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朋友圈”引共鸣!心理专家:比朋友圈更重要的是“社交圈”
发布时间:2023-09-06 13:46:19 |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作者:田雨汀受访专家: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系教授汤永隆
近几天,话题“为什么好多人都消失在朋友圈了”冲上热搜。有网友表示,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一些以前几乎每天都发朋友圈的人逐渐降低了发“圈”频率,或者干脆不发了;如今一打开朋友圈,除了“打广告”之外,就只有零星“分享日常”的朋友了;点开很多人的朋友圈也都设置成了“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并且什么照片都没有。该网友的观点得到很多人的共鸣,在多个网络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朋友最大的意义是令我们获益。”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系教授汤永隆在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朋友圈失去了让人获益的属性,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放弃活跃于朋友圈中。“发朋友圈是一种向外界宣告‘我存在’的方式,如果发送了这个信号,却少有人回应、得不到反馈,就会让人产生心理落差,进而衍生出消极情绪。”汤永隆说,还有人怕发出朋友圈后被别人给予负面评价,也会逐渐减少分享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和工作会变得忙碌,可能使人慢慢失去分享欲。正如网友所说,“朋友圈不再是朋友的圈,工作之后朋友圈里的人越来越多,加了很多领导、同事,也懒得分组”,如果工作给生活带来超负荷,那么朋友圈就可能变成一种负担。另外一部分人,可能倾向于保护隐私,选择与亲近的朋友和家人面对面交流,因此不再在朋友圈上分享个人生活。此外,近年来网络社交平台的“花样”越来越多,若广告氛围太浓,可能让用户对平台失去兴趣或感到不满,进而转向其他平台来满足社交需求,减少了在朋友圈的活跃度。
有网友评论称,与其花时间去想如何发朋友圈,还不如享受当下的生活。对此,汤永隆表示,发不发朋友圈并非重点,最关键的是维持良好的社交圈。人是群居动物,需要不断与他人建立关系。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最好的社会支持,能让人感到被爱、被关心、被尊重,因此想要活得舒适,一定要建立适当的社交圈。可以在闲暇时参加一些兴趣爱好团体活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交流中建立更深的联系。避免“无用”社交,朋友重质不重量,建议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人身上,及时“更新”社交圈。不要“封闭自我”,要尝试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如果性格比较内向,可以做个聆听者。“不要轻易放弃分享。”汤永隆说,个人消化情绪和压力的能力有限,有时发朋友圈也是一种排解情绪的方式,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带来满足感,让人心情舒畅、有益健康。不过,人在一生中可能同时扮演很多角色,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亲朋……朋友圈有时可能会让人混淆这些角色,容易出现不符合自己预期的情况。汤永隆建议,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可以将工作账号和生活账号加以区分,例如工作时间只使用工作微信,下班后再切换到生活微信,或利用标签功能将工作和生活的联系人分开,方便分类管理,更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同事等建立良性互动。▲(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记者田雨汀)
生活中的心理学:为什么很多人发完语音后要再听一遍?2023-09-06
白天斗志昂扬,晚上莫名悲伤是病吗? 专家这么说2023-09-06
“多巴胺”之后秋冬又流行“美拉德”了2023-09-06
心理绘本《一切皆过客》:一堂沉浸式的心理咨询课2023-09-06
数字化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筛查与干预服务平台发布2023-09-06
家庭心理咨询室:“为什么所有人都针对我”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