人代为执行或完成;托物,指突然将身边重要的物件或宠物,要求或委托他人代为照顾或保护。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自伤或自杀行为,应该怎么办?

一是及时发现并制止,保持冷静并提供支持。要稳住自己情绪,不恐惧,不“过分关心”,也不忽略或回避,更不能采用粗暴的方式应对。如果孩子存在强烈的自杀意图或已经实施了自杀行为,家长需要做到有效陪伴。“有效陪伴”是如影随形地陪同,绝不让当事人离开自己的视线。不要过多打听或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多倾听,少评价。鼓励孩子说出自伤或自杀的感受,重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表示自己愿意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对。切忌胡乱指挥,要求孩子这样那样,以为这就能“解决”问题。

二是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自伤行为往往也是孩子求助的信号,家长需要正确理解孩子的问题与需求。需要反思的是:孩子到底遭遇了什么困境?为什么选择用自伤来解决问题(因为找不到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想用自伤来表达什么?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以及教养方式存在什么问题?注意不要把自己在事业、生活、人际交往中不顺心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不要因孩子的自杀行为而“暴跳如雷”,要为孩子创造被理解、被接纳、安全的环境。家长需要提高亲子沟通技巧,增强洞察和理解孩子情绪心理问题的能力。

三是摆正心态积极面对,切莫讳疾忌医。孩子出现自伤行为,家长不应推卸责任,也不要过分自责,更不能出于愧疚而无条件迁就和退让。青少年自伤行为常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关。家长要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视孩子的情绪并做出正确引导的同时,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精神心理门诊就诊咨询,接受必要的治疗。如确诊孩子患有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还需遵医嘱住院接受药物、物理及心理等系统的综合治疗。

四是面对实施了自杀行为的孩子,家长还应注意“六不要”。不要规劝,如反复唠叨人生有多美好;不要规过,要求别再做错事;不要哀求或道德绑架,说孩子的行为让你伤心难过;不要埋怨、辱骂孩子;不要抱怨或责怪孩子引起大家生活的不便与困扰;不要反复追问孩子事件发生的原委。

注重生命教育,帮助孩子构建坚固的“拉力系统”

自杀行为的发生不只是危险因素作用的结果,还有“保护”因素是否充分的问题。很多人对“自杀”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认为自杀的孩子都太脆弱、个人挫折容忍度低、经不起打击、太“玻璃心”了,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要死要活。有的人甚至会从道德角度评判青少年自杀者“你连死都不怕,你还怕活着吗?”“父母辛辛苦苦养育了你,你却想抛下父母,真是白眼狼”……但,这些能解决问题吗?

有些因素可能会预防或阻止自杀行为的发生,这就是“拉力系统”。何为“拉力系统”?当一个人在想到自杀时,都会有一个力量在“阻止”自杀行为的实施,好比有个念头在提醒“不要!”。拉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是情感上的幸福感和自我的成就感,由亲人、朋友、职业价值、个人价值等一切可以提供存在感的正向的人、事、物组成,是可以让一个人幸福生活的正面力量,也是我们面临创伤时,可以安然度过的基础。

与之相反的就是“推力”,即负性事件带来的痛苦感,由学业不成功、亲人疏离、失恋、失业等一切可以让人感到受挫的负向的人、事、物组成。它会让人感觉低落、失望,甚至绝望,从而让人产生轻生的念头,甚至实施自杀行为。

如何构建孩子的“拉力系统”?家长在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行为的同时,也应该着重关注他们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包括了解生命的来源、死亡的意义、每个生命都有价值,尊重生命,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关爱他人,面对生命挑战保持乐观和勇气。

生命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家长需要重视几个方面:

第一,尊重生命价值:教育孩子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第二,教导安全和健康:培养孩子安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让他们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第三,培养责任感:可以通过养宠物、参与植物的照料,教育孩子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负责,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决定和行为对生命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倡导生命的多样性:引导孩子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包括不同物种、人类的多样性,以及尊重每个人独特的生命经历。

生命教育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一场远行。其最终目的在于使孩子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以博大的胸襟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家长需要关注和关心青少年,给予他们心理支持,促进人际互动,建立起自我成就的幸福感,承载友情、爱情、亲情的幸福感,维护好坚固的“拉力系统”。

作者简介:

童永胜,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WHO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际自杀预防协会(IASP)担任理事会成员(中国代表)、热线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常委,WHO自杀预防顾问专家。(中国网心理中国特约《心理与健康》杂志供稿 网址:http://psy.china.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