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首页  > 最新报道

“爱心奶奶”甘当“心灵摆渡人” 劝回数十名轻生者

发布时间:2023-05-31 16:26:49 | 来源:湖北日报 | 作者:郑晶晶

在武汉,有这样一群爱心志愿者,他们义务接听心理热线,给予倾听并提供情绪疏导,被誉为城市的“心灵守护者”。

前不久荣获武汉市2022年心理援助热线“十佳接线员”的苏祖辉,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年过六旬,是加入武汉市“心心语”心理援助热线团队最早、每年接线时长最长的志愿者,担任心理热线接线员16年来“零投诉”。

她表示,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沟沟坎坎,彷徨无助时,一句温柔的话语、一个静静的陪伴,足以让心灵得到慰藉,“帮助来电者扫除心头尘埃,让他们轻装前行,我觉得很值。”

苏祖辉在接听心理援助热线

亲子关系困惑,促使她走上心理学习之路

“您好,这里是武汉市‘心心语’心理热线。”2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热线室,苏祖辉按下接听按钮。

来电者是一名20多岁的女孩,一打来电话就哭个不停,说自己“不想活了”。苏祖辉警觉起来,语气却温和而稳定,询问“你今年多大年纪?现在在哪里呢?”女孩哽咽着告诉她,自己患有双向情感障碍,通过服药控制,目前一个人在家里。了解到女孩目前处境安全,苏祖辉稍微松了一口气。“哭吧,哭出来心里好受些。”苏祖辉声音温柔,安抚、陪伴着女孩。几分钟后,女孩情绪平复。经苏祖辉疏导劝说后,女孩表示,自己打算去看心理医生,进行线下治疗,随后表示感谢,挂断了电话。

如何走上心理咨询之路?苏祖辉介绍,自己原来在文化单位工作,儿子十几岁时常去网吧、不做作业,影响学习。苏祖辉打过、骂过,但收效甚微,亲子关系越来越差。一天,苏祖辉看到电视上播出的《心理访谈》,心理学家寥寥数语,就让一个苦闷的孩子抬起头来。

从此,苏祖辉萌生了学习心理学的念头,并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经学习,她意识到,以往自己并没有真正去倾听、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她开始多多陪伴儿子,鼓励儿子自己学习,满足他合理的需求,二人关系逐渐缓和。儿子读大学后对她说:“您学了心理学后,更能理解我了。”

2007年,她经过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心理医院)考核,加入心理热线志愿者团队,并坚持至今。

从渡己到渡人,通过热线劝回数十名轻生者

当一名心理热线接线员并不容易。苏祖辉第一次接热线时,接到一名在校大学生的电话,该大学生通过申请助学贷款读了大学,临近毕业时,却被查出患有重病,不能就业,在电话中边说边哭。接听完这个电话,苏祖辉心里十分难过,“一想到孩子本该有美好的前程,却因为种种原因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就很痛心!”当天还下着雪,苏祖辉下班后没有坐车,冒着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回去,晚上辗转难眠。

后来,她开始定期接受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李小龙教授面向志愿者开展的团体督导和沙龙培训。她深刻意识到“心理热线是起到陪伴的作用”,而她和其他接线员要做的,就是在接电话的30分钟内,尽可能地给予倾听、陪伴,帮来电者“寻找自己的资源”。

一名女白领,从小父母离异,由奶奶抚养长大,从农村考入一本大学。然而工作后,她相亲屡屡受挫,这使她心灰意冷。来电时她哭着说很自卑,认为自己没有人爱。苏祖辉温柔安慰:“你不是没人爱,你有奶奶爱你。”她肯定了女孩的优秀,鼓励女孩多跟奶奶交流,建立情感支持,不断提升自己。她建议,女孩如果有需要,可以到正规医疗机构做进一步心理咨询。直到通话快结束时,女孩情绪平复了,一再感谢苏祖辉的帮助,让她改变了一些看法。

16年来,苏祖辉通过心理援助热线,劝回了数十名轻生者。曾有一名来电者,因感情问题想不开,打来电话时,已经坐在了天台的围栏外。苏祖辉得知后心中一紧,一面通过微信联系危机专员获取帮助,一边沉着冷静应对。“咱们一起想办法,也许有办法联系到男友的。”她按捺住心中的紧张,一点点地劝说该来电者回到安全地带,“当女孩告诉我,自己已回到房间,我这才松了口气。”

一位来电者经历了两段失败的婚姻,心灰意冷地打来电话:“我觉得活着没意思。”“活着的意义,要靠你自己去寻找,自己活出来。”苏祖辉的话打动了她。苏祖辉记得,自己最后一次接听该来电者电话时,她说:“我觉得能走出阴影了,谢谢您。我今后不再给您打电话了。”

“心理咨询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在求助者最难熬的时刻,有人能给予心灵慰藉,也许就能支撑求助者过了这个坎儿。”苏祖辉表示。

16年来零投诉,能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快乐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武汉市“心心语”心理热线及时响应社会需求,将热线服务时长自10小时扩充到24小时,当年服务18406人次。

苏祖辉积极响应热线的招募,从大年初一开始投入紧张的热线接听工作。电话的另一头,一个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向她诉说着面对疫情时的焦虑情绪,以及情感、人际关系、职场压力、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烦恼、压力与困惑。在“心理防疫”的特殊战场上,她以电话线为媒介,成为这些情绪的倾听者、疏导者。

通过接心理热线,苏祖辉也深深感受到市民对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多年前,我接心理热线时,一天不到10个电话;现在我每次值班,电话一刻不停。”她说,最令她开心的事情,就是电话刚打入时对方消沉的声音和叹息,经她倾听和疏导后,变成挂断电话前充满感激的一句“谢谢”。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心理医院)心理热线负责人周洋介绍,近几年来,武汉市“心心语”心理热线来电人次呈上升趋势。2022年初,武汉市“心心语”心理热线志愿者团队纳新43人,年底将热线座席从2个扩充到6个,全年服务23893人次,在国家卫健系统承办的心理援助热线中接听量排名前列。

苏祖辉也成为加入武汉市“心心语”心理援助热线团队最早,每年接线时长最长的志愿者,去年,她共计接线1100多例,接线“零投诉”。

如今,年过六旬的苏祖辉,仍坚持志愿服务工作,每天忙碌而充实。前些年,她的父母相继去世,她遵照他们的遗愿将遗体捐献给武汉市红十字会。她同样签下了捐献遗体志愿书。“我觉得,痛苦与希望是这个世界的两面,帮助人们感受希望,就能把痛苦驱逐出去。”苏祖辉说,能够帮助别人,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极目新闻 记者郑晶晶 见习记者李静怡  通讯员 邓盛强 陈识 通讯员供图)